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亮 張玉菡 李可欣 石 磊 韓 維 王 鵬
金融要服務于實體經濟,最終是為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要。天津是北方重要的金融樞紐,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統籌下,天津金融業實現多維度突破。2016年,天津金融行業增長率為9.1%,占GDP的比重增長到10%,融資租賃企業數量達1193家。但是,天津同樣也是傳統工業城市,近年來天津實體結構不斷優化,但也面臨著“脫實向虛”、企業效益偏低和缺乏領軍企業等問題。2017年,天津啟動并積極推動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建設,實現自貿區建設與京津冀金融協同,改善天津金融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持效率。本文從金融規模、結構和效率三個維度建立指標體系,選取1998—2018年間數據,測算金融業對天津實體經濟的支持效率,根據結果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提升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效率。
對于金融業支持實體經濟效率的研究,已有文獻主要涉及金融支持效率指標體系構建及應用和測算方法的改進。對于金融支持效率指標體系的研究,師榮蓉建立評價模型,研究金融業規模、穩定性、效率、結構和風險性的發展狀況。徐璋勇選取43個指標構建的金融業發展評價體系,包含金融規模、結構、效率、功能性和金融穩定性。張林研究31個省會城市測算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程度,選定“實體經濟固定投資額”“實體經濟從業人數”和“融資額”為投入變量,分析這些變量對各地區實體經濟總產值的影響。任保平等將金融業擴張規模、降低風險、提升效率和優化結構等歸納為金融業的高質量發展。向琳綜合比較各經濟區發展水平后,認為制約我國金融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技術效率,解決金融業發展質量問題的關鍵是提高整體規模效率。
關于金融支持效率測算方法的研究發展及改進上,高東勝采用比率法,分別計算金融增速和經濟增速、金融增量和經濟增量的比率,通過比率變化趨勢發現我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效率略有下降。張林使用數據包絡法對1999—2015年共31個省會城市測算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程度,選定“實體經濟固定投資額”“實體經濟從業人數”和“融資額”為投入變量,分析這些變量對各地區實體經濟總產值的影響。黃小英等采用DEATobit兩階段方法分析金融對所研究的40家節能環保企業的支持效率,進一步改進了DEA與Logit的簡單結合,從而提出了有效提高金融支持效率的途徑。修國義等建立超越對數函數從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等多方面測算了金融業對裝備制造業的支持效率。昌冬和田發選取衡量金融發展的量化指標為投入變量,以經濟指標為產出量構建超越對數生產函數模型,發現金融規模及金融結構促進裝備制造業發展。
從已有文獻研究成果來看,金融業支持實體經濟效率研究更多是基于方法視角,研究數據大多選取截面數據,并多用DEA及改進的定量評價法。基于此,本文以天津為例,從金融規模、結構和效率三個維度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并選取1998—2018年的數據,運用C-D生產函數和超越對數函數評估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效率,通過結果對比分析為天津轉型升級提出相關政策建議,提高金融資產利用率,充分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的輸血功能,解決產業發展瓶頸,解決面臨的發展難題,推動實體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天津將經濟建設放在首要位置不動搖,并且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扶持,實體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在此大環境與政策的扶持下,天津金融業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穩速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天津充分依靠先進技術優勢,大力發展機械化工業,經濟總量由1949年的4.07億元,快速增長至1977年的67.73億元,年均增長10.6%。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天津經濟改革的序幕,天津以傳統工業為長,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實體經濟開始大力發展。1980年實體經濟總量突破百億元,此后十年,經濟總量穩步上升。步入90年代后,實體經濟進入了快速發展通道,1991年的實體經濟總量為316.53億元,發展到1996年的1035.71億元,僅僅花費了五年時間,按現價計算,年均增長34.5%。此后,實體經濟繼續高速發展,僅用15年時間就邁上萬億元臺階,截至2011年底,實體經濟總量達10293.74億元,這15年間的總量增速年均達16.5%。黨的十八大以后,天津主動提質增效,轉型發展,經濟發展增速放緩,保持穩中求進。截至2018年底,天津實體經濟總量達16118.36億元,是2012年的1.4倍,年均增長6.7%,如圖1所示。

