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紅艷
據有關資料顯示,大部分肝硬化患者伴有胃潰瘍癥狀,兩種疾病可以相互共存,但是其同樣導致治療難度增加,現階段,許多醫學研究人員越來越關注多種藥物的聯合應用。經調查研究發現,肝硬化患者中,約35%發生胃潰瘍,而非肝硬化患者中,約15%發生潰瘍疾病,可見肝硬化患者胃潰瘍發生率較普通人群高。到目前為止,肝硬化合并胃潰瘍疾病的發生機制尚不明確,該病的發生可能與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酸、門靜脈高壓、胃蛋白酶等存在緊密聯系。相比于一般消化性潰瘍,肝硬化合并胃潰瘍的患病時間更長,往往伴有不規律性的腹痛、反酸等。大部分患者上腹位置壓痛顯著,有些甚至不具備任何體征及臨床癥狀,該病的發生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影響,因此應加強對該病的治療[1]。本次研究主要針對肝硬化合并胃潰瘍患者采取普萘洛爾結合奧美拉唑的治療效果進行簡單闡述,具體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接收的128 例肝硬化合并胃潰瘍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64 例。對照組中,男34 例,女30 例;年齡最小38 歲,最大65 歲,平均年齡(47.32±5.90)歲。觀察組中,男36例,女28例;年齡最小35 歲,最大64 歲,平均年齡(47.29±5.5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自愿簽署研究同意書;研究資料齊全、完整;意識清晰;溝通、理解、表達能力均正常;排除標準:合并器官功能障礙;具有精神疾病史;合并免疫系統疾病或者血液系統疾病;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婦女。
1.2方法
1.2.1對照組 應用奧美拉唑及維生素B6治療:奧美拉唑[生命科技(中山)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4926]口服20 mg/次,2 次/d;維生素B6(上海信宜黃河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308),口服10 mg/次,3 次/d。
1.2.2觀察組 應用奧美拉唑結合普萘洛爾治療:奧美拉唑用法用量與對照組相同;普萘洛爾(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151)口服10 mg/次,日用3 次,接受連續3 d 治療后,調整服用劑量,確保心率降低25%,而且心率≥60 次/min。兩組均接受為期1 個月的治療。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觀察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2]:胃潰瘍癥狀改善顯著,為H 期,表示顯效;經過胃鏡檢查提示,胃潰瘍面積減小≥50%,表示有效;潰瘍面積減小<50%,表示無效。總有效率=(有效+顯效)/總例數×100%。②統計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狀況,包括惡心、頭暈。③統計胃潰瘍出血發生狀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32%高于對照組的84.3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n(%)]
2.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n(%)]
2.3兩組胃潰瘍出血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中,10 例發生胃潰瘍出血,胃潰瘍出血發生率為15.63%;觀察組中,2 例發生胃潰瘍出血,胃潰瘍出血發生率為3.13%。觀察組胃潰瘍出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85,P=0.015<0.05)。
針對肝硬化患者而言,自身往往伴有門靜脈高壓、肝功能減弱、多系統受累等癥狀,所以具有較高的肝硬化合并胃潰瘍發生率。經調查研究發現[3],肝硬化合并胃潰瘍發生率在17%~30%左右。原因如下:①門靜脈高壓癥發生后,通常存在高促胃泌素血癥,其會對胃酸分泌強烈刺激。與此同時,促胃泌素水平提高,導致幽門括約肌張力受到影響,使得十二指腸液入侵到胃部,胰酶、膽酸和溶血性卵磷脂對胃黏膜屏障造成了損傷,最終引起潰瘍的發生[4]。②門脈高壓癥患者,胃黏膜往往伴有淤血性循環異常,增加了血管壁通透性,胃黏膜下發生水腫,導致胃腸黏膜部位血液供應受到影響,組織缺氧,進而減弱了胃黏膜防御功能,使得修復能力降低,最后引起潰瘍。③肝功能受到損傷后,機體因為諸多因素的作用,導致抵抗能力越來越低,最終導致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發生。④因為肝硬化患者往往伴有抑郁、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導致迷走神經處于興奮狀態,增加了胃酸分泌量和胃蛋白酶分泌量,進一步損傷了胃黏膜和胃壁[5]。與此同時,長時間服用藥物治療,也影響了胃黏膜屏障。最后,因為大部分肝硬化患者自身體質不理想,合并低蛋白血癥,導致患者自身胃黏膜修復能力和防御能力降低。據有關資料顯示[6],25%左右的肝硬化患者存在門靜脈高壓癥,對患者胃黏膜循環造成了嚴重損傷,最后導致營養障礙的發生。基于以上因素,肝硬化合并胃潰瘍疾病患病時間較長,且治愈難度較大,使得臨床治療難度增加,因此,治療方法的選擇特別重要。
奧美拉唑屬于質子泵抑制劑,其表現為弱堿性,通過結合質子泵的巰基與二硫鍵,對H+-K+-ATP 酶進行選擇性抑制,將胃酸分泌阻斷,從而改善胃液中H+水平,同時,其有助于纖維蛋白溶解性降低。該藥物在胃潰瘍疾病治療中具有顯著應用效果,其能夠明顯降低出血風險,具有較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普萘洛爾是一種非選擇性β 受體阻滯劑,其能夠對心臟β1受體有效抑制,減少心輸出量和循環血容量,改善門靜脈壓[7]。同時,該藥物可以阻斷內臟β2受體。血管β2受體被抑制,可以進一步增強內臟及血管的α 受體活性反射性,促進血管α 受體活性的提高,從而加快內臟動脈收縮速度,減小內臟血流量,延緩奇靜脈血流速度,使門靜脈壓和肝竇內壓降低,降低胃靜脈曲張出血發生率。通過普萘洛爾對肝硬化合并胃潰瘍患者治療和預防,具有顯著效果[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32%高于對照組的84.3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經過普內洛爾與奧美拉唑治療后,能夠明顯改善肝硬化癥狀,減小胃潰瘍面積,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方面,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根據以上結果分析,奧美拉唑、普萘洛爾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其能夠盡量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確保良好的治療效果。胃潰瘍出血發生率方面,觀察組胃潰瘍出血發生率3.13%低于對照組的15.6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肝硬化合并胃潰瘍臨床治療過程中,結合奧美拉唑與普萘洛爾,在取得顯著治療效果的同時,能夠盡量降低胃潰瘍出血發生率,以便患者及早恢復健康。
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如下:胃潰瘍疾病的發生,使得患者自身胃酸分泌受到影響,肌張力降低,進而導致瘢痕,潰瘍出血,如果治療和控制不及時,很可能引起胃癌的發生[9]。所以,應及早治療胃潰瘍疾病。一般情況下,若急性出血較輕,經過針對性治療后,能夠更好的控制出血狀況。但是,因為肝硬化合并胃潰瘍導致患者機體內狀態發生改變,自身免疫能力及抵抗能力減弱,再加之許多患者精神狀態不理想,所以增加了臨床治療難度。臨床上,建議采用多種藥物聯合治療,以便患者及早恢復健康。
總而言之,奧美拉唑結合普內洛爾在肝硬化合并胃潰瘍治療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除改善臨床癥狀外,可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盡可能的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和胃潰瘍出血發生率,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