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倩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與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僅僅關注考試成績的教學已經慢慢被拋棄了,在新時代的教育大背景下的小學教學中,“管育并重”才是被教師重視的管理方法。小學是學生培養正確三觀的階段,也是為學生今后的綜合素質發展打基礎的階段,教師應該在這個階段加強“管育并重”的管理模式,將德育教化有機結合起來,為新型班級管理模式夯實基礎。本文將從
關鍵詞:管育并重;班級管理;小學
一、小學班級管理現狀
目前傳統的小學班級管理模式是以制度管理為主體的,這種管理模式完全拋棄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讓學生感到刻板與不近人情,它的不合理也促使了“管育并重”管理模式的出現。
(一)偏重制度管理模式
小學是學生進入系統性、規范性學習的第一個階段,由于小學生年齡的特點,他們普遍活潑好動,不愿意被管教,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班級管理模式偏重于制度管理,學校和班主任大多會制定相關的班級制度,并要求學生必須按照班級規章制度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這種管理模式雖不稱不上是毫無優點,但也確實較為刻板與不近人情。加之不少學校在小學階段已經開始了以成績為主的教學模式,往往會忽略對于學生的德育指導、心理指導、情感指導,比如將班級活動改為班級會議,而班級會議的內容往往圍繞著“哪些同學最近犯了哪些錯誤”展開,這更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班級管理效率也因此大大降低。
(二)偏重班主任管理模式
當前小學班級管理常常將班主任作為管理者,而將學生作為單純的被管理者,這樣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以班主任的意志為主的,這種管理本就依靠教師的個人能力,但是目前的教師綜合能力并沒有很大程的提升,加之直接將“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生為核心的管理理念拋之腦后,這種管理模式就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當學生僅僅作為班級的被管理者,他們未被開發的天性也沒有被合理的引導和教育之后,班級的管理會變得不和諧,管理效率也會變低。
(三)偏重學校單管模式
目前學生家長總會抱有一種將學生全權交給學校的態度,雖然小學班級管理的主要場地在學校,但是當學校與家長缺少聯系時,家長總會對學校產生不信任的想法。家長不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及生活情況,加之班級管理模式不夠公開透明,這就導致班級的管理較為“隨心化”,這種情況下學生也更加不愿意接受管理,導致班級管理非常困難。
二、“管育并重”的小學班里管理模式新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和諧的班級氛圍是學生能完全投入進學習和完全融入班集體的前提,小學生因其年齡及生理特點非常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響,所以班主任應該將班級管理的開端放在班級氛圍的營造上。如果一個班級的氛圍不好,會在方方面面影響學生的身心。小學生的好奇心強、模仿力強,如果班級中有一些不好的現象發生,那么學生之間就會相互模仿,如果班級氛圍是良好健康的,那么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就會降低,學生自己也會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管育并重”的班級管理模式重在“育”,也就是教育,當班級氛圍健康和諧時,班主任不需要過多教育,學生自己就就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二)班主任要為學生樹立榜樣
班主任雖然不是班級的管理者,但班主任是學生的學生生活上的引導者,班主任自身的行為舉止深深影響著正在形成自己意識和三觀的小學生,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不僅要在“管育并重”的班級管理模式下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更重要的是班主任要為學生樹立榜樣,以身作則的效果遠遠大于刻板管理的效果。比如,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定期給自己寫信,信的內容可以涵蓋班主任的管理方式、言行舉止、教導方式等學生們認為可以改進的地方,或者是想對班主任說的話。通過這種方式,班主任不僅可以完善自己的管理模式和教學模式,還能從深處了解學生的內心,據此班主任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幫助學生、教育學生,將“管育并重”落到實處。
(三)創新管理模式
創新管理模式的重點就是推進“管育并重”的班級管理模式。首先,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中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但這種管理制度是需要以學生為主體的,班主任要充分了解班級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制定制度,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其次,在“管育并重”的班級管理模式中,“教育”是遠遠大于“管理”的,班主任要注重學生的心理教育和品德教育,讓學生發展為全面的素質型人才,而非考試的機器。比如,班主任可以定期舉辦主題班會,主題內容可以涵蓋一切優良品質,在班會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手段,通過為學生播放小視頻、圖片或音樂的方式來加強對他們的心理指導和價值觀指導。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師生之間的關系會被拉進,班主任的管理效率也會大大提升。
(四)以學生為主體
“管育并重”的班級管理與核心素養的培養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它們都需要以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展開。比如,班主任可以開展一些班級活動類似班委競選、主題班會等,班委競選可以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他們會主動將自己融入到班級管理中;而主題班會的舉行可以讓學生輪流主持,在他們主持的過程中,不僅提升了他們的綜合素質,還讓他們多了一份集體信念感。通過這樣的方式班主任在無形之中對學生進行了品德和綜合素質上的教育,既讓學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又充分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
(五)推進學校與家長的管育聯動
推動“管育并重”的班級管理模式不僅要注重學校教學體制的完善和班主任綜合素質的提高,還需要家長與學校、班主任相互配合,共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這樣在班主任對班級進行管理時才會得心應手。班主任可以定期就學生的學習、社交、心理情況與家長進行溝通,雙方相應掌握學生的成長狀態,在此之上推進學校與家長的管育聯動,共同為學生的發展貢獻一份力。
結語:
管育并重的班級管理模式雖然目前正處于探索階段,但是它為學校和班主任管理學生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在管育并重的班級管理模式下,學生的思維、道德、行為舉止、學習態度都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因此班主任應該在提神自己綜合能力的同時抓緊摸索這條道路,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盡一份力。
參考文獻
[1]尹歡.小學班級管理的探索[J].中文科技,2020(05):43.
[2]王志國.小學班級管理創新研究[J].東南西北,2020(02):51.
(山東省新泰市第一實驗小學 ?山東 ?新泰 ?2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