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少金
◆摘? 要:小學語文教師的核心工作就是閱讀教學,閱讀能力直接影響小學生的未來發展,對其全面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文閱讀是個性化的學習,學生需要在這個過程中進行總結,拓展自身的思維,加深對語文的理解,有利于培養自身的文化素養,開闊自己的視野。學生獲得知識、拓寬知識面以及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都有利于提高閱讀能力。本文將討論如何培養農村高年級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語文閱讀
在當前的語文教學課程中將文章大致分為三種,即朗讀、背誦、選讀,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應以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首先從具體實踐逐漸了解,之后再進行深入探究,以這樣的形式開展閱讀學習。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之中,教師采用多種類型的教學模式去提升受教育者的閱讀能力,優秀的閱讀能力能使其聽、說、讀、寫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獲得綜合的語文能力。
一、激發閱讀興趣
向學生展示外面的世界,相對于封閉的農村受教育者,外面的世界是朦朧的,是未知的,是充滿好奇的,教師應利用這一點,引導其積極閱讀。在小學階段,學習語文知識主要依賴于閱讀,它不僅可以提升語文成績,還可以積累文化素養。教師一方面要培養學生擁有良好正確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要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相關的閱讀活動是必不可少的,老師以受教育者的個性特點決定閱讀材料,要讓學生更容易讀懂,更快速的進入學習狀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提升道德水平,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良好的學習興趣是保障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激發其學習興趣,就會產生動力。學生切實的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才會讓其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情感陶冶,提升審美能力和欣賞能力便于高效閱讀。教師可以用多種教學手段,比如設置情景教學、提出懸念問題等。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自控能力差,對一件事物很難有長久的興趣,因此教育者需要起到調動者的作用。在受教育者初步閱讀之后,老師應提出深入的問題,讓其思維得到持續發展;在其有困難的時候,進行耐心指導,避免他們因受挫而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在其思想停滯的時候,老師可以提出一個具有廣泛意義并且具有爭議性的話題,讓他們多角度的思考和討論,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增加閱讀訓練
持續的閱讀文章,促進受教育者拓寬知識面,提升閱讀能力。在現實的教學中,老師注重講述,大多教師意識不到閱讀的重要性,只講解文章的內容及知識點,不需要學生去閱讀,這樣的授課方式就讓課堂教學的效率下降。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閱讀機會,增強學生的閱讀訓練,推動其能力的提升。閱讀教學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粗略閱讀、感知閱讀、精細閱讀。在這個過程中,受教育者輕聲對文章進行閱讀,碰到不認識的生詞可以自行動手查找,排除障礙,感知文章核心內容,感受作者想要抒發的情感,增強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在這個階段,可以借助一些技巧,提高效率。在學習精美的文學作品時,首先應明確文章的體裁,然后依據文章載體來理解作品內容。小學高年級的文章多以敘述類為主,針對這一類進行理解,明確核心要素,掌握主人公特點,走入角色內心。對于不同的文章類型有不同方法,有技巧的閱讀,能夠更快的掌握文章重點。農村小學的教學條件差,課外讀物少,因此學生更加珍惜每一本讀物,他們對外面世界的渴望,是可以成為強心劑,激發其積極性。老師可以用黑板報、主題墻等吸引受教育者,讓其通過寫觀后感來檢驗學生的成果,促進閱讀效率。
三、多媒體輔助閱讀
伴隨著網絡的發展,人們可以利用網絡資源來得到想要的信息,對于小學生而言,大量豐富多彩的文章對他們很有吸引力,但是其他的網絡資源也在深深的吸引著他們,老師應當正確的引導其利用網絡,合理利用資源,積極的廣泛的去閱讀。傳統的課外閱讀量會受到各種條件的約束,而網絡中有大量的精美優秀的文章,讓學生的閱讀不再受到局限。多媒體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具展示視頻、圖片等與文章有關的資料,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引起他們的好奇心,進而愿意去了解文章中的內容。農村的學生可運用的網絡設備很少,教師應在課堂教育時,多運用多媒體教具,或自己的手機等設備,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其對文章內容的想象。
四、建立閱讀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的目的在于,通過評價對受教育者的現狀,行為習慣等進行引導。教學的主體始終是學生,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導,建立科學、合理、有針對性的評價體系。教師應鼓勵學生對文章進行摘抄和評價,農村小學的讀物本就不多也不豐富,小學生的摘抄和評價顯得尤為重要,而且深受他們的喜愛和廣泛的應用。這個方法可以有效的豐富其書籍的積累,提升他們讀書的品味,拓展讀書視野。老師還應該鼓勵學生記錄日常,以隨筆、日記等形式,鍛煉學生的文筆。學生不應該只得到機械性的評價,重復式的贊美也會讓學生疲倦,老師應運用褒貶相結合的方式去對待他們,存在的問題應作出有意義的指導。通過學生自評、教師點評、小組互評等方式,激發受教育者的閱讀積極性,構建正確的評價體系,能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農村高年級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通過以上的方法進行培養,對其掌握傳統文化,開闊視野,擁有發散性思維具有重要的作用。農村的語文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學生受家庭環境、教學條件、生活環境的影響,教育者應當切合實際,從具體的實際情況出發,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積極的創新教學手段,以克服農村中的困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建雄.農村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有效對策[J].知識窗(教師版),2019(12):37.
[2]胡兵兵.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與對策[J].甘肅教育,2019(24):130.
[3]談軍艷.農村小學生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嘗試[J].新課程(上),2019(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