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萍
摘 要:初中英語具有詞匯量大,知識系統、抽象等特點。為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教師可在教學中引入互動教學模式,加強“教”和“學”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創造力。文章分析、探究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意義及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積極性;注意力;創造力;意義;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0-0126-02
初中階段是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黃金時期,因此,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發展狀況,整體規劃教學內容,有效整合教學資源,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基于初中英語詞匯量大,知識系統、抽象等特點,引入互動教學模式,加強“教”和“學”之間的聯系,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不斷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探究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意義及策略。
一、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意義
1.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互動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以“讓學生愛學、會學、善學”為目標,因此,教師可將其應用于英語教學中,加強“教”和“學”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外,互動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調節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新穎、活潑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愿意投入時間、精力。初中時期的學生可塑性較強,教師可通過發揮互動教學模式的優勢,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為學生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下基礎,為學生繼續學習英語和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2.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英語學習具有明顯的漸進性和持續性的特點,而這對于青少年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困難。青少年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時間有限,極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法,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以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互動教學模式可以最大程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能給學生提供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并在有效互動中獲得成就感,而學生的注意力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高度集中。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互動中難免會出現錯誤,教師盡量不要打斷學生的互動活動,急于糾錯,可將錯誤統一收集,待互動活動結束后,再以小組合作等形式,讓學生討論、分析錯誤出現的原因以及如何改正,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有利于產生教學共振
互動是師生、生生之間進行交流溝通和思維碰撞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提出問題,發表觀點,而教師則發揮其課堂組織者的作用,引導學生對各種英語問題進行討論、研究,讓學生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取長補短,豐富自己的認知,拓展視野,發揮潛能,提高創造力?;拥倪^程也是產生教學共振的過程,學生的思維碰撞會對教師的“教”產生影響,促使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不斷變化的學習需求。
二、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策略
1.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第一,學??啥ㄆ谘垖<业叫_M行培訓,或組織教師參加校外培訓、交流,不斷提高教師對新型教學模式的認識和理解,并提高教師打造高效英語課堂的教學能力,從而促進教師積極應用新型教學模式?!肮噍斒健薄疤铠喪健钡冉虒W模式已經不適用新時期的英語教學工作,教師只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才能滿足學生不斷變化的學習需求。第二,教師要將互動教學模式和英語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結合,充分發揮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優勢,突破傳統思維的局限,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谶@種教學模式,學生可以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潛能,積極、主動參與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勇于提出問題,加強和其他同學、教師的互動交流,從而實現英語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因此,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認識到互動教學模式的積極作用,從而最大程度發揮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優勢,并靈活應用于各教學環節,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最終實現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的。
2.積極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模式時,可與情境教學模式結合,以此激發學生參與英語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在互動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或一組情境之中產生內心感受和情緒體驗,從而積極、主動融入教學活動。青少年學生的思維處于發展階段,在學習時,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可以降低知識的難度,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以及學習情況,設計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進行交流溝通。例如,“Travelling”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詞匯描述旅行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激發學生對旅游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首先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段和“Travelling”有關的視頻,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然后,創設“My Travelling”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用英語說一說自己的旅行經歷,分享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旅行經歷,因此,互動交流的積極性特別高。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運用和本課有關的詞匯、語法進行交流,以實現課堂教學目標。再如,在教學“My name is Gina”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Let's guess!”的教學情境,通過文字描述,讓學生猜“What's her name? / What's his name?”。這個猜的過程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不斷開口說“Her/His name is...?”,以此加強學生對課文教學內容的理解、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