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梅
摘要:隨著新媒體的逐漸“普及化”,對中職學生的思想觀念與行為方式已造成深刻影響。本文在闡述新媒體概念及特征的基礎上,淺析新媒體環境對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沖擊和機遇,并對現有中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了反思,提出在新媒體背景下該如何改進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新媒體;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索
一、新媒體的概念及其特征
新媒體,它是通過數字電視、電腦、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以及無線網、互聯網等渠道,利用前沿數字科技,向用戶提供信息化和服務的傳播形態。為何被稱為“新”媒體呢?是因為它是與傳統意義的媒體相對而言的,以無線網絡技術和數字壓縮為科技支持,不受時空界限制約最終可以實現全球化的媒體。
隨著信息技術在各個方面的高度應用,新媒體逐漸成為了我們生活難分難舍的一部分,由此形成了新媒體環境。
新媒體借助新的傳播手段,具有傳統媒介不具備的屬性與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傳播全方位數字化,即使用全方位數字化的信息傳播過程與數字化的信息傳播形式。二是交互性,即新媒體可以任意鏈接其他網絡用戶,實現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信息共享與無屏障溝通交流,加強信息輸出者與接收者之間的交流,突破了以單通道傳播為主的傳統媒介的限制。三是個性化,新媒體以網絡環境為基礎,基于用戶的大數據顯示的使用習慣與個人偏好向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從而實現所輸送信息和受眾閱覽的個性化。四是自主性,在新媒體環境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不受時間的制約地將信息包含在圖文、音頻、視頻中利用各種計算機網絡或移動終端設備進行信息發布和傳送,每個人的角色,都既是信息的制造者又是信息的傳播者、再加工者與接收者。五是海量性,即用戶利用新媒體,可以獲取到海量信息。
二、新媒體環境對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沖擊與發展契機
1.新媒體環境帶來的沖擊
(1)思想政治教育環境變得更加紛雜
由于新媒體信息在時間、空間上信息的“不受限性”,使中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更加復雜多變,不易控制。中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范圍不再僅僅局限于學生在教室、在宿舍在校等某個時間和空間范圍。新媒體所具有的形式豐富、不設邊界的屬性,使中職學生可以自由的充滿自主性地去搜索、獲取、發布一些信息,同時因為中職學生往往具有強烈的表現欲、獨立意識與逆反心理,所以在使用虛擬身份表達的新媒體環境中,往往容易不受約束,無任何忌憚任意表達。
(2)是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難度
網絡已然成為各種社會輿論斗爭的戰場,新媒體環境下充斥著大量魚龍混雜難辨真偽的信息,中職學生思慮尚比較單純,容易受參差不齊的新媒體環境影響。網絡環境的魚龍混雜無疑會增加對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
2.新媒體環境對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發展契機
(1)極大地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
新媒體帶來了極大的資源開放、共享,便于中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新媒體更加自由快捷地獲取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優質資源。這為中職學校有效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造了有利條件。各中職學校可以利用新媒體所具有的特有優勢更深入地了解學生們的所想所為,利用多種新媒體渠道創新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開展能夠貼近中職學生所思所想不再是泛泛而談而是的具有個體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使思想政治教育擺脫時空的局限
傳統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溝通方式主要是面對面交流,形式單一且被時間與空間所限產生的效果并不理想。新媒體的出現使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時間與地理空間的局限,中職學校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遠程開展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們也可以通過網絡或移動終端借助新媒體平臺隨時獲得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以及與老師互動交流,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有效地延伸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空間,使學生與老師們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更加便利和快捷地獲取所需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和資源。
三、新媒體環境下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反思與策略
1.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新媒體素養
在新媒體時代,要想真正落實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隊伍建設就必須做到不斷加強,尤其是,需要大力增強思想教育工作者自身對新媒體的正確認知和應用能力。具體需要下功夫的幾點是:一是要正確認識新媒體。即首先不能在思想上排斥新媒體與新媒體環境,思想不要保守自封,要懂得與時俱進,樹立對新媒體有正確的認知;二是要能正確使用新媒體,了解像知乎、微博、小紅書、抖音這些學生常用新媒體的熱點與新玩法,了解學生們所處的新媒體環境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從而更好地運用新媒體教育引導中職院校學生。
2.搭建中職院校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平臺
目前,新媒體已然成為中職學生學習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可以借助新媒體的優勢,搭建學生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使新媒體也成為中職學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通過新媒體平臺展示出來,還可以使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快更加容易接受。二是構建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官方發布平臺,比如開通學校官微、官方訂閱號等,利用新媒體的信息傳播地便捷性與交互性,使中職學生能夠不局限于某一時間或地理范圍地接收學校思想政治內容。
3.積極培育適應新媒體的校園文化
和諧的校園環境有助于加強學生對院校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因此,中職學校需要培育能夠適應新媒體文化的校園文化:一是可以給學校的道路、水塘、建筑物、花草樹木、等設施賦予人文精神內涵,對學生形成充滿溫度與感情的正面教育和思想引導,從而使良好的校園文化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學生。二是可以在微信公眾號、微博、知乎、抖音等平臺發起形式多樣的新媒體文化比賽,發揮新媒體的教育功能,通過開展文化活動,用優秀的校園文化對學生進行文化熏陶,讓學校處處充滿文化氣息。
結語
總而言之,新媒體對中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帶來了沖擊又帶來了機遇,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完善,新媒體必將更加深入每個人的生活,新媒體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程雙.淺析新媒體環境下中職學生思想教育新途徑[J].科教導刊—電子版 (上旬),2016(8):53.
[2]時明德.地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及對策[J].學校黨建 與思想教育,2016(12)63—65.
[3]劉禮.新媒體環境對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策略[J].青年時代,2017(35):69.
(焦作衛生醫藥學校 ?河南 ?焦作 ?45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