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學生在課前進行有效的自主預習能夠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還沒有形成較強的自主預習意識,需要教師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能夠樂于自主預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將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預習的必要性作為切入點,對小學生英語自主預習的有效實踐策略以及小學生英語自主預習的實踐成果分析加以論述。
【關鍵詞】小學英語;自主預習;有效性;實踐策略
【作者簡介】黎佳萍,廣州市從化區街口街城郊小學。
從古到今,在學習中進行自主預習都是一個關鍵環節,能夠為后續的課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從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的角度來看,學生進行必要的課前預習較為行之有效,能夠在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從自身的角度認識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的必要性,并能夠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指導學生完成有效預習,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 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預習的必要性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將其引申到小學英語自主預習指導工作中也同樣適用,有效的課前預習能夠為學生后續跟隨教師的節奏進行學習夯實基礎,從而使得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得以提升。自主預習屬于一項課前準備工作,是教師實現有效教學目標的基礎,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強化其對于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根據心理學理論的解釋,學生在進行預習時,能夠發現自己無法獨立解決的學習問題,從而在大腦皮層形成興奮中心,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夠形成深刻記憶,提升學習水平。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其自主預習的意識相對薄弱,并沒有掌握科學的預習方法。這就需要教師突出學生在教學關系當中的主體地位,向學生傳授預習方法,調動學生的預習主動性。
二、小學生英語自主預習的有效實踐策略
1.對于英語課程預習內容予以細化。小學英語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預習的過程中應該對于預習內容予以細化,為學生提供明確的預習思路。教師為學生布置的預習任務應該遵循相應的原則,即“少而精”“循序漸進”。小學生的年齡較小,還沒有形成較強的自控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果教師在預習中面面俱到,會使得學生更加難以著手進行自主預習。所以,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考慮,教師在設置預習內容時應該由淺及深,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課程重難點。例如,教師在教學三年級上冊“Greetings”這個單元時,如果教師讓學生進行泛泛預習,學生只是大概閱讀,無法達到預習的作用。如果教師讓學生一次性預習整個單元的每個知識點,那么學生也只能淺嘗輒止,甚至會在預習任務較為繁重的壓力下而失去英語學習興趣。針對這樣的教學情況,教師可以讓學生跟讀錄音模仿朗讀本單元詞匯,并將其與二年級口語課所學習歌曲“Hello”聯系起來,從而初步感知單詞的音和義,又或者可以布置學生跟讀教材中的對話,嘗試根據句子結構分析其句意。為了培養學生的自控力,教師可以為其規定跟讀的遍數,每次跟讀三遍,讓家長監督,既能加深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印象,還能夠對于學生形成一定的約束作用。
2. 落實明確的英語預習要求。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在備課環節以預習內容為依據,向學生清楚提出預習的要求。值得教師注意的是,為學生所提出的要求應該滿足合理性、可行性以及正確性。如果教師將題目作為呈現預習要求的形式,那應該設計具有針對性、發現性以及集中性的題目。例如,教師在教學五年級上冊“Weather”這個單元時,可以為學生設計如下預習題目:第一,在書籍和網絡中查找一些表示天氣的符號,并用簡單的英語詞句進行描述;第二,針對當地的氣候特點,做一份天氣預報的記錄。一旦學生明確了自主預習的任務,就能夠進行準確且具有針對性的英語自主預習。通過自主預習環節,學生已經對于幾種常見天氣形成基本認知,并掌握了一些相關詞匯,比如,rainy、cloudy、warm、cool、windy...使得教師用于講解這部分內容的時間被縮短。另外,經過預習學生在課堂上發言的內容也更加充實,使得課堂氛圍較為和諧輕松。
3. 向學生傳授科學的英語預習方法。小學英語教師在實施學生自主預習的過程中,應注重視向學生傳授科學的預習方法。預習對于小學生而言屬于一個新環節,這就需要教師重視培養學生形成預習習慣。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向學生傳授預習方法。
(1)分年級。第一,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而言,其接觸英語課程的時間較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預習中聽錄音,結合教材中的圖片分析對話背景,并跟著錄音進行朗讀。第二,學生進入四年級,英語學習已經入門。在預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主制作單詞卡。這些單詞卡可以用于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還能強化學生對于英語詞匯的記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做好標記,在課堂上認真聽教師的講解。第三,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在指導學習時也可以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聽”要求學生聽單詞發音的錄音,與詞匯表進行的對照,基本掌握單詞的音形意;“說”要求學生之間能夠用簡單的英語進行對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中找出重點詞句;“寫”要求學生能夠將教材中的重點詞句翻譯下來寫在本上。第四,六年級的英語課程具有一定的總結性,學生預習時不僅要做到聽說讀寫這四點,還應該能夠自主查字典,并對其標注音標,自己進行認讀,總結預習內容包含的簡單語法知識。
