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華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改革與推行,小學語文朗讀模塊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小學生處在語言水平提升較快的階段,提高其朗讀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前的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依然存在一些的問題,只有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注重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情感表達,才能實現小學生朗讀效率和溝通水平的整體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
一、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重要性
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上對相關文章進行朗讀活動,通過對不同字句的斟酌斷句,體會文章當中的深刻情感。語言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最好的表達感情的方式,只有將語言讀出來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文章中的深意。因此,朗讀教學對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作為語言水平和表達能力快速提升的小學時期,朗讀教學也是引導小學生體會文字魅力的一種切實有效的鍛煉。并且,朗讀教學對于提高小學生的口語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等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朗讀教學有利于發展口語能力
不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工作學習中,口語表達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口語不僅影響我們溝通的效率,也影響著我們溝通的準確度。隨著社會的發展,閉門造車的行為更是容易讓人才埋沒,也不利于個人的發展。對于小學生來說,語言能力還處于不斷發展階段,只有多讀多練才能提高自身口語能力。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是一種較為系統的、全面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從朗讀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受到語言的熏陶,從而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
(二)朗讀教學有利于提升理解能力
對于學生來說,一些比較深刻的文章是需要一定的過程才能夠得到理解。朗讀的過程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每讀一遍就能夠加深印象,從而讓學生想到“為什么要這樣寫?”“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等,主動的思考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朗讀教學有利于發展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對于學生的發展非常重要。眾所周知,一般課堂都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一遍遍地解讀文章結構和思想內涵。這樣的過程雖然可以精準地找到文章的主體,但是對于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的培養則比較欠缺。只有主動地去想才能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而朗讀的過程就是學生自己思考的過程。再者,語言是一個人思維能力的最直接體現。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這就是語言表達的魅力,借助朗讀的過程讓學生經過大腦對信息進行篩選和分析,進而可以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讓每個人受用一生的能力。通過朗讀教學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也是學生不斷發展與成長的重要環節。
二、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方式古板,缺乏系統性
在當前的朗讀教學過程中,學生依然是被動接受學習的一方,很多時候,朗讀教學的主體是教師,而不是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并不能系統地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反而會使學生對閱讀喪失興趣,被動地接受教學。而且,當下的朗讀方式缺乏科學性,都是將以往的教學經驗作為指導。對朗讀不感興趣的學生會容易喪失信心。
(二)教師缺乏對學生朗讀的指導
調查顯示,教師在朗讀教學課堂中經常將朗讀任務化。或者,只是在開展朗讀教學時僅僅找一些朗讀比較規范的學生作為范例,并沒有讓全部的學生參與到朗讀的過程中來。但是,一篇文章中如何斷句,如何對感情進行引申,哪些內容需要在朗讀時多多思考,卻沒有帶著學生一起思考。這種無法保障全員參與、缺乏正確指導的朗讀教學,并不能使學生的朗讀水平得到真正的提升。
(三)學生參與朗讀機會不均,參與興趣不濃
很多時候,朗讀教學已經完全變成了范例教學,教師讓學生自己先自由地朗讀一遍,然后找一些朗讀水平比較高的學生作為范例。這樣,并不能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得到針對性的指導。久而久之,學生對朗讀的興趣也不會高。真正需要被指導的學生應該是朗讀水平一般的學生,但他們反而容易被忽視。
三、根據具體案例分析提高小學朗讀措施
(一)針對學生具體問題進行分析
為了更好地提高整體的朗讀水平,筆者班就提高朗讀水平的研究方向在課堂上實施大力改革,結合具體的教學實際情況,針對不同問題的學生進行朗讀方向上的指導。班級里有一名叫東東的學生,平均分在班級里的中上游,按理來說成績尚可。但是,其在表達方面有著一些問題,比如,語言表達的流暢度不夠,與人交流時比較容易緊張。而且在朗讀文章方面,感情不夠充沛,字句的連貫性有些問題。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身為教師,筆者首先需要了解這位學生平時的情況,大家都說他比較安靜,跟同學溝通也不太多。深入反思之后,針對學生的情況,筆者進行了一些教學方法上的改進。
(二)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朗讀效率
要想提高小學生整體的朗讀水平,就要提高課堂上的朗讀效率。個性化朗讀是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更讓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東東的基本語言水平是有的,只是表達的訓練比較缺乏。比如說,在講解《小蝌蚪找媽媽》一課中,筆者便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之間可以進行身份互換。不同的角色用什么樣的語氣說話?對待小蝌蚪的態度是什么樣的等問題,都可通過不同的身份轉換來讓學生們細細體會。這樣就讓學生的朗讀訓練有了更強的代入感。最后,針對不同的組別進行評讀,對每個小組都進行了表揚和鼓勵,并且讓每個學生都有了自己表現的機會。可以明顯得看到,在這樣的課堂設計下,東東的朗讀水平也在明顯的提高,其他學生的整體朗讀效率也更高了。
(三)充分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研究表明,創新型的朗讀方法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興趣。東東和大家的朗讀水平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之后,他們對朗讀已經有了一定的初步認識。這就更需要培養學生對朗讀的興趣體驗,才能更有利于養成他們自主性朗讀、經常性朗讀的習慣。為此,筆者便帶領學生們將《小英雄雨來》排演成舞臺劇,設定不同的角色和旁白,通過舞臺劇表演的形式,將朗讀化為臺詞。創新型的教學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學生們對這種創新性的表演都非常感興趣,而且每個人對待自己的臺詞都很認真,一遍一遍細細揣摩當中的情感和斷句。東東也是一樣,他開始與同學們交流溝通了。經過這樣的訓練,大家對朗讀的整體興趣更加濃厚了。
(四)培養學生的語言欣賞能力,提高表達技巧
朗讀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字音要讀準,發音要標準,感情要豐富。不同的語言排列,不同的字詞之間,語言美感的表現形式是不同的。東東和大家都對朗讀越發有興趣之后,更多的是要帶給他們語言的美麗以及如何展現語言的美麗。所以,在課堂上的朗讀訓練中,筆者開始加入一些思考性質的內容,引導學生在思考中進行朗讀。一邊讀一遍想,才能體會到為什么要這樣表達,這種美體現在哪里。隨著朗讀訓練,東東的朗讀水平也有了顯著的提高。這種一步一步科學引導的方法,不僅使學生的朗讀水平有所進步,也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多讀多想,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才可以將朗讀技巧完美展現,真正實現朗讀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惟軍.提高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文淵(中學版), 2019(8):315.
[2]李輝.關于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OL].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bf6a4938a09cbeec834bf46c93d2f93d&site=xueshu_se.
[3]趙曉春.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88-89.
[4]宋健.情由讀中來——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新課程(綜合版),2019(2).
[5]陳冬梅.關于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教育科學,2016(12):81.
責任編輯? 邵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