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如團
摘要:數學這一學科在我國九年義務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而小學作為九年教育的初始階段,是培養數學思維和打好數學基礎的重要時期,教師在教學階段不應是簡單的復制式教育,應和實際相結合,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培養數學思維,使學生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0-0056
小學教育作為我國義務教育的第一個臺階,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正式的課堂式教育,充滿了好奇和不適。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不應只是單一地對孩子們進行知識的灌輸。而是在教學中將理論的知識和實際相連接,并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過渡到主動地加入知識的學習中。通過創新的方法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可以增加孩子們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進而可以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一、在數學教學中以學生為主
在傳統的教學中主要是教授式教學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上將所學的知識通過面對面的灌輸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傳遞,這種方式是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因為學生剛剛踏入學校,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正逐步地養成,如果在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生搬硬套地將知識機械式地灌輸給學生,會使孩子們產生厭學的心理,不利于孩子們日后長期的發展。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做到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小學時代的孩子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應在課堂中加入一點趣味,使課程顯得不是那么枯燥,從而讓學生更容易地融入課堂。在傳授知識時也應注意在教授數學知識的時候,將書本上的知識和實際相結合。這樣,孩子們可以更加直觀地認識到所學知識的用處,便于激發孩子們求知的欲望。
二、在數學教學中使用新型教學方法
課本上的知識一般都是煩瑣、枯燥的,如何在枯燥的課本中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使其既能勾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將注意力都集中到課堂上來,又能將主題和所講內容有機地聯系起來,這就需要新型教育方法發揮作用。筆者建議,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情景引入法。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情景引入法更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比如在教授小學生加減法時,教師就可以根據此內容加入超市購物的情景,讓孩子們分別扮演超市中的銷售員和超市中的客人。將超市中的貨物明碼標價,根據客人購買的商品,進行相應的加法運算,算出結果后,扮演客人的小學生將事先準備好的道具錢,給到售貨員的手中。扮演售貨員的小學生則對道具錢進行核對,看看所收的錢款是否正確。在這個簡單的情景中,孩子們會對加減法進行多次的運算,并由教師和其他同學對所得結果進行檢驗。這樣大大降低了在進行加減法運算中的枯燥性,加大了教學的趣味性。
2.聯系實際法。教師在教授孩子們的日常學習中要善于將日常生活中的實際事物引入教學中。例如在介紹圓的定義時,圓的定義是到定點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體,如果只是將這個定義直接教授給孩子們,孩子們很難理解圓的定義,但如果將這個定義和實踐相連接時這個定義就很好理解,比如在鉛筆上拴著一根細線,將細線拉直畫出圖形,這時畫出的圖形就是圓。或者,可以更簡單地說,將定義寫出時用圓規當范例。這樣就可以將一個晦澀難懂的定義進行清晰的解釋,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更容易理解所學的內容。
3.分組討論法。教師可以根據孩子們不同的特性將其分為多個組,分組討論時有以下優點。在分組時身邊的人都是孩子們的同齡人,這使得在學習中的孩子們更加容易開口說話,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分組時一般是由幾個人組織在一起,這樣一個人可以聽到其他人的不同觀點和不同意見,開拓了孩子們的思路。這使得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都學會了傾聽和表達的能力。另外,在遇到問題時,有的孩子可能不好意思向教師詢問答案,但是在分組時,他們會更容易地得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以《圖形》這節課為例,這節課的目的是使孩子們認識到三角形等基本的幾何圖形。教師通過分組的方式,讓孩子們根據圖形特征畫一幅畫,并把相應的圖形標注出來,在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將畫展現出來時,他們對圖形特征會有比較深刻的理解。
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水平
在對教學方法進行研究時,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教師的水平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教學水平,另一個是品德水平。其一,教學水平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也稱其為教師的業務水平,在創新教學中,教師可以說是握著創新教學的指揮棒,在什么課,運用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怎樣教學。可以說,這件事情的決定權在所教授課程的數學教師手中。所以,提高教師自身的水平是創新教學能否實現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更新自身所學的知識,不斷地積累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應對孩子們在學習中提出的千奇百怪的問題。同時,教師在創新教學的模式上也應下苦功夫。我國有句古話“熟能生巧”,只有對創新模式進行不斷摸索和思考,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課堂的模式。其二,教師更應該提升自身的品德水平,教育主要的目的是樹人。所謂言傳身教,學生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所習得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是學習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所以,在創新教育中,教師的水平是創新模式能否成功的關鍵。
四、結束語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我國對小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思維模式,取其優點,去其糟粕,由原來傳道授業的模式,向先進啟迪式教育模式進行轉變。小學數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出發點,其對孩子們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養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時代浪潮席卷的今天,作為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師,我們一定要緊跟著時代的步伐,不斷學習,創造出符合我國發展的創新性發展模式,為我國的人才建設打好基礎,進而為我國培養現代化人才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參考文獻:
[1]陳娟.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優化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
[2]薛志晶.新課改視野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之創新[J].教育現代化,2017(11).
[3]黃俊.基于新課改下改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質量的探討[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5).
(作者單位: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博賀鎮新溝小學52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