(2)分類型。第一,詞匯預習: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查一查、讀一讀、補一補的方式進行預習;第二,句型預習: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找一找、比一比以及歸一歸的方法進行預習;第三,閱讀預習: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寫一寫、查一查以及畫一畫的方式進行預習。
4. 重視檢查學生的英語預習成果。對于小學英語教學而言,學生進行自主預習的形式固然重要,但是其所能夠達到的實效更加重要。當教師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使得學生完成課前預習任務后,教師應在課堂上對其予以檢查,基于此針對學生的預習成果給出科學且正確的評價。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與表揚,使小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通過自主預習所獲得的成就感和樂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調動起來。首先,教師應該在進行正式授課前,帶領學生進行口語訓練,檢查學生進行英語預習的效果。例如,在教學“My school”這個單元時,教師可以針對教材中的內容與學生進行簡單的對話;其次,在課堂上由教師設計與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比如,帶領學生共同制作單詞卡等;最后,在進行新知授課時,教師可以根據難度由淺及深的方式設計提問環節,用以檢查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基本掌握程度。重視檢查學生的英語預習效果能夠為后續教學活動提供有利的條件。
5. 及時評價學生的英語預習結果。在小學生的認知中,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因此教師所給出的對學生的評價非常重要,有效的教學評價能夠對于學生的預習成果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在對于學生的預習結果予以點評時給予微笑、點頭、口頭表揚、豎起大拇指等動作,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課程的信心。教師應該善于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為學生創造更多在英語預習中感受成功的機會,以這樣的方式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調動起來。有效的自主預習能夠帶領學生進入到全新的求知領域,學生在進行預習的過程中能夠形成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得所問,感受到學習英語課程知識的樂趣。在學習喜悅感的驅使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對于評價學生的預習結果這個環節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做好帶領學生預習的工作。
三、 小學生英語自主預習的實踐成果分析
1. 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發生改變。以學生完成自主預習為前提,教師在課前幾分鐘讓學生針對預習學案或者預習卡片進行自由交流,初步針對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基于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在課上重點為學生講解其并未完全理解的知識點或者解決學習問題,使得課堂教學模式轉變為“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狀態,如此大大提升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2. 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有所提升。學生在完成預習后,與教師和其他學生的交流能夠更加順暢,幫助其建立課堂學習的信心,長此以往,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將小學生對于英語課程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每個學生都可以通過與他人的交流而完善自己的預習卡,總結預習方法,從而提升其英語學習水平。
3. 小學生的預習主動性得以提高。一旦學生習慣于進行自主預習,就能夠認識到課前進行預習的重要性,從而使得其預習主動性能夠得到逐漸提升。學生通過預習樹立學習信心,則在課堂中以更加飽滿的情緒參與課堂活動,其學習積極性也得以明顯提高。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必要的預習能夠使得學生更好地感受到學習英語課程的樂趣,認識到這門學科的魅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學生自主預習指導工作已經成了教師所面臨的一項新課題,對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所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因此,在預習環節,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對英語課程預習內容予以細化;落實明確的英語預習要求;向學生傳授科學的英語預習方法;重視檢查學生的英語預習成果;及時評價學生的英語預習結果。通過本文對小學生英語自主預習的有效實踐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羅富強.“互聯網+”視角下提高小學英語預習效果之我見[J].教育革新,2019(12):58.
[2]王佳慧,齊聰,袁杰.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研究現狀回顧與展望[J].內江科技,2019(2):135,66.
[3]柯莉群.“互聯網+”背景下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22(01):79-83.
[4]沈葉靈.小學英語課前預習作業的優化設計探討[J].華夏教師, 2018(33):17.
[5]沈艷紅.轉軸撥弦,未曲先有情——淺談提高小學英語預習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3):179-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