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網絡信息時代,互聯網思維的廣泛應用對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而基于網絡信息技術新媒體層出不窮,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為高職院校發展的一個最核心問題,對培養大學生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網絡信息時代,自媒體的蓬勃發展正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本文主要闡述分析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因自媒體所受到的消極和積極的雙面影響,以及討論相關工作中切實可行的應對方法。
◆關鍵詞:自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影響
一、自媒體時代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1.自媒體概念與特點
隨著我國媒體的出現、發展和成熟,其傳播方式也與報紙、廣播、電視、新聞網站等不同區域。獨立交叉傳播特點決定了其獨特的傳播理念、價值、渠道和時間,并從傳播轉向互播,成為自媒體時代的顯著特征。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微博軟件等移動終端技術也在不斷升級。自媒體概念和特征發生了巨大變化,產生了一種新的傳播形式。媒體是一個普通公民或組織,可隨時隨地、以任何方式接入網絡,并通過現代數字技術將他們與全球知識體系聯系起來,提供和分享他們的真實觀點、自己的新聞和即時通訊手段。在媒體環境中,很大一部分新聞是由用戶自己制作和發布的。他們可選擇自己喜歡與他人分享的新聞,直接轉發信息,也可據自己的需要改寫發布。總之,這些方式都由用戶自己決定,這既體現了自發性和自主性,也暴露出專業性的不足。媒體人另一個特點是即時性。因為它是借助于現代網絡技術完成的,所以即時性和快速性是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媒體傳播軟件可隨時看到各種新聞,新聞語言隨處可見,呈現出個性化特點。從而其中的新聞創作本身具有鮮明個性,展現媒介時代的個性化特征。而在各類交互平臺新媒體存在下,其環境為學生信息交流與溝通提供了便利。
2.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及現狀
以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都是用書本和教條來完成的。他們只注重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方式常被忽視,創新能力一直沒有得到重視。近年來,高校在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時,只是從線下課堂向網絡課堂過渡。內容空洞,不符合大學生情感需求。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重視,導致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缺失。學生存在叛逆心理,某些方面會與現在思想政治教育相沖突,從而使預期教學效果難以達到要求。自媒體新特點正在沖擊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暴露出過去的一些不足和弊端。
3.自媒體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在積極影響方面,我們發現自媒體具有超越傳統媒體所不具備也不可替代的時間及空間局限性的優勢。由此利用自媒體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可幫助教育內容進行更快更便捷更廣泛的傳播。在自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教師可通過網絡隨時隨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學生可與教師自由互動。在自媒體這個媒介中除了傳統以往利用文字、動畫等進行教學工作外,還可嘗試拓展利用實時視頻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上的教育。當今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仍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教師要去據學生切身狀況需要進行開展教育工作,突破創新傳統的單向灌輸教育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學生可向教師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從而更好地提高教育效率。負面影響,低俗信息泛濫,自媒體因其多樣性、自發性等特點,一些低俗信息也開始泛化,我國對網絡信息的監控不夠嚴格,使不良信息在自媒體時代遍地開花,這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很大影響。此外,學校對自媒體的約束力不夠強,導致自媒體暴力、色情、設計、寫作等信息泛濫,傳播迅速,影響很大。太多公共信息使教育更加困難。在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速度非常快,涉及面非常廣,信息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在許多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難充分利用自媒體技術。一些教育工作者對自媒體并不樂觀,持懷疑態度。在工作中,他們缺乏獨立工作熱情,不愿接受新事物。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仍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改進后的教育內容相對單一,難以滿足學生實際需要,缺乏與學生互動和交流。高職學生易迷失在信息多樣性中。不同信息對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從而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難度。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學目標應以培養學生正確思想觀念為重點,參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學生樹立積極人生態度,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自媒體時代,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樣化。然而,自媒體傳遞的一些信息更具片面性。高職院校學生不能正確引導,無法深刻正確全面解讀當下一些具體事件的影響和結果。缺乏專業傳媒職業素養的自媒體作者們常大多斷章取義,隨意發表評論,這點是需人民群眾廣泛認知到,也是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著重注意的一點。
二、現今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對自媒體時代的對應方法
第一,建設和維護思想政治教育網站。認真宣傳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宣傳黨的好典型。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提高運用媒體技術能力,在教學中加以應用,指導學生有效地學習;協調好與傳統媒體的關系;網絡教育要發揮作用,要利用傳統媒體,對人物事跡進行報道,樹立正確校園輿論導向,營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同時,要加強對學生網絡使用限制,并要求校園網站聘請專業網絡管理員進行維護。對媒體靈活、合理使用,是當代教育工作者須了解和掌握的一種技能。首先,要激發大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傳播的積極性,使其具有主觀參與傳播的愿望,提高其思想行為境界,形成“我要傳播”的心態。教育者應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網絡傳播,內化和吸收傳播內容,理解傳播內容內涵和本質。
第二,幫助大學生及時反饋網絡傳播效果。及時有效的反饋有助于教育主體掌握大學生思想動態和傳播效果,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下一步解決方案,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針對性,增強網絡傳播有效性。在實踐活動中,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相關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社會,理解生活,感受積極社會思想文化。
第三,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溝通能力。培養大學生網絡使用能力、信息識別與應用能力、網絡操作能力和軟硬件知識,進而確立網絡傳播目標,選擇傳播方式和內容。實踐性教學是教學重要手段。借助媒體,豐富論壇、調查、公眾平臺等實踐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網絡提問,回答問題。老師還可評價學生們對網絡媒體話題的看法觀點,從而指導學生正確使用自媒體,要明辨是非,不能上網接受虛假謠言。大學生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很高,他們敢于學習各種新媒體技能,例如各種新媒體信息技術和應用。但當代社會非常復雜,各種新媒體元素越來越交織在一起。盡管高職學生思想活躍,但仍缺乏責任心和勤奮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傳播內容須具有現實性和科學性。思想政治教育須堅持主流意識形態而不是教條指導地位,用馬列主義觀點、立場和方法解決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以此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合理使用自媒體,促進學生自我完善與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在高職教育中,信息傳播也非常重要,應充分利用傳播技術,借助互聯網的大力發展時代背景下,各大高校內應跟上時代腳步,全面加強校園網絡管理,積極為在校學生營造一個綠色健康的網絡學習環境。高等職業學校要加強校園網管理,例如可以創建一些有利于提高學生素質的網站,或者推薦一些先進的思想教育網站。同時高等職業學校可以舉辦專題活動和定期宣傳課,帶領廣大師生正確認識媒體人,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結語
綜上所述,自媒體有效地拓展了當代高職院校教師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體系和案例,為高校教師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向。潛移默化地提高人們對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認識,這是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標,具有許多優點。有效的保證在于學生和教師之間方便快捷的溝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通過合理的溝通,才能準確地把握當代高職學生的思想,行為范式,情感導向,進一步把握其成長規律和差異。新型媒體正成為越來越強大的支撐工具,這也將變得更加重要。在未來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將會有很多教師將新媒體融入其中。
參考文獻
[1]張巖.自媒體環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應對[J].現代傳播,2015(12):167-168.
[2]邢勇.微博的自媒體特征及社會責任建構[[J]中國出版,2012(07):30-33.
[3]呂杰,徐靜.自媒體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及應對策略].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02):72-76.
作者簡介
梁藝嵐(1992—),女,河南南陽人,漢族,研究生,職稱: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是馬克思主義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