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華勛


“氣質教育”是佛山大瀝實驗小學校長許賢蘇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氣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種形態,它指在教育中要將學生培養成為由內而外、內外兼修的人才。氣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我校著力推進氣質教育,精心打造“童心文化”特色校園文化,以“多彩童心文化,彰顯師生氣質”為辦學目標,倡導教育回歸兒童本體,彰顯學生氣質,通過日常教育管理注入童趣,尊重兒童個性,激發兒童天性,遵循教育規律,培養出具有惠城氣質的水北學子。
(手工制作社團學生作品展)
一、學生是小主人,打造童心班級
班級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一個班級就像一個濃縮的小社會。學生們每天不僅要在這里學習文化知識,更要在班集體的氛圍中成長。這個由師生,甚至家長共同營造的環境氛圍,就是班級文化,就是家的感覺。學生們的家都有一個自己的名字,如,“大拇指中隊”“小腳印中隊”,等等。每個班級都有“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家庭制度。這些制度很快演繹成各種有特點的團隊文化,來滋養學生的群體個性。
(各中隊隊徽)
二、社團興趣小組,構建童心樂園
我校被評為“惠州市城市少年宮”,注重學生個性化教育,發展學生特長,曾強學生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科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具有惠城氣質的學生。我校根據學生們的喜好與特長,開設了足球、滑輪、拉丁舞、書法等60多個社團興趣小組。學校社團興趣小組的開展是基于個性來發展特長的,看重的是個性品質,特長發展。一個人的特長得到很好的發展,給個人帶來的最大收獲不是技能,而是精神的鼓舞,是自信心的增強,是陽光的心態。
三、注重藝術體育,煥發童心活力
根據學生的興趣,注重學生身體素質和藝術素養的提高,煥發童心活力。開展陽臺體育大課間訓練,舉行校運會、五人足球聯賽、三人籃球聯賽等體育競賽,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身體素質、紀律性和集體榮譽感,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友誼,達到以體育促德育、保安全的育人目的。開展“首屆文化藝術節——百米長卷現場書畫賽”,讓更多有書畫藝術特長的學生展示風采,帶動藝術氛圍,以美育促德育。開展“童心同樂慶六一,氣質美德伴成長”為主題的“六一”文藝匯演和“六一”游園活動,豐富每一個學生的校園生活,讓學生享受自己的節日,讓他們的童年有美好的回憶。
四、注重融合教育,關注童心發展
融合教育可以使自閉癥學生與普通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學會做人、求知、創造等,使他們今后能夠自然地融入社會,自立、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我校還會針對自閉癥學生的特殊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特殊服務和教育,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康復和訓練,努力使他們和其他學生有平等的機會,共同發展。
五、注重家校合育,營造童心家園
我校注重家校合育。班級都有屬于自己的班級家長委員會、家長微信群、至易通等,家長們善于運用這些途徑及時了解孩子的表現,了解教師的班級需求,然后根據教師反饋的情況及時配合幫助教師。家長幫助教師,其實就是幫自己的孩子,成就孩子。尤其是家長護學崗的工作,愛出者愛返,各位家長志愿者用自己的無私奉獻,詮釋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志愿精神。這些家長志愿者克服個人困難,抽出時間和學校值日教師共同維持校園周邊交通秩序,給學生上下學筑了一道安全的屏障,營造童心安全教育。
在實踐中,我校各領導深刻認識到,把“個性化”作為我校的整體辦學特色,把“童心教育”貫穿于發展全過程,利于學生的個性化培養,發展素質教育。大力推行個性化育人,其終極目標是為學生拓展個性發展空間,讓更多學生的潛能發展。而且,讓學生在校園中擁有一段游戲玩耍的時間,擁有一種好奇探究心理,擁有一個真正的“童心”。同時,理解并呵護學生的共同心理需要,用心創造條件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培養“至真至善至美”的氣質學子。
責任編輯? 湯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