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學芬
◆摘? 要:隨著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愈發顯現出來。事實證明,沒有大量的課外閱讀,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是很難提高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探索和研究課外閱讀有效落實的策略,促使課外閱讀有效落實。
◆關鍵詞:課外閱讀;有效;落實;學生
一、合適的讀物選擇,是課外閱讀有效落實的前提
各種各樣的課外閱讀材料,形式多樣,種類繁多,但是很多書籍并不適合兒童閱讀。面對眾多的課外書籍,學生沒有鑒別選擇的能力。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變盲目讀為正確讀。合適的讀物選擇,是課外閱讀有效落實的前提。在選文時,力求做到:內容上有情趣,語言上有意味。體裁風格要豐富多樣,文字要張弛有度、質感豐滿,難度要適中,易于學生學習和閱讀。
1.根據不同年段選讀
每個年齡段的兒童都有各自的心理特征,其閱讀興趣和鑒賞能力也是不盡相同的。向學生推薦閱讀時,要結合各年段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心理特點,指定合適的文學作品作為課外閱讀的材料,指導學生有目的地分階段閱讀。一二年級閱讀圖文并茂的拼音繪本故事;三四年級所選擇的讀物要逐步向文字類書籍過渡,提升一定的難度和深度;五六年級所選的作品要以兒童小說、報告文學、歷史故事、名人故事為主。
2.結合課文內容選讀
教師要以課文教學為切入點,要從文本之內看到文本之外,進行閱讀鏈接,搭建課外閱讀與文本之間的橋梁,擴大閱讀的深度和廣度。如,教學《冬陽·童年·駱駝隊》一課時,我向學生推薦了林海音的《城南舊事》。簡單介紹了一下書中英子在童年發生的一些事,通過分享書中的故事,喚醒學生主動閱讀的愿望。課后班上大部分學生都對《城南舊事》進行了認真細致的研讀。結合課文教學進行課外閱讀推薦,輕輕松松實現了課外閱讀的拓展,變要我讀為我要讀。
二、豐富多彩的活動,是課外閱讀有效落實的途徑
1.用“說”來開展活動
閱讀后可以讓學生復述故事、續編故事;講印象最深的故事;評書中的人物;談閱讀后的感受……可以說的內容有很多,說的時候要明確要求:用簡練的語言,完整地敘述,清楚地表達。說的形式可以很豐富:演講會、故事比賽、人物辯論會……這些說的形式深受學生喜愛,分享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信地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
2.用“讀”來開展活動
閱讀完一本書,可以讓學生讀書中最喜歡的文字,只要有深刻的印象或感受,都可以娓娓道來。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學生哪怕只讀一兩句優美的文字,只要他認為有朗讀的價值,教師都要予以肯定贊賞。通過朗讀比賽、美文欣賞、記憶大王等活動,讓學生在朗讀中閱讀。朗讀不僅加深了理解,還讓學生有了一定的積累,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3.用“寫”來開展活動
閱讀后可以動筆寫的內容很多,如:做一枚書簽,寫上最喜歡的一句話;畫一張卡片,寫下心得體會;編一份手抄報,融入自己的想法;用讀后感,表達自己的讀書感悟;還可以寫書評,為書寫推薦等。寫的空間和自由度要大,讓學生的思想在筆尖馳騁,讓他們無拘無束地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寫完后,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和評價,提高他們創作的激情。
4.用“演”來開展活動
演就是讓學生把閱讀的故事通過情景模擬表演出來。簡單的短劇,可以分角色演故事。較長的故事需要學生動手改編。改編需要對角色、人物的對話和動作進行重新分配。學生必須對故事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完成改編任務。這就促使閱讀行為的再次發生。表演的過程中,學生把自己和角色融為一體,深入故事情節,通過動作、表情、語言等把感受表現出來,將豐富的想象力展示出來。這種閱讀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保證課外閱讀有效落實。
5.用“展”來開展活動
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提煉的成果都可以拿出來展示。學生的閱讀材料、主題手抄報、閱讀卡片、閱讀筆記、閱讀作文、讀后感……都可以分類進行展示,讓學生互相借鑒,互相欣賞。他們會從別人的閱讀成果中獲取更多的營養,使自己閱讀的這片土壤更加肥沃。
三、多元的評價方式,是課外閱讀有效落實的保證
為了讓學生全程投入,并實現有效閱讀,課外閱讀要避免形式化。教師必須運用多元的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課外閱讀行為。多元的評價方式,是課外閱讀有效落實的保證。
1.課外閱讀積分卡
課外閱讀積分卡是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拓展閱讀的寬度和廣度,全面提升閱讀素養,針對每一個學生進行評價的方式。每天記錄學生的課外閱讀數量、時間、速度,從這三個內容對學生進行評價。通過閱讀積分的統計,喚醒學生的閱讀課外書的欲望,讓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保證課外閱讀持續有效。
2.讀書卡
課外閱讀的時候,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字詞句段,把其摘抄到讀書卡上。利用閱讀分享課,把自己的閱讀收獲與全班交流。從別人的閱讀成果中學習,欣賞其他同學的讀書卡,并寫寫自己的閱讀感悟。每完一張讀書卡,你可以得到一顆星星;在閱讀別人的讀書卡時,書寫自己的閱讀體會,也可以得到一顆星星。讀書卡書寫工整,制作精美的,可以得到兩顆星。
3.隨堂閱讀評價卡
這張卡片從教師、同伴、自評等三個方面對學生課堂上的課外閱讀進行評價,可以描述學生在課堂上隨機生成的關于課外閱讀的方方面面。特別是自主探究、深思求異的能力作出較為客觀的評價。
4.深思妙語隨感卡
“深思妙語隨感卡”是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根據所感隨機記錄下屬于自己的個性化閱讀式思考,可以是批注式的閱讀體驗,可以是對于文本的想象補白,也可以是對于文章編章定構、語言特色、精彩內容的讀后體會,這張卡以學生的自評為主,主要是激勵學生盡興地表達見解,放飛心靈,彰顯個性。
沒有課外閱讀就沒有語文學習,離開了課外閱讀的語文學習只是表面上的學習。這樣的語文學習是低效的,膚淺的。課外閱讀使學生更加了解世界和自己,提高審美情操,受到文化的熏陶,拓展自己的視野,拓寬知識的寬度和廣度,獲得各方面知識和能力的提升。語文教師必須運用有效的課外閱讀策略,指導學生效閱讀,保證課外閱讀的實施效果,促使課外閱讀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余云霞.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文淵(小學版).2020,(1).915.
[2]閉文勤.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探析[J].課外語文(下),2020,(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