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玲
摘要:在農村的教育中,美術教育的現狀并不好,長期處于一種可有可無的地位,美術教育理念落后,教學方式單一,教師專業的素質整體不高,教材的編排缺少針對性等。傳統美術教育的觀念中,學生只要學會繪畫就夠了。其實不然,美術教育不僅是簡單的繪畫,更是發展學生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關鍵,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學生審美情操、陶冶他們的高尚人格。
關鍵詞:農村小學美術;教學方式;改革與創新
一節四十分鐘的美術課堂,在傳統的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進行臨摹和繪畫。這些美術課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不利于學生觀察力和想象力的培養和開發,對學生意愿、情感表達及個性特征展示都有一定的影響,缺乏審美意識的培養。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新課標素質教育中美術教育的內容和要求,在美術課程中,融入多種形式及內容,以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增強其感受美、體驗美、發現美的能力。
一、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的作用與內涵
農村小學的美術教育是為了提升學生審美,感受生活魅力,學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去感悟美、鑒賞美、創造美的過程。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和落實,小學美術教育才得以通過藝術的形式進入學生的課堂生活中。小學美術教育可以帶領學生通過欣賞、感動、學習、應用等方式,去體驗藝術家賦予作品的靈魂,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興趣愛好。美術屬于抽象或者說是人們精神世界的一種升華和愉悅,可以給學生在精神世界中開設一個自由想象、開放純凈、展望未來的美好天地。由于農村教育相對來說條件比較弱后,孩子們不夠重視自身精神世界的開發與構思,因此美術教育正是為他們打開截然不同的一份天地,幫助更多的孩子放飛夢想的搖籃。
二、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的宗旨
農村的小學美術教育與專業美術教育不能比擬,主要是鼓勵學生通過觀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或者事物,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對于美術的興趣,提升其藝術素養及人文精神。如果學生能夠擁有對美術濃厚的教育,那么在探究式學習的道路上必將收獲更多關于藝術的魅力感悟。美術教育已不再是一項培養學生繪畫技能的學科,而是通過美術教育了解更多有關中國的人文、地理、歷史等方面的知識,為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是促進健全學生人格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農村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手段上,要求不能再本著單一模式,而是需要結合多種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型學習。多種形式相結合的美術教育課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美術素養,在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身各項能力。通過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在生活和學習中,引導學生自主地發現周圍事物的美,提升自身審美能力及對美的感知能力。
三、農村小學美術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
(一)培養藝術嗅覺,挖掘藝術靈感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自我認知、思維和表現方面還是比較稚嫩的,屬于人類原始的個性情感宣泄。在他們的繪畫作品中,很少有邏輯和理性的元素存在,僅僅體現的是他們的直覺。這是由于學生在繪畫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他們很少受到技術方面的培訓和能力提升,表現形式還非常的簡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學生對藝術的捕捉能力,培養學生對個性情感和想象創造的直覺力。通過多見識、多參觀、多品味不同類型的作品,提升學生對藝術領域的認知能力。只有在不斷學習和認識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藝術靈感,從而創作出屬于自己深層認識的藝術作品。
(二)引導學生用心“傾聽”
美術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需要作者進行講解和分析作品的內涵,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必要的介紹作品環節還是很關鍵的。教師和學生都要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引導學生之間相互傾聽彼此對于作品的看法和意見,同時懂得如何去采納別人的意見,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作品。
(三)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型學習
美術是一項操作性極強的學科,扎實的繪畫功底及知識為學生輕松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認為美術是一個“副科”,在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方面沒能做到及時補充和全面掌握。一個好的創意離不開扎實的學識及過硬的技能,美術相關的知識雖然很廣泛,可是學習美術知識的渠道也很多。
(四)學好基礎知識、基礎技能是素質教育的前提條件
美術學習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動手操作能力;人文知識提高和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的提高三個方面。美術課不僅僅局限在傳統繪畫,更加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型的探索多形式的美術教學形式。手工制作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已經成為美術課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藝術欣賞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藝術作品的感知能力,為學生開啟視覺上沖擊和審美能力。人文知識還可以通過歷史故事、文化遺產等,拓展學生的眼界,聆聽久遠的歷史故事、人文地理,幫助學生在鑒賞和感悟作品上不斷地提升美術素養,培養對美術的興趣,提升對美術的理解能力。
(五)不斷提升農村小學美術教師的自身素質
學生能夠學習到多少知識,關鍵在于教師,新課標對美術教師素質也提出新的要求,促進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四、小結
總而言之,隨著教學的不斷改革與發展,素質教育已經成為當下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美術課不再是學校課程中的擺設,而是提升國民文化素養的關鍵所在,是學生全面發展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為農村教育開辟這塊美術領域的“荒土”,通過教師們的不斷努力,相信哪怕是在農村也能夠結出美麗的藝術果實。雖然現階段,對于農村小學美術教育而言,在教學設備設施及教師培訓方面還是存在著多種不足,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還是很普遍,可是孩子們天性的綻放,美育活力的熏陶再不斷提升,師資建設在不斷地增強。相信在不久的未來,農村小學美術教育也能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之中脫穎而出,通過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幫助學生以正確的方式來面對美術,提升學習美術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