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賢
摘? 要:小學數學的內容比較基礎,但是依然具有邏輯性強和抽象性強的特點,對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要求比較高,導致部分小學生認為數學非常難學,甚至會出現畏難心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通過趣味課堂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開展生動、趣味的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本文就構建小學數學趣味課堂的有效方法進行探析,旨在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6-0111-02
An Effectiv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Fun Classroom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LIU Shuxian(The First Primary School of Jiefang Road,Tianshui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cont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is relatively basic,but stil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logic and strong abstraction. It requires relatively high thinking and logic ability of students,which causes som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think that mathematics is very difficult to learn,or even fear it. In response to this situation,teachers use fun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to attract students' attention,mobilize students'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for learning,and develop vivid and interesting teaching activities to guid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effective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a fun classroom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and aims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Fun classroom
構建趣味課堂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并全身心投入到知識的主動建構中,跟隨者教師的思路不斷思考、分析、探究和實踐,最終將知識牢牢掌握,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夠有效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有效方法,因此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也應該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號召,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和理念,注重趣味課堂的構建。但是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小學數學趣味課堂構建的現狀不容樂觀。
1.小學數學趣味課堂的現狀
從當前實際的情況來看,雖然我國的教學改革已經進行了幾十年,但是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導致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然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習慣將數學公式、數學定理和數學概念等直接灌輸給學生,認為學生只要掌握了這些基本的公式和定理,在做題時直接套用公式就能夠很好地將問題解決。而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注重數學基本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傳遞,但是卻對學生是否吸收和內化這些知識以及怎樣讓學生來吸收、內化知識有所忽視,使得整體的數學課堂氛圍比較沉悶和枯燥,教師雖然滔滔不絕地再講解知識,但是學生卻聽得昏昏欲睡。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從學生的角度來開展教學,不僅要從學生的知識經驗出發來設計教學方案,同時還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學生對數學積極學習情感的調動。但是從現實的情況來看,依然有一部分的教師對學生的情感體驗不夠關注,認為課堂上應該盡力傳授數學知識,卻忽視了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因此在教學設計時,也沒有綜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來設計趣味化的教學活動,實施趣味教學,最終影響了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2.構建小學數學趣味課堂的重要意義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新鮮、有趣的事物比較感興趣,構建趣味課堂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進而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習內容充滿興趣時,就會積極投入其中,并且面對困境和難題時,能夠思考怎樣去克服困難和解決難題,這樣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小學數學知識對于學生來說依然比較抽象,具有較大的難度,學生只有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在課堂上才能投入到數學知識的思考和探究中,并在探究過程中獲取數學知識,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2)拉近師生關系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由于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數學基本知識的講解上,不注重趣味課堂的構建,導致整個課堂比較沉悶,并且師生之間也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比較疏遠,學生感受不到教師的親切性。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的距離比較遠,所以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境和難題不敢主動跟教師說,教師也因為缺乏和學生的溝通交流而難以準確把握學生的學情,在備課以及課堂教學中,只能按照自己的經驗或者意愿來實施,這樣就會大大影響教學效果。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師、學生和文本交互的作用,教師構建趣味的數學課堂,能夠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充滿活力,學生樂于參與到各種學習活動中,并且在這樣放松的氛圍下,學生也更敢于在教師面前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有效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因此構建趣味課堂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有效路徑。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和學生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而營造趣味課堂則能夠幫助教師實現這一目標。
3.構建小學數學趣味課堂的有效方法
(1)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