圖1 1949年以來天津實體經濟發展情況
回顧天津實體經濟發展的歷程,始終以結構調整為中心,不斷推進產業轉型,第三產業主導的產業格局逐漸替代第二產業為主的格局。1949年,實體經濟三種產業比重分別為23.1%、36.4%、40.5%,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天津工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第二產業比重不斷提高,1951年首次超過50%,1963年超過60%,達到60.8%,1978年,實體經濟三種產業分別占比6.1%、69.6%和24.3%,1982年第二產業占比高達70.0%。1983年以后,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求提升,天津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不斷提升服務業水平,第三產業比重逐步加重,1990年超過30%,1997年超過40%,2015年超過50%,達到51.9%。2018年,第三產業比重高達58.5%,形成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和高端服務業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自新中國成立,天津大力推動實體經濟發展,1978年,金融市場有意向房地產行業傾斜。但是,2000年以前,城鎮住房主要為福利分配制度,因此并未給實體經濟帶來較大的沖擊。1978—2000年間,實體經濟占經濟總量的比重雖然逐步下降,但是比重仍然較高。進入21世紀,人民生活愈加富裕,房地產市場需求不斷加大,房地產業一時涌入大量資金,進入迅猛發展期,房地產業增加值由2000年的53.57億元,迅速擴張至2008年的227.88億元,年均增長19.8%;金融業增加值也由2000年的58.44億元,迅速攀升至2008年的368.10億元,年均增長25.9%。2008年遭遇金融危機后,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刺激措施,房地產市場發展更是勢不可擋,2009年實體經濟占經濟總量的比重首次跌破90%,到2012年,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至449.65億元,比2008年翻了一番,金融業增加值達到1001.59億元。黨的十八大后,中央明確要求維護房地產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房地產業發展勢頭有所放緩,2018年房地產業增加值為724.39億元,實體經濟占比85.7%,相較于前兩年來說水平有所回升。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天津實體經濟占比情況如圖2所示。

圖2 1949年以來天津實體經濟占比情況
1.從金融規模角度來看。金融規模越大意味著儲蓄越多,意味著企業可用的流動資金越多,由此帶來的低利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從市場競爭方面來說,大規模金融機構間的競爭促進了服務質量的提升和新產品的開發速度,金融服務變得更加優質。
2.從金融結構角度來看。金融按結構可分為直接金融和間接金融,企業需要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選擇適應自身情況的融資方式。企業初創期一般選擇天使投資或風險投資,這兩種投資可以很好地彌補企業發展初期盈利能力不足和不易獲得銀行貸款的問題,解決資金壓力問題的企業才會進一步發展。在企業的生長期,此時已經有了盈利能力,可以自行選擇融資方式進行融資。在企業的成熟期,需要大量的資金運營,此時為了避免負債風險應選擇上市融資,如圖3所示。

圖3 在不同階段應該選擇的融資方式
3.從金融效率角度來看。金融高效就是讓有前景、高收益的企業獲得資金支持,要想提高金融效率就要實現資金向高效率產業的轉移,加速實體經濟的發展。
金融業的支持力度決定了實體經濟的發展速度,實體企業可以從大規模金融資產處獲得足夠的儲備資金,多樣化的融資方式可以加速企業的發展。本文從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規模、結構和效率三個維度,分別用CD生產函數與超越對數生產函數分析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對天津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提出措施建議。
1.數據來源與處理。金融業生產函數模型數據指標的搜集與選取涉及三方面,包括金融業增加值、資本存量和該行業勞動投入。金融業行業資本增加值、資本存量和金融業從業人員數量直接來源于1998—2018年間的《天津統計年鑒》。本文選用金融業從業人員數量來表示金融業勞動力要素投入。
統計年鑒數據通常都是基于當年價格統計,缺少可比性。因此在構建模型前,需對已有數據進行處理,以1998年為基期,將1998—2018年的數據用GDP平減指數的計算方法進行折算,年度名義GDP與GDP指數均來自于《天津統計年鑒》,本文將1998年的GDP平減指數定為1,將平減指數折算處理后的數值再進行對數轉換,得到lnY,lnt,lnh,lnt2,lnh2,lntlnh。
2.C-D生產函數測算。將1998—2018年的數據回歸,并建立C-D生產函數模型,由方程回歸結果來看,R2=97.73%,F=386.954,P=0.00,可以判斷該回歸方程整體顯著,因此判斷金融業資本增加值與資本存量和勞動力關系的生產函數模型具有較好的擬合度。
在C-D生產函數模型中,資本投入對金融業產出的彈性系數為1.054,該數據表明在其他因素恒定的情況下,1單位資本要素的投入可以有1.054單位的產出;勞動投入對金融業產出的彈性系數為0.421,該數據表明在其他因素恒定的情況下,1單位勞動要素的投入可以有0.421單位的產出。
3.超越對數生產函數測算。根據1998—2018年天津金融業數據構建超越對數生產函數模型,在該模型中,金融行業增加值、資本存量和從業人員數作為初始數據,通過取對數和平方等計算衍生獲得其他變量。為避免多重共線性問題,本文選用MATLAB軟件,利用嶺回歸對樣本進行回歸,得到超越對數生產函數。由方程回歸結 果 來 看,R2=97.80%,F=133.557,P=0.000。在15%的置信度下,各指標都呈現顯著狀態。
由建立的超越對數生產函數模型可得到資本產出彈性方程式和勞動的產出彈性方程式,各投入要素的產出彈性隨時間變化,如圖4所示。

