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嬌,王華,陳翠梅
1.清遠市中醫院產科,廣東清遠 511500;2.清遠市中醫院麻醉科,廣東清遠 511500
產痛是臨床常見醫學疼痛,其疼痛指數高,僅次于燒傷灼痛,位居第二。相關研究表明,44%初產婦難以忍受分娩疼痛,給產婦精神、肉體帶來較大痛苦,甚至在劇烈疼痛影響下可導致產婦產生強烈生理反應,影響妊娠結局及新生兒結局[1]。部分產婦因難以忍受產痛而選擇剖宮產,導致我國剖宮產率逐年升高。近年來,隨著臨床醫學發展,無痛分娩因能減輕產婦分娩疼痛而廣泛應用于正常分娩孕婦中。腰-硬聯合神經阻滯麻醉指將麻醉性、鎮痛性藥物注入椎管腔隙內,通過阻滯脊神經傳導功能而削弱感覺神經興奮性,緩解疼痛[2]。目前,腰-硬聯合神經阻滯麻醉多用于第一產程活躍期,但部分產婦在第一產程已經歷了長時間產痛,導致產婦出現焦慮、煩躁等負性情緒,不利于陰道分娩。該研究方便選擇2019年4月—2020年4月180例住院分娩孕婦為觀察對象,將腰-硬聯合神經阻滯用于無痛分娩產婦第一產程潛伏期,旨在探討其對無痛分娩產婦產程及分娩方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擇住院分娩孕婦共180例。納入標準:①單胎孕婦;②足月陰道分娩,胎兒頭位;③未使用縮宮素;④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分級為I~II級;⑤無嚴重妊娠并發癥或合并癥;⑥新生兒體重2 500~4 000 g;⑦孕婦及其家屬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獲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存在脊柱解剖異常;②存在骨盆狹窄或扁平骨盆;③合并陰道感染;④存在胎膜早破;⑤存在陰道異常。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90例,年齡23~34歲,平均年齡(28.31±3.18)歲;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04±0.64)周。對照組90例,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8.47±3.35)歲;孕周39~40周,平均孕周(39.29±0.65)周。兩組孕婦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兩組孕婦進入待產室,開放上肢靜脈通路,給予吸氧,連接監護儀,密切監測患者心電圖、無創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監測產婦宮縮情況及胎兒生命體征。觀察組產婦于潛伏期(從臨產規律宮縮至活躍期起點宮口開4~6 cm)行腰-硬聯合神經阻滯麻醉,對照組于活躍期(從活躍期起點4~6 cm起至宮頸口全開)行腰-硬聯合神經阻滯麻醉。若產婦分娩中出現宮縮乏力現象,應采取宮縮素治療。
腰-硬聯合神經阻滯麻醉方法:要求無痛分娩的產婦,取左側弓背臥位,常規消毒鋪巾,選擇L2~3或L3~4椎間隙為穿刺點,1%5mL鹽酸利多卡因(國藥準字H42021839)局麻后,行椎管內穿刺,進入到硬膜外腔,用腰穿針經硬膜外穿刺針穿刺至蛛網膜下腔,回抽見腦脊液后,蛛網膜下腔注入0.1%的鹽酸羅哌卡因2.5~3.0 mL,退出腰穿針,若未出現異常現象,予硬膜外頭向置入硬膜外導管,置管深度3~5 cm,與此同時,硬膜外導管連接脈沖鎮痛泵,鎮痛泵藥物配方:舒芬太尼75 μg+鹽酸羅哌卡因100 mg+0.9%氯化鈉100 mL。PCEA模式:脈沖持續量:6 mL,鎖時:35 min;自控量(PCA):3 mL,鎖時:20 min(舒芬太尼進口注冊證號:H20150126;鹽酸羅哌卡因國藥準字H20103636;0.9%氯化鈉溶液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20113297);若產婦出現宮縮痛評分≥4分時,囑其PCA追加藥量,胎兒娩出后,在產房觀察2 h,觀察是否出現異常情況,若無異常,拔掉鎮痛泵,送回病房。
①產程:記錄第一、第二、第三產程時間。②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評估,根據疼痛嚴重程度記0~10分,0~2分為無或輕度疼痛,3~5分為中度疼痛,6~8分為重度疼痛,>8分為劇痛[3]。③分娩方式:記錄陰道分娩、器械助產、剖宮產發生率。④Apgar評分:于新生兒出生后1 min、5 min采用Apgar評分評估,項目包括肌張力、脈搏、外貌、呼吸、皺眉動作,總分10分,0~3分表示重度窒息,4~7分表示輕度窒息,8~10分為無窒息。⑤記錄新生兒窒息發生率。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第一、第二產程時間與對照組比較,明顯更短,觀察組分娩期間VAS評分與對照組比較,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第三產程時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產程時間及VAS評分對比

表1 兩組不同產程時間及VAS評分對比
?
