韓笑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21世紀中國義務教育的發展系統已十分先進完備,我國教育部門在鄉村教育上十分重視并著重發展,不斷加大力度進行改革發展,做為一個在鄉村教育一線崗位奮斗的美術教師,我已在琿春市春化鎮學校駐教多年,見證了鄉村教育的不斷更新變革,經過不斷地嘗試和學習改變,逐漸適應了更新迭代的多媒體教育時代,在這里我有一些感想和思考想要記錄和分享。
【關鍵詞】美術教學;網絡資源;手繪
其實在世人的普遍概念中,美術課就是畫畫,做手工,或者是做游戲等,是一門很輕松的課程,對于應試教育來說并不是那么重要,但在美育的概念里,美術課是培養審美能力,美的情操和對藝術的興趣為主要任務的教育。在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代宗教說》中強調:“專尚陶冶感情之術,則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純粹之美育”。這都無不說明美術課是兒童心理成長上非常重要的一門課,是素質教育上不可缺失的一環。而在鄉村教育上,美術課更是學生豐富成長路程的重要方式。不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應該重視起來。
哪怕是在資源充裕的現代,在鄉村美術教學中遇到的最大阻礙仍舊是教學資源的不足,而其實在這個網絡信息爆炸的時代,優質的資源并不缺乏,并且國家一直在大力發展鄉村教育,幾乎每個鄉村學校都配備了教學交互一體機,電子白板,可供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將課件升級并可以利用網絡教學來分享資源,這對于教學和縮短城鄉教育差距是十分有幫助的。但城鄉教育之間還是有一些差距的,農村的學生沒有城市學生環境寬闊開明,可以接觸多元化的生活氛圍,視野相對狹小,思維有些阻塞,雖然有手機電視可以了解外界的發展,但由于無人指導和良莠參雜的信息混亂,導致學生亂花迷眼,更加迷茫。這時就需要有人幫助學生撥云見日,篩選出有利于學生審美和視野提高的信息資源。
即使是成年人,在空前開放的數據傳播平臺上,短視頻的興起,各種APP信息推送,國內外網絡端口服務器不斷更新,讓我們了解到平時無法接觸到的生活,各種網游,手游占據了人們大多數的時間,消耗了我們許多精力,讓我們的大腦變得亢奮和浮躁,更不要說還無法分辨能力的學生,但龐大的網絡信息庫又是一個資源的寶庫,學生可以在網絡上輕松地找到自己學要的信息,手機上有各種學習App,微信學習公眾號,微博賬號分享學習課程,百度網盤儲存大量的資源,同學們甚至可以翻墻到國外的網站上了解國外的生活,無所不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兩面性,教師就是幫助學生“走捷徑”的那個人。那在美術課程之中,如何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呢?我整理了以下幾點:
1.趣味橫生的導入:
美術課是一門吸引視覺的課程,但初中美術課程更加注重理論和欣賞,不向小學課程輕松有趣,導入上要最大程度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我普遍利用視頻進行導入,根據兒童學習的規律,往往視聽結合會比圖片更能吸引學生,現在網絡上有大批的視頻資源可用,只要經過教師篩選和剪輯就能取得不錯的效果,比如在人美版初一課程《手繪線條圖像——會說話的線條》上,課程重點是線條的作用與應用,知識點較多,有些枯燥。如何讓學生對本課產生興趣就很重要,而在網絡上有許多精彩的線條動漫可以進行輔助,比如中國傳媒大學出品的“國家動漫精品工程”的動畫片《功夫兔與菜包狗》,這是一部創意十足的動畫片,并且在美術教學上也有價值,人物畫出線條角色功夫兔,并利用手中畫筆與其斗智斗勇,在視覺上精彩絕倫,線條流暢,音樂也與畫面配合得當,劇情緊張刺激,利用現實與動漫的結合,二維與三維的碰撞,讓學生很容易深陷其中,并有所啟發 。通過教師的講解,可以幫助提高課程的吸引力,并且為后續的教學梳理有所幫助。在網上我們可以輕易的找到這樣新穎有趣的動畫短片。
2.精確細致的示范:
在美術課程上,無論是造型課還是手工設計課教師示范都是對學生理解知識很重要的一環,而在課堂上教師示范往往因為與學生距離較遠學生無法觀察到示范的細節,并且由于教師示范過程會脫離與學生的對視,比如在黑板上做示范時學生會趁教師背身或低頭時開小差或左顧右盼,注意力渙散沒有聽教師的講解導致教學不理想,課程重難點無法完成,而這時網絡上優質的示范由于有精心設計的文案,抓人眼球的拍攝角度,著重展示的細節以及相得益彰的配樂都能幫助教師完成示范。
3.打開“視界”的課后拓展
在美術課的教學設計中很多教師對于“課外拓展”總是淺嘗輒止的,因為課外拓展是一節課的最后一部分,教師在設計完成一節豐富多彩的課程后可能由于時間安排或不重視對于課后拓展會草草收場,虎頭蛇尾,但其實精妙的課外拓展對于美術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對于鄉村教育更是舉足輕重,“課外拓展”是開拓新的領域展開來教學,是除卻課本外接觸新鮮領域知識的重要途徑,在鄉村的課外生活沒有城市學生的豐富多彩,城市學生可以去圖書館,參加興趣班,聽音樂會,參觀博物館,畫廊等等方式接觸廣博的藝術熏陶,但鄉村學生只有電視,或者小小的手機屏幕,他們涉世未深,更容易被一些刺激眼球的游戲解說,抖音,快手短視頻吸引,如何從斑駁雜亂的網絡中篩選出引起學生興趣并能補足教學空白的課外資源,這對教師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因為教師要源源不斷接觸大量的網絡信息,并從中篩選出適合教學的資源,例如在《中國山水畫》一課中需要讓學生理解中國寫意風景畫獨特的美,但對于學生而言這節課是晦澀難懂的,因為學生根據審美發展特點他們對寫實主義更有共鳴,覺得畫的“像”就是美,就是厲害的。而中國寫意畫是由于獨特的中華文化背景和文人“自娛”的心理特征,寄情于山水之間,所以不求形似,強調神韻。如何讓學生理解這些,只在課本中的圖片遠遠不能勾起學生的興趣,在本課的最后我預留了5分鐘時間播放了中國傳媒大學王雅卿的畢業設計動漫短片《春困》,該片運用了許多中國風元素,利用彩墨方式展開了《關雎》,《牡丹亭》等典故,向我們緩緩鋪開《千里江山圖》的青綠山水,給人以驚艷的視覺感受,并為下一課《中國畫的形式美》做了預習。
鄉村美術教育,任重道遠,美術教育對于鄉村兒童的心理發展至關重要,雖然鄉村缺乏藝術環境,缺少美術資源,不能潛移默化的熏陶學生的審美,拓寬他們的視野,豐富課外生活,但教師可以利用優質的網絡資源進行教學,最大程度的彌補課上的不足,讓學生對美術欣賞產生興趣,了解美術類型的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王佩茜.探尋小學美術課堂與網絡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J].小學生(中旬刊),2021(01):111.
[2]杜惠怡.小學美術微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J].新課程(上),2019(0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