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是推進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的首要因素。雖然基層思想教育工作從未懈怠,但是隨著歷史的推移,現階段我黨對廣大人民群眾思想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諸多不足,思想教育目標定位不清,導致當前群眾思想教育工作開展并不理想。本文主要從現階段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定位出發,分析群眾思想政治目標定位的意義,并對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科學定位方法進行探究。
關鍵詞: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定位
廣大人民群眾作為創造中國歷史的重要力量,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基層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始至終都是我黨發展的核心工作環節之一。群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向廣大人民群眾對我黨當前的發展理念、奮斗方向等多個方面開展的教育工作,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跟進我黨先進的發展思想,秉承我黨奮斗目標共同努力,在實現自身利益的同時,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良性發展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一、群眾思想政治目標定位的意義
(一)群眾的含義
群眾主要是指我國廣大人民大眾,是共產黨員與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要差別。廣大人民群眾作為中國共產黨建設與發展時期的主要力量,在中國發展的艱難時期,是廣大人民群眾堅信黨的正確領導與我黨共同作戰,才取得新中國的勝利。基于此,廣大人民群眾對國家的發展與強大具有良好的助推作用。
(二)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的含義
思想政治教育自始至終都是我國實現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活動之一,并且是全國人民共同參與實踐活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開展之前,首先應當確定接收教育的目標對象,并根據目標對象的思想覺悟水平開展針對性教育。群眾思想政治教育接收教育的對象主要是指黨員之外的所有社會大眾。
(三)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定位的作用
目標主要是指組織在未來時間里想要完成的最終目的。目標定位是為組織的活動提供指引、為組織的奮斗確定方向,目標定位的科學性是影響組織活動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因此,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定位是為廣大人民群眾制定的未來發展的方向,只有科學的目標定位,才是保障群眾思想教育工作的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現階段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科學定位
(一)以共同理想為目標
開展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就是將廣大人民群眾培養成擁有正確的理想抱負,良好的道德品質,豐富的文化底蘊以及遵紀守法的社會主義高素質公民。理想作為一種信念,是人們心中美好的向往,更是人們不懈奮斗想要追求的目標。樹立共同的理想,就是我黨的理想與光大人民群眾的理想達成一致,是黨與人民未來共同奮斗的目標,將我國發展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我黨現階段的偉大理想,同時也是黨與廣大人民群眾未來的共同奮斗目標(如圖1)[1]。因此,現階段的共同發展理想,不僅僅是我國當前的發展目標,更是推進我國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必經之路。以共同理想為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開展群眾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引領我國大眾為了實現共同理想努力奮斗,推進我國早日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
(二)以社會的穩定發展為目標
群眾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實現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社會的穩定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要素。而維持社會穩定的首要前提就是社會思想的向心力。政策的合理,法律法規的健全、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與物質方面都得了相應的滿足,讓廣大人民群眾堅信黨的領導、積極學習黨的思想、落實黨的政策,提升社會思想的向心力,進而實現社會的穩定發展[2]。因此,以社會的穩定發展為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開展群眾思想教育活動,向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傳播推進我國社會穩定發展的政治思想,讓我國大眾積極參與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工作之中,為我國社會穩定發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三)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目標
工業文明的發展是體現一個國家現代化建設成果的重要體現,隨著工業文明不斷發展,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日益嚴峻,自然生態環境作為人類生存的必然條件,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實現人類長遠生存的重要途徑。人類作為自然界的高級文明,憑借自身的智慧不斷提高對自然資源的改造與利用,但無論是改造還是利用首先應當遵循的是自然界的發展規律,違背自然將會帶來人類的毀滅。因此,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作為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提升我國大眾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進而推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終極目標。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群眾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我國大眾思想覺悟,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科學定位是決定群眾思想教育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黨應當根據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目標,讓廣大人民群眾堅信黨的領導,與我黨共同努力,一起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參考文獻
[1]王飛,宋水生.當前基層思想政治教育新情況新問題的調查思考[J].基層政治工作研究,2019(7):8-9.
[2]張楠,林建輝.美好生活需要視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使命[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720(06):55-56.
作者簡介
陳易男(1980—),女,湖南長沙人,研究生,工作方向: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