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會
◆摘? 要: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兩個看似不相關,實則又聯系密切的話題,我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荷德”校本課程實踐研究》的德育課題中《“荷德”三字經》的創作為抓手,淺析如何圍繞佳作引路,用心研讀;尋找規范,開口述說;小組合作,動手創作;齊誦規范,行動爭先四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
◆關鍵詞:《“荷德”三字經》;創作;培養;語文素養
近幾年,我們六盤水市鐘山區第三小學創新型開展“三荷”課程,即“荷德”、“荷智”、“荷藝”特色課程。該課程把德育放在首位,秉承“以荷育荷,奠基生命”的辦學理念,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德育為先,通過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塑造人,改變人、發展人,達到“小荷花兒開,朵朵放光彩”的辦學宗旨,最終把“荷花學子”培養成品正學優的好少年。而由我主持的《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荷德”校本課程實踐研究》也正是在以上背景下誕生的校本德育課題,《“荷德”三字經》作為該德育課題的一個抓手,就是要改變傳統教育中老師用長篇大論來告訴學生如何規范自己的行為,學生卻老是記不住、辦不到、做不好的尷尬狀態。期望通過三字經這樣朗朗上口,通俗易記的蒙學類型,讓學生把行為規范記得牢、辦得到、做得好。關于語文素養,在《語文課程課標》中是這樣說的:“語文課程應該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中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我有責任和義務在教會學生創作《“荷德”三字經》的方法的同時,兼顧提升的學生語文素養,面對這個雙選題,我在實踐的過程中積累總結了如下一些小策略:
一、佳作引路,用心研讀
《論語·衛靈公》有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創作《“荷德”三字經》,就必須了解《三字經》,于是,我就從學校圖書室借來幾十本《三字經》,發到每個學生的手里。然后,為了增強閱讀的有效性,我引導學生利用晨讀、課余、周末等碎片時間,開展集體讀、小組讀、個人讀、逐字讀、表演讀等等,讓學生充分感受《三字經》淺顯易懂的特點,吃透《三字經》中關于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內涵,領悟《三字經》“仁、義、誠、敬、孝。”的核心思想。體會《三字經》格式上三字一句,通俗、順口、易記的寫法,從而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為創作《“荷德”三字經》打下良好的語感基礎。
二、尋找規范,開口述說
小學生要遵守行為規范。”是我們老師時常對學生說的一句話,但是,學生真正能記住的有多少?做到的有幾個?能做好的又有幾人?究其原因,我認為是作為老師的教育大而空造成的,因為大而空,所以學生無法按照要求做好,于是,我就抓住一個個的教育瞬間,讓孩子們說說我們該如何做好規范。比如,有同學遲到,我就讓學生說說避免上學遲到要注意什么;又如,有同學上課不遵守紀律,我就請學生談談課堂上應該如何做;再如,有同學在課間打鬧磕傷,我就叫學生議議課間要怎么玩……每次學生們都七嘴八舌,說的說,補充的補充,糾正的糾正,正是在一次次說規范的過程中,提升了孩子們的口語交際能力,也讓學生知道了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為《“荷德”三字經》的創作積累了素材。值得一提的是,有心的班長把同學們說的規范一一做好記錄,一個學期下來,足足記了滿滿一個筆記本,這真是一個小小的意外,大大的驚喜。
三、小組合作,動手創作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也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認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此,在學生動手創作《“荷德”三字經》時,我積極采用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按照學生們的提議,他們自由組合成四人一個小組,把班長的記錄本按照學習、行為、禮儀等規范分解到不同的小組手里,由小組成員根據班長記錄的素材進行《“荷德”三字經》的創作。在創作的過程中,學生們語感好的編撰三字經,書寫規范的記錄三字經,繪畫好的繪制插圖……《上學歌》、《課間歌》、《禮儀歌》等在小組的合作中應運而生,一部小小的《“荷德”三字經》初稿在班上誕生了,學生也在小組合作中嘗試到了成功的喜悅。
四、齊誦規范,行動爭先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了檢驗《“荷德”三字經》的效果,看看它是不是能真正規范學生的各種行為,就要把它用于實踐。筆者先組織學生全文學習并背誦《“荷德”三字經》,發現問題及時修改,從字詞搭配的推敲,到實施過程是否得當等都在全班通過,而我只是稍加潤色。會背誦不是真正的目的,要把《“荷德”三字經》內化為行為規范落實到實處。于是,在晨讀時間、在運動會上、在文藝匯演上,學生們根據不同的場合,齊誦起相應的《“荷德”三字經》時,他們不但記得牢、辦得到、還做得好。因為學生們表現良好,班上先后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文明班級”等多項榮譽,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
我們把《三字經》古為今用,結合我校的實際改編成《“荷德”三字經》,只是期望通過中國博大精深的語言魅力,規范學生的各種言行,讓其朝著品正學優的方向去蛻變的同時,找到能夠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某些點和面做些嘗試。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視的是規范學生的行為和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都是永恒的話題,唯有積極思考,與時俱進才能使二者有機結合,甚至找到更好的方法,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本文是六盤水市基礎教育課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荷德”校本課程實踐研究》課題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