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是構建數學趣味課堂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師要借助有效的手段來創設貼合學生實際生活的趣味教學情境。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能夠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到具體的情境之中去感受、體驗和思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并在具體的情境之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教師創設教學情境時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可以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來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創設生活化的情境能夠有效將學生代入到情境之中,通過生活化的場景來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夠降低學習難度,將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化,深入淺出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來解決數學問題。教師也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來創設教學情境,比較學生感興趣的動畫、視頻等,結合這些學生感興趣的元素來創設趣味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創設“超市購物”的情境:周末你和媽媽一起去購物,你挑了一件你最喜歡的玩具(讓學生自己說)需要xx元,媽媽買了她需要的廚房用具(讓學生自己說),需要xx元,那么同學們你們知道媽媽一共需要付多少錢給超市嗎?通過這樣的生活化場景的導入,就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將學生快速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
(2)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來構建趣味課堂
以往教師只能使用蒼白的語言和單調的文字來開展教學,雖然教材中也涉及到一些圖形,但是教材上的圖形以及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來的圖形都是靜態的圖形,對學生的吸引力度不夠。信息技術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在很多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利用,在教育領域也是一樣。數學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來給學生呈現動態的圖片、視頻等,還應該將聲音、圖片、文字、視頻等融合為一體,讓知識的呈現更加立體,從而構建趣味性的數學課堂。比如在學習“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內容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導入一段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小朋友們在游樂園玩爽的視頻,視頻中的小朋友在玩各種不同的玩具,有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積木以及各種柱子等,通過視頻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營造視聽結合的氛圍,接著讓學生想一想視頻中的游樂園有哪些圖形呢?引出問題,從而順勢導入新課,引導學生來學習新的知識。
除了利用信息技術來營造良好的氛圍之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制作微課,通過微課的形式來開展教學,借助微課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方式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并且這也是對傳統教師的創新,對于學生來說能夠感到新奇,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將小數的意義、性質等基本內容制作成微課,在課堂上以微課的形式來呈現知識點,引導學生觀看,在觀看的過程中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考,然后結合微課來開展教學,讓整個數學課堂充滿趣味性。
(3)引入數學游戲增強課堂趣味性
教師構建趣味課堂時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喜歡玩各種各樣的游戲,所以教師就可以結合數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興趣愛好等來設計數學游戲,引導學生參與到數學游戲中,在完成數學游戲時掌握知識,或者進行數學訓練。比如在學習“表內乘法”相關的知識之后,教師要求學生背誦乘法口訣表,并在練習中鞏固,但是背誦和練習的過程比較枯燥,學生的參與性不高,往往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設計“青蛙游戲”來引導學生背誦和練習,教師可以選擇幾名同學排成一排,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來開展游戲,比如第一名同學說“一只青蛙一張嘴”,第二名同學要緊跟著說“兩只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第三名同學可以自己選擇從1-9的數字來繼續游戲,如果哪位同學說錯了就要接受懲罰。通過這種引入游戲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背誦和練習表內乘法,大大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能夠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教師設計數學游戲時,一定要注意將游戲和數學知識緊密貼合,要發揮出游戲的教育價值,不能喧賓奪主,否則不僅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還會大大浪費課堂時間。
(4)積極開展趣味化的實踐教學活動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實踐化教學,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與平臺,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體會知識,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也應該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真正體驗和感受數學知識,通過趣味化的實踐活動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比如在學習“圓柱和圓錐”相關的內容時,對于圓錐的體積的計算,教師就可以引入轉化思想,讓學生發現圓柱和圓錐之間的關系,并給學生準備圓柱、圓錐等相關的教具,同時準備一些水、沙子等,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來探索圓錐的體積和圓柱體積的關系。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動手操作的樂趣,真正參與到知識的獲取中,從而對知識產生深刻的理解。
4.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趣味數學課堂能夠營造趣味化的課堂氛圍,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大大提升教學效果。構建趣味化的數學課堂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也是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作為數學教師一定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來構建趣味課堂。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也可以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來營造更加有趣和生動的教學情境,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入數學游戲和趣味化的實踐活動,將游戲、實踐活動和數學教學有效融合,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參考文獻
[1]楊丹丹. 小學數學趣味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4):189.
[2]王昌華.小學數學趣味課堂的構建[J]. 中國西部,2017,000(004):238-239.
[3]王愛菊.小學數學趣味課堂教學策略的實踐與探索[J]. 兒童大世界:教學研究,2018,000(012):151-151.
[4]廖彩榮. 小學數學趣味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 中華少年,2019,12(6):32-33.
[5]顧興林. 淺談小學數學趣味課堂教學活動的應用探究[J]. 科教文匯,2020,000(008):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