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麗古麗·克日木
摘要:要想加快農業技術改革進度,從一定程度上滿足現代化農業發展需求,就應當將電子信息技術和農業機械工程相互聯系在一起,以此促使我國農業機械朝著良好的趨勢發展。基于此,本文簡要研究了信息技術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的策略。
關鍵詞:電子信息技術;農業機械;應用情況
1.農業機械自動化分類
當前時期,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大致包含三個級別:第一,是部分農業機械控制和裝置自動化,是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目前最為普及的階段,一般是依靠已有設備和裝置的操作性能,對相關部件進行更換和改造,降低操作難度,提高設備運行效率和作業精準度,解放出部分勞動力,有效緩解和控制了當前農藥、種子、能源等農業資源問題,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第二,是已有機械的自動化控制,是我國農業下一發展目標。通過對部分操作簡單重復以及危險性較大的設備進行改造,將大部分勞動力解放出來,最大限度保障人身安全。同時,借助計算機程序和無線遠程操作,對耕作行距、列數、耕作深度、播種頻率等進行實時調控,對機械設備進行自動化監測,實現完全農業機械自動化。第三,是農業機器人自動化,與工業發展類似,農業發展也可以實現機器人自動化,一般是對現有農業操作程序進行重新設計,依據設計好的程序對機器人實施控制,使機器人契合農業機械工具和要求,實現農業機器人自動化,這是全球農業發展追尋的終極目標
2.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工程中存在的問題
2.1技術研究和具體應用相分離
和以往發達國家相比較來看,農業機械工程開展企業應用電子信息技術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基礎研究和實際應用相分離,其中電子信息技術更新不到位,效果發揮不出信息化水平較低等,而且大多數人員在研究電子信息化技術的時候,也沒有以實際情況為主,這從一定程度上約束了我國農業機械化。工作的正常開展,再加上研究機構研究期間過于重視平原區域信息技術的應用。但是。沒有大力對丘陵山區農業機械類的電子信息技術進行探究,如此一來就產生了研究平衡性下降的現象,所以就從一定程度上約束了電子信息技術應用領域的拓展,引發了研究和應用相分離的情況。
2.2應用程度不高并且系統不夠完備
農業機械技術管理系統不完備,在一般情況下,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由于農業機械點大多數分布在偏遠的農村地區,并且也沒有在農業機械站點配備有專業水平相對較高的機械維修人員,因此,農業機械站點的管理比較亂,并且還存在很多無證經營的農業機械站點。因為地方上的農業機械管理部門在工作中存在許多問題,也會導致農業機械管理混亂,例如,地方性的機械管理部門責任劃分不夠明確,極其容易發生意見不統一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農業機械系統管理水平。
3.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化中應用發展的策略
3.1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電子信息技術落實到農業發展,人力物力不可缺少。因此,政府對待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化中的應用必須要正確對待,必須有責任意識和緊迫感,并且配有相關的,具體的,切實可行的扶持政策,電子信息技術才能在農業機械化中的應用得到長期的發展。因此,政府要制定配套的政策,讓相關部門在其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制定明確的方向,以實踐為基礎,確定適合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化中應用和發展的措施和規范。首先,建立一處實驗基地,對其提供充足的,所需的資源和政策,配備和引進相關的專業技術人才,經過基地不斷地實驗,總結經驗和教訓,找出最佳的實踐方案,再應用到農業。
3.2不斷促進技術創新與開發
在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化的開發和應用中,我們應該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抓住重點,由易到難的原則進行科學研究,吸引國外的新技術,為我所用,逐步提高我們的應用技術水平。同時,要注重實踐,堅持技術產品必須要試驗成功,才能推廣。實踐是檢驗事情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任何技術首先必須經過實踐。由此,我們要先選擇性的進行試驗運行,在實踐中總結其成果,不斷總結新技術,新經驗,不斷提高我國農業機械化的使用效率,促進農業生產率的提高。我國與先進國家的農業機械化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要善于引進國外的先進的研究技術,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和問題,加以改進,我們要做到有的放矢,對我們急需的,需求量大的,科技含量高的,要優先引進和創新。在農業生產、蔬菜園藝和畜禽養殖方面重點引進和突破。開展技術研究和開發。技術的開發要和我國的基本狀況相結合,圍繞我國農業生產的需要開展研究,從而達到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我們一定要從分利用好國家對當前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化中的應用,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自動化的發展,促進我國農業產業的現代化。
3.3加強組織管理和產品宣傳力度
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我們必須充分加以重視,不斷提升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水平,近幾年雖說,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水平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在農業機械化設備的性能和使用上,仍存有很大的問題。首先要解決的是設備的性能問題,這就需要設備技術人員,結合在設備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總結經驗教訓,優化設備的技術提升,最大限度的滿足我國不同地區,不同的農業生產需求。促進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朝著智能化、自動化向縱深發展。通過加強組織管理,對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化水平使用較好地區,建立示范基地,調派專業的技術人員開展調研,完善實用技術,通過開展人員培訓,研討會、講座等宣傳方式,加大宣傳,推廣應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再更多的地方配備專業的技術人員,建立實驗基地,選擇適合當地農業發展的農業機械化設備,從而使新技術在全國各個地方推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利用好電子信息技術,已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大勢所趨。而做好這一點,必然少不了技術人員,資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因此,國家與管理部門定會培養更多的高水平工作者,全面配合我國電子信息化農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江澤林.把握新時代農業機械化的基本特性[J].農業經濟問題,2019(11):4-14.
[2]周振,孔祥智.農業機械化對我國糧食產出的效果評價與政策方向[J].中國軟科學,2019(04):20-32.
[3]江澤林.機械化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作用[J].農業經濟問題,2018(03):4-8.
(阿克陶縣農業農村農機械化發展中心 ?新疆 ?阿克陶 ?84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