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娟
摘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一次強調: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要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這是在即將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這一新的歷史時期提出的明確要求。新型城鎮化是消除城鄉差距的根本途徑,它更加強調要以人為核心,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最大程度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職能,所以理性探討新型城鎮化戰略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政府;市場
正文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化的進程也不斷加快,但相對于我國的人口與經濟發展狀況,對比西方發達國家的城鎮化水平,我國的城鎮化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如大中城市與小城鎮發展不協調,城鎮化發展與生態保護關系不協調等矛盾和問題。2012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走新型城鎮化道路。那么,作為新型城鎮化的主體,政府應如何對待?政府在其中充當什么樣的角色,發揮什么作用?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如何劃分?政府該怎樣參與到新型城鎮化過程?這都是我們實踐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實際上這些問題最終歸結為一個問題,就是要處理好政府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與市場的關系。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一個基本課題。我們的政府始終把加快自身職能轉變作為政府改革的總目標,幾輪針對政府職能轉變的機構改革也一直貫穿著這樣一個原則,就是要完善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第一,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理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該由政府做的,必須積極發揮政府的作用,但該交給市場的,也要由市場自由發揮。我國政府的職能已經非常明確了,就五項:市場監管、宏觀調控、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和環境保護。讓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政府要加強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等制定和實施,加強市場活動監管,加強各類公共服務提供。而一個地方產業的選擇問題、企業的發展問題、資源配置等這些微觀層面的問題更多需要由市場做決策,由企業按照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來進行自主的選擇。
市場機制雖然對社會資源起著基礎性的調節作用,但市場也不是萬能的,市場具有自發性和盲目性,市場本身無法解決和克服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盲目建設、重復建設、人才外流、環境破壞等問題。政府應當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要以人為核心,充當起“管家”和“裁判員”的角色,通過制定和執行法律政策,發揮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作用,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維護好社會秩序,進行有效的社會管理,搞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給老百姓創造一個宜居的生活環境,維護社會公平和公正,促進社會和諧有序發展。
第二,優化新型城鎮化制度和政策環境,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及時跟進和規范市場的選擇并不是政府發揮作用的全部。市場機制存在缺陷,也會失靈,需要政府及時引導、補位。市場雖能激發新型城鎮化的活力和動力,但不能自動地使新型城鎮化以更高的質量發展。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他們要在城市工作、生活,就要平等地享受城市的教育、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設施以及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要讓進城務工人員在城鎮進得來、呆得住、安居樂業。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人財物等問題,涉及到許多改革性的問題,要抓緊進行這方面的改革。改革行政區劃和財政管理體制、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戶籍制度改革,城鎮的教育、文化、衛生等公共設施的建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均等化等問題作為政府的重要工作,為城鄉統籌發展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第三,要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推動城鄉總體發展規劃建設。城鎮發展規劃首先要全國統籌考慮,要按照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統一制定,各地要按照國家城鎮發展的總體規劃,并結合各地的特點制定本地城鎮發展的具體規劃。規劃不僅要包括不同規模城市之間的合理布局、功能定位;也要包括城市規模和產業結構、工商業服務體系的配置,在不同規模的城鎮中形成合理高效的產業分工和集群體系;還應包括土地的合理分配、能源的有效利用、交通網絡的建立等諸多具體方面。
土地是農民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這么多年來,我們不斷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明確了改革的方向、重點和要求,對于全面建立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構建現代市場體系、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很有意義。政府在這一過程中應為建設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提供好的環境,進一步規范市場主體的行為,規范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切實維護農民宅基地用益物權,進一步擴大市場配置國有土地的范圍,建立建設用地合理比價調節機制以及系統安排建立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的配套措施等等。
第四,政府要加強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引導,不斷提高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質量。
新型城鎮化需要市場無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兩手配合,政府的引導是必須的,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城鎮化是不做引導的,但是要謹防政府的過度干預,從而變成一只“閑不住的手”。過去幾十年間,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一直在向前推行,新型城鎮化建設是一個過程而不只是一個結果,而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是政府主導的,行政化意味很濃。新型城鎮化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今天說改變就能改變了。但現在大家要更關注新型城鎮化的質量問題,是因為多年的經驗讓我們知道不能再這樣走下去了。過去我們發展城鎮化只管速度不管質量,現在我們發現,要由政府出面提高新型城鎮化的質量,而速度則為輔。但不是要政府主導,而是要引導,雖然一字之差,但實踐中的做法是不同的。也就是要讓市場配置資源,遵從規律,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必須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愿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政府的作用必須符合市場的節拍,尊重企業的自主性,及時跟進經濟的發展,制定適應市場規律的規則,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中共松原市委黨校 ?吉林 ?松原 ?1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