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搌南
◆摘? 要:在我國全面開展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已經在廣大的教師的心里扎下了根,新課程標準在這個問題上也特別強調。我們英語教師也不例外,要在英語教學上把教學與德育緊密地聯系起來,讓學生不但學會了教材上的知識,而且還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從而形成優秀的品質。本文主要圍繞挖掘教材、課堂講授、巧設練習、課外活動、言傳身教五個方面,闡述在英語教學中通過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培養學生擁有高尚人格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情感教育;德育滲透;品格培養
德智并舉,是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教育發展的具體要求。一談到德育,可能很多人都認為英語科只是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與德育無關,德育教育應該是思政課的任務。根據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要求我們老師在教學中要將學科知識和學科育人有效融合。英語學科,由于其特殊性,既有不同領域的話題,又有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通過中西文化的異同比較,加強文化滲透,讓學生從小就有愛國主義情懷、民族自豪感,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品質。所以英語教學更應該更加要以德育人。
一、深挖教材,滲透德育
英語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個主題里都蘊藏著豐富的德育內容,例如四年級下冊Unit1My School時,我根據教材的實際對學生進行尊敬師長,熱愛自己的學校, 團結同學的等與德育有關的主題教育。又如教三年級上冊Unit4 My Family,這是可以讓學生感受如何尊敬父母的教育。并引導他們怎么做來感恩和孝順自己的父母。教五年級下冊Unit6 Good Habits時可進行習慣養成教育。又如在學習中國傳統節日Spring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時,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中西方文化的異同,增強文化自信,從小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正確健康的人生觀。
二、課堂講授,培養品格
我市學生的英語學習是從三年級開始,一開始學習時的內容還是比較簡單,同時教材的內容多數與學生日常生活的情境非常相似,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進行德育教學的切入點,把德育的內涵自然地滲透到教學情境中。比如一些:Good morning!,Thank you!等等,教師日常生活用語,是學生經常會用到的,我就在課堂中特別加強創設這樣的語言場景,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對他們進行了文明禮儀教育。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時的主體地位。例如在出現學生不會回答問題時教師可以講"Never mind.""Be brave!""You can.”"Try again."既鼓勵了學生繼續發揚回答問題的勇氣,又學習了更多的口頭用語,學生以后會繼續開口說英語。又如我在教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Toys的Story時讓學生發揮想象, Gogo在玩具店里買玩具是為了什么?是送給Jenny?送給Tony?還是帶到學校進行義賣?學生們根據我的圖片提示都能想象成是為了義賣。我再引導學生他們義賣玩具得到的錢用來做什么?我再呈現幾幅山區小朋友的圖片,學生們都能回答是送給山區的小朋友。接著我對學生說Gogo這么有愛心,你們想獻出你的愛心嗎?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想"。說完都拿出帶回來的玩具很自覺地擺好進行義賣,得到的款項組長很自覺地投進捐款箱,課后由班長捐給紅十字會,捐給有需要的人。從而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
三、巧設練習,延伸德育
學生學完了一定的知識后。我們往往堂上或課后會設計有關練習讓學生鞏固,這些練習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我就精選細挑,合理安排,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受到思想教育。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Helping at Home時,我布置學生回家做家務,并要其家長把孩子做家務的相片配上句子發上班里的微信群,使學生在家里做家務時能理解家長每天同樣地做了這些工作,懂得要幫助家長分擔家務,學會感恩。
四、課外活動,多元育德
學生學習的地方不僅是學校,還有家庭和社會。所以讓學生在課外和家庭中學習英語時也要進行德育教育。例如,我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同學們學諺語、名人名言和唱Give Peace A Chance ,We Are The World等歌曲,這些歌的歌詞包含和平愛國情感,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養成良好的品性。另外,我經常布置學生利用周末在家長的陪同下觀看有教育意義的英語電影,如《阿甘正傳》,《當幸福來敲門》等,既可以增長英語知識又能得到情感教育。
五、言傳身教,榜樣樹德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的言行舉止以及對待每一現象的態度都會對學生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所以我時時刻刻都自我約束,自我檢討,希望我的亮點能照亮學生的人生。我首先做出語言的表率,學生向我問候"Hello,teacher!"時,我也會禮貌回應"Hello,boy/girl!",我經常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見到校園有垃圾的主動彎腰把垃圾撿起,班級里同學有困難的我會帶頭伸出援助之手,用行動的表率引導學生向上、向善、向美。
總而言之,英語的教學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是說英語的教學與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學生學到英語知識的同時,還應把學生的德育思想培養,貫穿在英語學習的始終。從而能實現立德樹人。
參考文獻
[1]申蓉.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7(23):96,120.
[2]常建萍.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7(0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