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蘭
摘要:作文考察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綜合運用的能力,同時寫作也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的同時,對語言的應用能力也將更加靈活。但在傳統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僅僅是為學生布置習作題目與要求,忽略了對學生進行引導,并且寫作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加之枯燥乏味的教學氛圍,使得寫作教學的課堂效率較低。因此在開展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以興趣為主導,引導學生進行文學積累,在良好的寫作氛圍中不斷地提升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困境;解決辦法
1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困境簡析
1.1小學生的閱讀量少
對于學生的寫作來說,只有積累很多的知識和寫作素材才可以寫出好的文章,而這就需要學生多去閱讀文章,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但是實際學習中,學生的讀書時間比較少,同時小學生沒有意識到讀書可以提高寫作能力,教師也沒有對學生進行指導,家長也沒有培養學生從小閱讀的習慣。小學生很難在那么多的文學作品中選出適合自己閱讀的書籍,教師應該為學生做出指導。學生閱讀量少,就很難理解寫作手法和技巧的運用還有表達的感情和方法的運用,也不利于理解課文,而這些正是寫作的基礎,學生不能打好基礎,沒有詞句的積累,也不借鑒好的文章是如何運用學到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寫作能力也就提高不了,就失去了對寫作的信心。
1.2小學生對寫作有害怕心理
很多學生一談到寫作就會害怕,因為作文中有著很多的知識點和修辭手法的運用,是綜合的,是語言的應用,但是很多學生詞語積累不夠,語言基礎薄弱,只會單一敘述,內容簡單,不能很好地運用知識,用白話、流水賬的平白語言去寫作,學生知道自己的寫作是這樣的就會對寫作產生恐懼心理。每當老師要求寫作時總是腦子一片空白,沒有構思和作文的框架,也不知道怎樣寫,也沒有寫作想法。就會出現隨便堆詞,想著敷衍一下就可以了的排斥心理,時間長了學生便會對寫作失去了興趣,再次遇到寫作的時候就會有畏懼的心理。
1.3小學生寫作中缺乏感情
小學生年齡小,不懂得寫作時應有感情表達,只會根據老師的寫作提綱生搬硬套,沒有學生的真實感情。老師也在其中忽視了學生的真實情感,沒有教會學生運用現實生活中的現象進行寫作。小學生的作文語言平淡,沒有自身感情的抒發。老師要在新時代開展新的教學方法,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中,課本中的知識和方法只是學習的一部分,而寫作是源于生活的,因為小學生對生活中的感情理解都不充分,所以寫得作文沒有生活氣息,長期如此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忽視了對學生情感的正確引導,學生的作文生硬,沒有感情,內容讓人沒有閱讀的興趣,只是平鋪直敘。
2對上述困境的解決辦法研究
2.1引導學生積累更多豐富的素材
寫作時最怕碰到的就是學生不知道該寫些什么,感覺無從下筆。但實際上,學生并不是真的無話可寫,而是不知應當如何把某些事件、場景及想法表述出來,變成作文,甚至不知道哪些東西可以被當成寫作素材來運用。所以,教師需要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擁有一雙靈敏的眼睛,可以在生活中發掘寫作素材,將熟知的生活片段加工為精妙的寫作材料。首先,教師可教導學生聯系教材內容積累寫作素材。在目前的語文課本中,有不少文章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對此,教師就可讓學生將教材文本作為基礎,在深入閱讀的前提下從中挖掘寫作素材。比如,學生讀完《我最好的老師》這篇文章后,就可從中發現,作者采用了生動的語言和詳細的例子,將一位優秀教師的形象塑造得十分豐滿。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寫作,想一想在自己的小學階段中,對哪一位教師的印象最為深刻,或是最喜歡哪一位教師,讓學生將其描寫下來。
2.2豐富練習形式,培養應用能力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存在這樣的問題: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但是并沒有應用這些寫作素材的能力,進而導致學生守著大量的寫作財富,卻難以提升寫作水平。那么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呢?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可以將閱讀與寫作結合在一起,豐富學生的練習形式。例如《火燒云》這篇文章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描寫火燒云的特點,像比喻句、排比句。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這篇文章時,就要求學生仿寫文章中的語句。比如文章中用排比的手法描寫了火燒云剛上來時的場景,教師就要求學生也應用排比的手法描寫自己平時見到的云朵變換的景象。在這一練習中,學生逐漸掌握了排比手法的應用方法和在文章中的作用,在之后的寫作練習中也會嘗試應用這一修辭手法。當然,除了仿寫之外,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間隙中續寫、改寫、縮寫文章內容,或者借助課本文章創編表演劇本等等。教師利用閱讀開展豐富的寫作練習形式,使學生在這些形式中切實掌握寫作技巧,將積累的素材應用到寫作中,最終促進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其他方面素養的發展。
2.3創設習作環境,文思泉涌
良好的教學氛圍是教師取得良好教學效率的關鍵前提,對于習作教學來說亦是如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營造相應的寫作環境將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寫作積極性的同時,還能使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產生情感共鳴,在這種氛圍下學生的寫作思路將更加流暢,同時寫出來的作文也將更加鮮活富有情感。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要確保學生游刃有余,妙筆生花,則教師就應當引導學生積累更多豐富的素材,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并培養學生大量閱讀的習慣,教導學生以修改作文的方式鍛煉寫作技巧,由此達到優化學生寫作質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錢進.提升小學語文寫作能力的教學策略探究[J].讀天下(綜合),2019,000(001):1-1.
[2]梁文宇.具身認知視閾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狀及策略探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