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麗
摘要:視唱練耳作為音樂類考試的基本內容在高考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可以衡量一個學生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判斷是否具有音樂學習的天賦,通常分為視唱、聽音、聽節奏和旋律幾部分內容,本文以音樂高考為載體就如何進行視唱練耳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高考;音樂;視唱練耳;教學;訓練
視唱練耳是高考學生報考音樂藝術學校的必考科目反映了學生的音樂基本功能和綜合素質的強弱,精心設計和強化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準感、速度感、節奏感或者其他方面的感覺,發揮了音樂方面的天賦實現了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作為音樂高考中分數比例大、難度系數大的考試內容必須從市場練耳做起開展教學,找到各個模塊之間相互聯系的切入點精心組織課堂教學內容,使得高中學生全身心參與到視唱練耳教學中培養良好的音樂技能和演唱技巧。因此,整個高考音樂的視唱練耳教學與訓練過程中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進行綜合設計,基于基礎沒內容進行拓展延伸、強化教學模式增強音樂素養為打造高效音樂課堂做好準備工作。
一、視唱部分的教學與訓練策略
視唱是高考音樂的一門綜合性訓練課程,包含固定唱名法和首調唱名法兩種,對于不同基礎的學生適用程度各不相同,對于以演唱為主的學生必須從基礎抓起強化訓練,對于以樂理為主的學習需要側重于音樂理論教學來發揮學生的潛力,高中音樂教師也需要加強學習和深入研究來找到開展視唱教學的最佳模式。整個的視唱訓練過程中要求高中學生遵循“眼快、耳聽和手劃拍”的要求,用心學習用眼觀察可以快速識別樂譜為強化訓練奠定基礎,唱的過程中需要對音準、高低音、節奏變化進行自我感知,聽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分辨能力在演唱過程中可以把握基本特點,劃拍使得高中學生的節奏感知能力大大增強。
高考音樂教學作為一項系統性、持續性的教學活動,必須貫徹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視唱訓練必須重視課前的預習指導提升學生的識譜能力和樂理理論,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把握合理的節奏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因素。當高中學生對樂譜的感知能力增強后教師可以適當調節視唱節奏,唱的過程中不可以停頓或者打斷導致高中學生難以深入其中感知情感和音樂的形象,只有唱出風格和情感才可以實現音樂素養的有效提升;對于民歌采取的是固定唱名法,我國作為五千年文化古國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民歌僅僅是其中的一環,指導高中學生演唱民歌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理解的音樂基礎知識,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高中學生的音樂修養。
加強高考生的精細訓練也是視唱部分的重要內容。在高考的音樂科目中,視唱譜例都有著相對短小的特點,但是通常會有一些難唱的跳度,有著豐富的節奏型。故而在精細訓練中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讀譜習慣、養成過硬的心理調控能力、把握好視唱中的線條美。不同于舞臺演唱,視唱考試中應當把握好音準特點,輕柔地將樂句流暢且清晰地唱出,同時要注意對高潮部分的唱出處理。
二、練耳部分教學與訓練策略
視唱練耳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不僅僅包含技能培養的內容還有基礎知識的教學引導,基于音準、節奏、旋律或者準確性進行分析強化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樂感,正確的訓練方法和良好的訓練習慣可以達到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練耳部分內容眾多,包括單音訓練、音程訓練、和弦訓練、節奏和旋律訓練等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特點進行視唱練耳教學是提升整體教學質量的關鍵,只有高中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專業的技巧慢慢提升真正發揮了視唱練耳的真正作用。樂感作為音樂的表現力在整個高中的視唱練耳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整體把握和感知旋律、調節演唱時的呼吸口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正確的訓練方法使得高中音樂教學質量得到了質的飛躍。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重點采取如下幾個方面的教學與訓練策略:
(1)單音訓練。該訓練目的在于鍛煉學生的高音判斷力和演唱能力,通常采取彈唱或者大小音階調音的方法進行,實際的訓練中必須挑選符合大部分學生基礎的曲目詳細講解基本知識進行反復訓練,使得高中學生的演唱主音穩定性得以全面增強。但是在唱音階訓練期間,要注意采取脫琴檢測的方式檢測學生對音準把握的準確性,避免學生過多依賴鋼琴彈奏才能把握音階的情況。與此同時,在開展音準訓練期間,也要注意給予學生一些形象化的點評及提示,以此可以幫助學生更準確地把握音準,如告訴學生小二度和大二度分別是“傾斜的”和“平穩的”,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配合手勢來使學生切實感受到二者的差異性,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唱好半音和全音。
(2)音程訓練。該訓練是對單音訓練的鞏固,仔細劃分音程類別需要加入不完成的協和音程進行訓練,只有學生多構唱或者進行輔助練習才可以提升音樂感受力。在開展音程聽辨訓練之前,要首先幫助學生理解冠音與根音的概念,使他們對冠音的高音等形成敏銳的辨識度。然后指導學生在彈奏過程中要按照從低音到高音的順序進行,并且要特別注意強調學生將低音彈的重一些,以此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低聲部上來。
(3)節奏和旋律的訓練。該訓練是高考音樂視唱練耳訓練的重中之重,簡單的節奏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或者前八后十六音符等等,需要拍擊正確的節奏保持一致的速度,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必須整體把握節奏旋律進行演唱時可以進行有情感的表達,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視唱練耳訓練活動是打造高中音樂高效課堂的必備環節。首先要指導學生對節奏型的名稱與讀法形成深刻認知,之后指導他們運用鋼琴進行彈奏,最初可以從簡單的兩小節開始,根據學生的掌握熟練度等再逐步增加訓練量,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悅氛圍下逐步掌握節奏。而在開展旋律聽辨訓練中,可以首先指導他們按照循序漸進的順序提高他們聽辨單聲部旋律的能力,不能夠一開始安排過長的旋律。
總而言之,視唱練耳作為高考音樂考試的基礎課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要求音樂教師依據學生的基礎進行全面設計側重于反復練習和刻苦訓練,圍繞“口唱”“耳聽”“腦想”“心記”等環節進行學習和反思以增強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吳聞敬娛.高師視唱練耳教學中融入民族音樂元素的思考與研究[J].戲劇之家,2019,(19):60.
[2]帖玲.民族民間音樂元素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8,(03):102.
[3]吳靜.如何提高高中音樂高考生視唱練耳水平[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 (35):91.
[4]陳青.高考音樂視唱練耳教學對策研究[J].新課程,2020, (42):62.
(運城學院附屬中學 ?0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