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民樂縣第三中學 陳蕊琴
英語核心素養實際上是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應形成和具備的,可適應其終身發展與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重要素質與能力,涵括了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生的語言能力;二是學生的思維品質;三是學生的文化品格;四是學生的學習能力。當學生在核心素養教育中形成了這幾種重要素質與關鍵能力,其英語學習水平將得到顯著提高。為了貫徹落實核心素養理念,教師還應審視目前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培育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是當前英語教師的新任務,教師應在核心素養理念的引領下重構英語課堂教學,立足于英語核心素養教育的本質要求,培養學生應具備的英語核心素養。從寫作教學來看,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發展水平較低,這一問題反映在他們的英語寫作上,可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存在語言表達的問題,學生語言能力發展不足。而語言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應形成的重要能力。教師若要在核心素養視域下改進學生的英語寫作問題,還需關注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問題;其二,學生在寫英語作文時缺乏良好的思維,導致其寫作內容存在邏輯思維混亂的問題,影響了自身英語寫作能力的發展;其三,學生還沒形成優秀的文化品格,在寫作文時更多寫西方文化,很少會涉及中華文化,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心,也不利于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發展;其四,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能力,尤其是在寫作方面,容易陷入學習困境。學生的寫作水平有限,難以寫出一篇優質的文章。

在滲透核心素養的教學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可依托人教版英語教材,對自身的英語寫作教學進行合理改進,具體可采取以下的創新寫作教學策略。
初中英語教師要綜合性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實際上可將詞匯積累與口語交際這兩個方面的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前者可豐富學生的寫作詞匯庫內容,后者則可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兩者相結合的情況下,教師可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將口頭上的語言表達轉化為書面上的語言表達,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在“What does he look like?”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先讓學生積累許多關于描述一個人外在形象的詞匯,如描述一個人頭發的詞匯有“curly、straight”等;而描述一個人身高的詞匯有“height、tall”等。為了拓展學生的詞匯庫,教師還可鼓勵學生積累相關的近義詞,如描述一個人身材的詞匯有“thin、heavy”,學教師可將“slim”這一表示身材苗條的形容詞和“obesity”這一表示肥胖的名詞引進來,增加學生的詞匯量,讓學生在寫作時有充足的詞匯量。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可先組織學生參與口語交際活動,從鍛煉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入手,增強學生的英語語感。比如教師可圍繞描述某個親人的模樣這一主題來展開口語交際,向對方提問:“What does your mother look like?”此時被詢問的學生則可回答:“She′s slim.She has curly hair and big eyes.”在學生參加完口語交際活動后,教師可讓學生寫一篇描述一個人的文章。前面的教學活動已經為學生奠定了一定的寫作基礎,此時學生會寫得比較順暢。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自信心。
在核心素養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要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及其思維能力,則可借助先進的教學輔助工具來展開教學。其中,思維導圖學習工具是新課改以來備受教師重視的教學工具。教師可幫助學生建立思維導圖,使其將課堂上所學的重要知識點填入思維導圖中,建構具有知識內在邏輯關系的知識架構。在這一學習活動中,學生的思維品質及其思維能力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與發展。比如在“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指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學習工具對課文中提及的制作香蕉奶昔的步驟建立相應的思維導圖,讓學生梳理課文知識的內在邏輯關系。當學生成功建構思維導圖后,教師可讓學生圍繞思維導圖的內容寫一篇介紹香蕉奶昔制作步驟的文章,將清晰的邏輯關系呈現在自己的英語寫作內容中,讓學生學會在英語寫作的過程中把握好邏輯關系,保證他們寫的作文讀起來更通順、流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在英語寫作教學中,不少教師并不注重通過教學情境來營造生動的寫作學習氛圍,導致學生在英語寫作的學習過程中會感到枯燥無味,容易讓學生喪失英語寫作積極性。因此,教師可將情境創設法融入英語寫作教學中。尤其是在英語核心素養教育的背景下,學生還沒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這就需要教師在英語課上滲透傳統文化。
以“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一課為例,教師可在多媒體畫面上播放中秋節的圖片或者視頻,可以是人們賞月的畫面,也可以是人們吃月餅的畫面,讓學生走進充滿中秋節日氛圍的教學情境之中,讓學生感受到本節課的知識與傳統文化有關,甚至是與中秋節有關。為了塑造學生優良的文化品格,教師可將中秋節的傳統文化與國外秋天的節日文化進行對比,旨在增強學生的中西文化意識。在這一具有濃郁文化元素的教學情境下,學生可鮮明地體會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心。在此基礎上,教師可鼓勵學生寫一篇關于中秋節的文章并在此過程中自主選擇寫作內容,如中秋節曾經發生過的一件難以忘懷的事情、中秋節讓人流連忘返的佳節活動等。在這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寫作訓練中,學生能夠很好地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有著重要作用。
目前初中生存在學習能力不強的問題,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寫作學習質量。初中英語教師可針對這方面的問題加強互動教學的開展,讓學生在互動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交流,讓他們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以“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一課為例,教師可讓學生在這一節課的學習主題下,圍繞著自己真實的學習情況展開互動交流,將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學習問題融入進去,并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與學生共同制定學習對策。這一互動教學活動既體現了本節課的學習主題,又可幫助學生解決現實中的學習問題。教師可基于此讓學生寫一篇相同主題的文章,鼓勵他們將自己在互動交流與合作學習中的成果融入寫作之中。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課文知識的學習能力,也可提高學生應有的寫作能力。
綜上可知,在核心素養教育的大力滲透與發展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應審視學生在寫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然后以核心素養理念為指導,探索英語寫作教學方法的創新路徑,讓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核心素養,并促進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發展。在以后的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始終堅持將核心素養理念滲透下去,讓學生在良好的英語教學環境下獲得全面、協調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