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青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英語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絡多媒體運用于高中英語教學成為必然,是大勢所趨。這種高科技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師、改變了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在課前備課、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作業鞏固、階段性測試以及全面復習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新時期;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多媒體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0-0081
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單純利用粉筆、黑板、課本和教輔資料進行教學。在這些單一的教學工具下,教師必須大力提升自己英語教學的能力來彌補這一缺陷,學生也需要在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中戰勝自己薄弱的意志力來提升學習效率。而要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就需要改變當前不合時宜的教學模式,積極地利用多媒體手段來化解這一難題。同時,還需要在詳細了解課本教材的基礎上,制作出一些精美的教學課件,節省黑板板書的時間,讓教學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有趣。這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升了師生互動的概率,最重要的還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運用網絡多媒體做好課前備課和課前預習
在高中必修二第二單元The Olympic Games這節課的教學時,筆者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讓學生在家里提前做好相關主題的預習工作,在網上查閱奧運會的來源、演變、精神、比賽項目和意義,學會相關知識的英語表達方式,并提前挑選好一個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探討喜歡的原因以及如何看待這個項目,以便于在課堂討論環節時,學生能夠用英語自由地表達。
當然,在學生做好課前預習的同時,教師也要做好相應的課前備課,由于時間有限,教材知識容量多,教師工作量大,要在短時間內做出一個高質量的教學課件,單靠教材和教學資料是難以做好課堂教學的準備工作的。因此,教師可以借鑒和吸取網絡上關于本單元的優質教學資源為自己所用。在本單元的課前備課過程中,筆者就吸收了網上關于奧運會精彩的導入環節。該課件以分組競賽答題的方式將奧運會相關的知識分為三大組,每大組包含奧運知識以及warming-up中相關語法測試的題目;題目的形式體現了多樣性,有看視頻回答問題,看圖回答,文字選擇、填空以及翻譯題;學生答題的形式也體現了趣味性,有必答題、選做題以及搶答題。在后來的課堂實際教學中,這樣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導入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潛能。學生在娛樂的環境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相關知識,并且在競賽環節結束后,學生依然興致盎然、回味無窮,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有趣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性的科目,自然少不了要訓練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如果只是單純地使用黑板和課本,是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借用多媒體來輔助英語教學。教師制作的課件可以幫助教師自身節省很多時間,提升了課堂的上課效率。還有,由于板書空間有限,不利于課堂教師進行課后練習,多媒體則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本知識。
例如,在高中必修二第二單元The Olympic Games這課的教學時,在介紹相關的體育項目時,為了避免使用中文敘述,教師可以用多媒體進行相關圖片和視頻的播放,讓學生看視頻和圖片來說出體育項目的英文名稱,用簡單的英語描述相關體育項目的具體比賽規則。然后,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補充一些學生比較薄弱的詞匯和短語,提升學生運用英語自由表達對奧運會的看法和個人見解的能力。
三、利用網絡多媒體教學,因人因材施教
我們的英語教材是人教版的,由于地區的差異,中部地區在教材的使用上要結合當地學生的特點有選擇性地使用,對于不適應學生的教學內容,可以刪去或者更換。比如在高中必修二第二單元The Olympic Games這課的教學時,教師會發現這篇文章是2008年以前寫的文章,北京奧運會都舉辦十多年了,但是課文依然還是從2008年以前的視角去寫這篇reading,在時態上就顯得格格不入了。況且十多年前的文章,其中的內容已經過時,缺乏時效性,學生會缺乏閱讀文章的激情和動力。所以,筆者在教授課文時,在課件制作的過程中,通過網絡查詢相關信息,對教材進行了重新組合,插入了許多當前比較新的體育賽事,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能夠與時俱進。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英語知識,還了解了最新的體育方面的信息,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四、多媒體教學能有效體現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在傳統的教學中,完全通過教師的口述和板書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在教師的講述中會感到乏味,不能集中注意力聽教師講課。即使集中精力聽課,由于有些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語調平緩或者語速過快,不能在課堂講解中緊隨教師的思路,掌握課堂教學內容,更不能抓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知識。而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先進技術,使深奧、抽象的英語知識變得淺顯、直觀,便于學生的理解。學生在感性上首先對知識有了一定的認識,再經過對知識在頭腦中的加工,對知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學生了解了這節課的教學意圖,對本課的知識有了基本的掌握。然后,再通過教師對不同知識利用字體、顏色、動畫效果進行區分并加以突出,可以幫助學生抓住本課的重點知識,對難點知識也會有一定程度的突破。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積極探索、不斷實踐,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優勢,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讓多媒體技術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連金,鄭德友.淺談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與英語課程的整合[J].科技信息:教學研究,2009(15).
[2]董奇,孫燕青.多媒體條件下兒童英語學習的效果與影響因素[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4).
[3]張紅玲.現代外語教學的發展趨勢和機輔外語教學[J].外語電化教育,2000(9).
(作者單位:江西省奉新縣第一中學3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