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有輝
◆摘? 要:職業生涯規劃是高中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必修課,通過這門課程向高中生傳授和職業相關的思想、知識,錘煉高中生的身體素質,有利于幫助他們增強職業觀念、職業能力等。在高中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需要不斷的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通過將職業生涯規劃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讓學生明確自身未來發展目標,同時促進學生自我價值的提升。本文針對職業生涯規劃與思政教學融合的意義進行分析,探討如何提高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與思政教育的質量。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高中;思想政治
一、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融合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
思想政治作為一門基礎課程,要求學生掌握較強的實踐能力以及解題能力。思想政治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時,教師可以找到許多德育的突破口,提高學生的人格修養和思想道德水平。對教師來說,工作職責不僅僅是進行學科教學,更多的是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規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可以使學生了解如何在生活中運用思想政治知識,了解古代思想政治家的美德和品質,以及了解國內外著名思想政治家的經典事例,使學生以他們作為努力的榜樣。思想政治學科所涉及的內容較為復雜,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保持謹慎,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培養學生細心,認真的意識,嚴謹的態度,這些道德素質對學生未來的生活、成長和人才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實施特點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實施的特點是面向全體學生,同時兼顧了課程實施的普遍性和多樣性。無論是職業生涯規劃課堂教學、實踐教學還是職業交往,都是對全體學生的教育,活動的開展應關注全體學生的需要。同時,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獨特的想法,考慮到職業發展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貫穿高中的整個過程。起初以常規課程為契機,喚醒學生的職業發展意識,讓他們了解職業發展過程、個人興趣、特點和價值觀,并思考“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怎么做?”的生涯問題。其次,通過選修課和學校組織的職業探索活動,探討了教育與職業信息、個人與環境的關系。最后,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決策能力通過心理輔導、未來展望等方式得到提高。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職業教育的主體。
三、職業生涯規劃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滲透
1.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奠定綜合素養培養基礎
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主動地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掌握課堂的主動權,激發學生的黨史知識學習積極性。另外,以學生為主體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建立,提高學生的能力。另外,再加上學生個性差異越來越明顯,教師有必要利用這一特點展開綜合素養培養教學,根據不同的性格特點運用不同的手段進行培養,通過針對性的教學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有效培養。在培養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對未知事物和已知事物進行自主推理,并給予學生充足的空間和時間進行思考,避免干涉學生的思維,這樣可以使綜合素養培養成效更加優秀。
2.加強課程融合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必須為社會,為學生實踐,二者之間很好地結合。面向社會就是關注社會發展的現實,特別是經濟結構、政治環境和就業形勢的變化,關注專業需求和職業發展前景,增強課程的實效性、可變性和時效性。面向學生的現實,就是要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現實生活和思想現實,尊重和服務學生,關注學生的需要和實際困難,在教學中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將職業規劃有效地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到行業發展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為學生進行學習目標的樹立,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體系。
3.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注重技術融合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要運用一系列的現代信息技術來展開相應的教學手段融合。同時,通過這種動態化的內容,還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加透徹地理解概念,讓他們將這些難以理解的文字性內容轉化成畫面,在學習的過程中代入角色,更加深入地去分析一些概念性內容。
4.職業生涯規劃融入思想政治活動
在高中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輔導員需要讓學生認識到消防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職業生涯規劃的學習中來。以學生社團活動為載體,組織開展內容新穎、形式多樣、學生廣泛參與的職業實踐教育活動。同時,充分發揮基層團支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在思想政治活動中,可以讓學生觀看“感動中國”、“鄉村振興”等相關的紀錄片,讓學生感受到職業生涯規劃。另外,讓學生了解涼山火災的事件報道,讓學生了解我國職業事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四、結語
當代高中生作為社會經濟發展建設的主導力量,更應該肩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學校工作的重點是教育教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思想保障和組織保障。目前,在思政教育中融入職業規劃教學,有效提高學生對未來行業發展的感知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高中需要通過建設學科融合的方式促進職業生涯規劃在思政教育中的滲透,促使學生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念。
參考文獻
[1]朱利.實踐教學在中學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的應用[J].明日風尚,2018年02期.
[2]劉增蘭.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內容設計研究[J].成才之路,2018年12期.
[3]吳佐建,蕭麗娟.基于學生選課需求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建構[J].學苑教育,2019年10期.
[4]聶洋溢.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生涯規劃課程建設——基于國際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視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