圖4 天津金融業要素投入產出彈性
4.測算結果分析。基于上述兩種模型,天津金融行業要素投入產出彈性,如表1所示。

表1 天津金融行業要素投入產出彈性
通過以上兩種回歸模型計算資本和勞動產出彈性,比較可得資本產出彈性均高于勞動產出彈性,且資本產出彈性均值也都高于勞動產出彈性。尤其是在超越對數生產模型中,資本與勞動產出彈性表現為隨時間變化而波動。綜合以上兩種模型的回歸結果,增加資本與勞動要素的投入,都能正向推動天津金融產業的發展。
與C-D生產函數模型下的產出彈性相比較,超越對數生產函數模型下的產出彈性是隨著時間變化的變量,因此各要素的貢獻率也是時間的變量。通過上述回歸得到的C-D生產函數模型和超越對數函數模型,分別計算1998—2018二十年間天津金融行業各投入要素貢獻率,剔除個別異常數據求各要素平均貢獻率,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天津金融業要素貢獻率
1.堅持理念融合。金融行業與實體企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難以分割。實體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機構資本支持,金融行業也需要實體產業實現資本轉化。金融與實體首先應實現理念融合,根據各自的優勢與劣勢,選擇產業融合的領域與發展模式,達到互利共贏,逐步實現產業與金融之間的戰略協同、資本協同與業務協同。
2.堅持市場融合。金融市場詭譎多變,需要新型資本投放機制注入新的活力,從源頭上遏制風險,理性分配金融行業資源,不斷優化資源分配體制,推動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不斷挖掘市場活力。在市場體制下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并不完全。首先,要注意資源分配有所傾斜,著重關注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的實體企業,撤出在發展狀態不佳企業所投放的金融資本,金融業以最大力度支持發展前景好的實體企業。其次,要注意防范金融風險,良好的信用體系支持現代金融業的發展。最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出現風險,出現苗頭要及時制止。
可以說,實體企業與金融部門在經濟發展中不可分割。實體經濟企業經營范圍廣、市場份額大、技術更新換代快,金融機構資本雄厚、對市場反應靈敏、投資經驗豐富,實體企業與金融部門各有所長,優勢互補,從市場信息到業務都可以相互合作,以謀求更大的盈利。
1.優化金融業結構,助力產業轉型。優化金融產業布局,使其與實體經濟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良性互動。按照改造、重組、轉型、升級的要求,充分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首先,可以建立試點區,將天津優勢實體企業聚集起來,以聚攏更多的金融資本。其次,對原有的傳統工業園區進行改造升級,引入智能技術、新能源、生物醫療等,打造更有競爭力的產業園區。
2.發揮機構功能,完善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機構體系。天津作為傳統工業城市,第二產業優勢明顯,為保持其優勢產業地位,應積極推動金融機構與傳統產業結合。同時,金融機構應發揮服務作用,為企業推薦合適的融資模式,實現資金向高效率實體企業的轉移,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能力。
3.加強業務創新,努力形成金融產品的組合疊加效應。首先,金融業要最大可能地提升其投入產出的效率,以發展實體經濟為主。其次,要加速建設金融行業的相關機制,拓展金融市場,擴大金融投資范圍,支持各類金融業務的發展。最后,綠色金融的理念應落實在企業發展的行動上,將大量的金融資本注入到綠色低碳環保的企業中,促進綠色金融發展。
4.優化勞動力資本投入。從實證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勞動要素的投入對天津金融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貢獻率并不突出,無論是C-D生產函數函數還是超越對數函數所得出的勞動要素貢獻率,均低于資本要素貢獻率,這表明天津存在金融人才儲備不足,結構亟待優化。截至2020年底,天津“海河英才”計劃已引進人才35萬人次。現在處于經濟高質量發展轉型期,天津需要引進更多專業型人才,建設種類多樣、體系完備的勞動力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