觀察組剖宮產率與對照組比較,明顯降低,觀察組陰道分娩率與對照組比較,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器械助產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分娩方式對比[n(%)]
觀察組新生兒出生后1 min、5 minApgar評分與對照組比較,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觀察組新生兒窒息率為2.22%(2/90),對照組為3.33(3/9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00,P=1.000)。
表3 兩組Apgar評分對比[(),分]

表3 兩組Apgar評分對比[(),分]
組別出生后1 min Apgar 出生后5 minApgar觀察組(n=90)對照組(n=90)t值P值9.23±0.34 8.56±0.30 14.018<0.001 9.62±0.38 9.06±0.32 10.694<0.001
產痛指孕婦臨產時因子宮收縮引起的一種生物學效應,亦提示產程開始,隨著產程延長,疼痛加劇,可促使機體發生神經內分泌反應,影響產程進展,不利于產婦順利分娩,甚至威脅母嬰安全。無痛分娩又稱“分娩鎮痛”,即通過各種手段減輕分娩疼痛,促進產婦順利分娩。目前我國已經開始推廣無痛分娩,部分醫院順產產婦中,無痛分娩占30%~40%[4]。
分娩鎮痛技術越來越成熟,腰-硬聯合神經阻滯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式,具有明顯優勢,利用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優點、減少了單純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缺點和不足,鎮痛起效快、鎮痛效果確切、不良反應少。產婦在用藥過程中能保持意識清醒,做好相應的配合工作,有研究結果顯示,腰-硬聯合神經阻滯麻醉方法是比較理想的無痛分娩方式,能夠顯著緩解產婦分娩疼痛感,消除產婦負面情緒,降低產婦應激反應,使胎盤血流狀況得到改善,縮短產程時間[5]。舒服芬太尼鎮痛藥物具有較強的麻醉效果,藥物起效速度較快,能夠獲取顯著的鎮痛效果。羅哌卡因也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較長的阻滯時間,聯合應用兩種藥物,可減少用藥劑量,增強鎮痛效果,并且大大降低不良反應,幾乎不會對產婦和胎兒造成影響,臨床應用廣泛。研究表明,腰-硬聯合神經阻滯麻醉用于無痛分娩中,其麻醉藥物濃度低,可控性高,安全可靠[6]。目前,腰-硬聯合神經阻滯麻醉多應用于第一產程活躍期,即宮口擴張至3 cm時,由于初產婦第一產程時間相對其它產程時間長,部分產婦在此階段往往承受了長時間分娩疼痛,且在劇烈疼痛影響下,機體產生各種生理應激反應,對產婦及新生兒造成不良影響。第一產程潛伏期指產婦宮口擴張至1 cm左右,此時予以腰-硬聯合神經阻滯麻醉可在活躍期前有效鎮痛,盡量減少孕婦機體應激反應,并使子宮維持松弛狀態,縮短宮口擴張時間,減輕分娩疼痛程度。低濃度鹽酸羅哌卡因可產生運動感覺分離的神經阻滯效果,阻滯感覺神經產生鎮痛作用,而對運動神經阻滯輕微,對運動幾乎沒影響,不會對宮縮、胎兒造成影響。羅哌卡因為純鏡像體長效酰胺類局麻藥,其作用機制與一般局麻藥相似,即通過阻斷鈉離子內流進入神經纖維細胞膜,繼而產生可逆性神經傳導阻滯作用,且該藥具有麻醉和鎮痛雙重作用[7]。由于小劑量羅哌卡因即可取得滿意鎮痛效果,且不會造成運動神經阻滯,因此產婦可參與正常分娩動作。舒芬太尼作為阿片類受體激動劑,具有較高親脂性,易穿透血腦屏障,且作用時間相較傳統芬太尼更長,鎮痛效果更佳[8]。周冬等[9]研究結果顯示,于潛伏期行椎管內阻滯麻醉分娩鎮痛產婦第一產程時間為(8.53±1.89)h、第二產程時間為(1.06±0.17)h,均明顯短于活躍期行椎管內阻滯麻醉分娩鎮痛產婦第一產程時間(9.87±2.14)h、第二產程時間為(1.29±0.18)h。該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第三產程時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第一、第二產程時間分別為(8.04±1.51)、(1.06±0.17)h,明顯短于對照組(9.53±1.86)h、(1.43±0.25)h,證實潛伏期腰-硬聯合神經阻滯麻醉可縮短無痛分娩產婦第一、第二產程時間,分析原因是分娩期間鎮痛理想,可減輕產婦因疼痛掙扎、喊叫耗費的體力,加之疼痛感減輕可顯著提高產婦在分娩時配合度,從而利于分娩,縮短第一、第二產程時間。
安俊芹等[10]研究指出,剖宮產產婦中,其中50%產婦因難以忍受分娩疼痛而選擇剖宮產。楊蘇珍等[11]研究顯示,活躍期行椎管內阻滯麻醉分娩鎮痛孕婦剖宮產率為28.57%,明顯高于潛伏期行椎管內阻滯麻醉分娩鎮痛孕婦剖宮產率7.14%。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剖宮產率為3.33%,明顯低于對照組11.11%,陰道分娩率87.78%,高于對照組75.56%,表明潛伏期腰-硬聯合神經阻滯麻醉可降低無痛分娩產婦剖宮產率,提高陰道分娩率,其研究結果結果與郭敏等[12]研究相符。無痛分娩是一種較成熟技術,但在國內普及度仍不高,部分產婦及家屬對無痛分娩存在認知錯誤,主要體現在麻醉不良反應等,如神經損傷、低血壓、對胎兒的影響等。該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新生兒窒息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出生后1 min、5 minApger評分分別為(9.23±0.34)分、(9.62±0.38)分,高于對照組(8.56±0.30)分、(9.06±0.32)分(P<0.05),表明潛伏期腰-硬聯合神經阻滯麻醉可提高新生兒評分,分析原因是潛伏期腰-硬聯合神經麻醉可在活躍期前充分鎮痛,抑制機體分泌應激產物,改善子宮微血管動脈平滑肌緊張狀態,確保胎盤充足血液流量,增強胎盤在產婦體內血流循環及其營養物質交換,防止胎兒因宮內缺氧和營養缺乏造成的胎兒窘迫,故胎兒出生后1 min、5 minApger評分相對更高。
綜上所述,潛伏期腰-硬聯合神經阻滯麻醉在無痛分娩產婦中鎮痛效果顯著,能縮短第一、第二產程時間,降低剖宮產率,改善新生兒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