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
【摘要】思想道德教育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與其它學科教學的不同在于:它的知識都要通過學生親身體驗實踐才可以被接收和理解。讓學生從小形成社會公德,養成優秀道德品質,這就要求我們要把道德知識傳授緊密聯系道德實踐,讓學生通過親身的實踐獲得體驗,進而內化為他們的道德品質。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德育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素質教育以德育為本已逐漸在各個學校落實,并在各學校、各科目深入開展。筆者根據教學經驗,在體育教學中進一步貫徹思想品德教育的問題上,提出幾點思考。
一、在體育教學中貫徹德育
1.學生的思想現狀
從總體上來說,目前中小學生的思想狀況是積極向上的,對建立新體制、破除各種保守落后的舊觀念是支持擁護的,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在學生思想中占主導地位。但是,由于他們正處在青少年時期,在生理機能趨于發育成熟,心理上的變化發展也較大,自我意識明顯,個人欲望增長,一旦主觀意愿與客觀實際之間發生矛盾時,有些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和處理,是非辯別能力不強,加上社會上一些不良的信息的涌入,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學生,使一些學生滋長了講享樂,不講艱苦奮斗;講個人利益,不講集體利益;講金錢,不講理想信念等思想,在一些學生中出現盲目攀比,不尊重教師、家長等不良行為。可以看出,在教學中貫徹思想品德教育是一個重要的歷史問題同時也是現實問題。
2.營造良好道德教育大環境
學校的道德教育涉及到社會各個領域的方方面面,其影響最深是學校、家庭、社會三個環節。學校教育是現今教育事業的主體工程,在人的一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家庭教育對個人和社會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是其它教育形式無法替代的;社會實踐是實施道德規范的實踐課堂。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能造就良好的德育大環境。在學校的德育中,除了各科要把握好工作的切入點,抓好課堂教學,還要傳播學校文化,從學生成才需要出發,組織藝術節、體育節等主題鮮明的校園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陶冶學生的情操、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3.體育也需要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圍
體育文化是民族精神、團體精神、拼搏精神、奮斗精神的一個大縮寫。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中華民族先后親歷北京申奧成功、中國男足第一次打入世界杯、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中國一次次演奏世紀強音,一次次把一個偉大民族對體育的熱情呈現給世界。這是一種強大的象征,這種強大需要有更多的體育文化支撐,這也是體育深層的價值。文化是凝聚人心、激勵人民的重要力量。體育文化的內涵也是以人為本,具體地說,體育文化活動也是體育教學中貫徹德育的重要載體。
4.體育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塑造靈魂
在傳授體育相關知識過程中,要根據不同項目的特點,有目的地滲透德育,有意識地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意志品格和價值觀教育,把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傳授給學生。教師還要擅長把各種教學內容和德育內容緊緊地融合為一體,有的放矢地進行德育,使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的同時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以達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
二、體育教學中道德品質教育的實踐
1.以身作則,做體育課堂的主導者
根據體育教學的大綱要求,學生不僅要在體育課堂上學習體育知識、掌握運動技能等,還要形成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品質。這就要求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首先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發揮自己的榜樣示范作用。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做動作示范,舉手投足都看在學生眼里,也因為對體育教師特有的期望和信賴,讓學生在觀察教師做動作示范時特別的細心,這需要教師有敬業精神,在工作上一絲不茍,在業務上精益求精。可見,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以自己的文化水平和運動綜合水平,有利于學生領略到“四肢發達,頭腦敏捷”的體育真諦,也有利于體現體育教師在培養學生思想品質的主導作用。
2.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培養道德品質
體育一般是以學生自己參加的集體和個人的活動,學生的內心世界以及學生之間的各種關系最容易在體育活動中表露出來。基于這種特點,體育教師在課堂中要把學生團結協作、迎難而上、刻苦耐勞、不怕失敗等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培養滲透到體育課堂的不同活動項目中。例如:傳球游戲、迎面接力賽等項目,活動要求學生必須要通過與同學的互相合作和個人的努力才能完成,活動過程還必須遵守規則。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與同學團結協作精神,共同為集體增光,也培養學生強烈的責任感和遵守紀律的品質。可見,把要培養的道德觀念滲透在體育課堂的活動的行為規范中,學生通過遵守紀律的要求,追求團隊共同進步中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3.體育教學中因材施教落實德育
體育教學與其它學科一樣要認真分析學生的思想狀況,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才能做到體育與德育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日常教學中,如果學生缺乏耐心和毅力,就會出現有厭練、厭學的情緒。對此,一方面通過改變訓練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是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啟發學生對運動整體的認識,培養學生自信、誠實等主動的心理素質。比如,在單調、枯燥及苦累的長跑項目訓練中,一些學生因為對運動缺乏思考導致在運動中出現隨意性或是任意性,甚至有厭練、厭學的情緒。這首先需要組織一些活動來掩蓋耐久跑單調、枯燥的特點,再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中感受到各種教育的存在和必要性(包括意志、紀律、情感、競爭等),使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的同時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要肩負教書育人的重任,首先要做有德之人,盡可能使自己能全面發展,形成一種美好的、健全的人格,以一種完美的風度面對學生。作為體育教師,在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過程中,要努力使學生在擁有健康身體的同時,擁有健康的心理。
參考文獻:
[1]顧明遠,盧元鎮.學校體育學[M].教育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