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 王英

1 前言
當前我們要時刻以化解體育強國建設所面臨的內外部問題,也即需要在認識國家與社會關系的基礎上,重視國家需求和社會需求的均衡與和諧,實現體育強國目標下國家主體與社會主體在體育利益上的契合,體育教學改革也在不斷地從學生的實際利益去出發。但根據調查得出大學生的自身素質正在逐年的下降。學生缺少鍛煉身體的意識。對體育鍛煉無視。各學校的領導對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也不重視。本文主要針對當代大學生自身素質不斷地下降,結合調查的結果得出一些影響大學生自身素質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意見與建議。
2 結果與分析
2.1 影響大學生自身素質下降的原因
2.1.1 缺乏鍛煉意識、畏難畏苦導致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
國家的未來是學生。學生們的自身素質直接影響著國家未來的發展。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個孩子,都是家里的寶。父母不想讓孩子受一點苦,造成學生缺乏面對困難的擔當,遇到問題就退縮。學生認為自己吃好喝好就行了,自己的身體就會很棒。他們從意識上就根本不重視身體鍛煉。認為這是多余的,鍛煉只會讓自己變得很累。
2.1.2 唯學業、唯成績的評價標準導致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
父母親只想讓孩子考上好大學,認為和學習無關的事情都是不重要的。等上了大學再去鍛煉身體也不會太遲。讓學生也覺得無所謂。只管把自己的學習搞好就行,造成重視文化課輕視體育鍛煉。學生由于升學壓力大,基本上沒有多余的時間來進行鍛煉。但是有些學校為了保持學校的升學率,私自停掉體育課,為文化課讓路。
2.1.3 網絡游戲、電子產品等導致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
學生逐年下降的身體素質與網絡的普及與發展也有關系。當代人已經離不開網絡,它影響著我們的各個方面。學生大部分課余時間都在虛擬的世界里,基本上成了一個宅人,身體鍛煉的時間基本消失了。根據各種問卷的調查,大學生參加課余鍛煉的學生中,有23%的學生是為了減肥,27%的學生是為了應付各種考試。而17%的學生是為了調節自己緊張的心態。真正為了鍛煉身的學生有33%。
310名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
2.1.4 作息時間混亂
學生上了大學以后,覺得自己的時間可以由自己來支配了,可以不受家里人的控制了。但現在的學生自制力很差,又受到各種外界的影響,自己的作息時間變得很紊亂,完全沒有規律。晚上不睡覺,白天起不來。吃飯吃不到點,有時甚至略過不吃。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活質量,時間一長,會讓身體變得很虛弱。
2.1.5 學校各種場地、器械的不足等
根據調查周邊的幾所高校,各高校的場地和器械不能滿足于學生各種鍛煉的需求。器械陳舊,不能夠及時的更新,場地緊張,讓許多學生沒有鍛煉的場所。學校無法激起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讓學生對體育鍛煉不重視并且漸漸失去興趣。這也是影響大學生缺少身體鍛煉的一個重要原因。
3 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的途徑
(1)不斷改革體育課程,讓學生在體育課上提高自身的素質。體育課程是學校培養德智體美和符合社會主義發展所需要各種人才的搖籃。因此我們必須要不斷地改革體育課程,使學生在體育課上自身素質不斷地提高。
(2)讓大學生從思想上對身體鍛煉有個新的認識。培養大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養成終身鍛煉的意識。只有讓大學生轉變了意識,才能讓大學生從根本上改變他們不鍛煉身體的現狀,要讓大學生知道他們鍛煉是為了什么。學生在選擇自身素質鍛煉的項目上。選擇自己比較喜歡而且更加適宜于終身體育鍛煉的項目,以提高學生自身體質的提高。
(3)高校開展各種有利于增強學生體質的活動不管什么樣的活動,讓大學生們要有興趣,有興趣了才會投入進去。學校組織各種體育活動。同時,培養大學生鍛煉身體的是老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進行教學。學校應該給予大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權,讓他們來選擇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來進行鍛煉,調動大學生積極鍛煉身體,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
(4)首先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要堅持長期鍛煉的習慣并堅持下去,每周至少要鍛煉三次以上,每次都不能少于30分鐘。這樣才能使學生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其次學校要有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先進的教學設施是取得好的教學成果的必要條件。學生鍛煉身體是在校園內進行。學校的環境和教學設施等方面的配置對大學生身體鍛煉所取得的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許多的大學生愛進行體育鍛煉,但是學校卻沒有這個學生所需要的設施和場地,使他無法進行鍛煉,這樣會使學生們對鍛煉身體的積極性削弱。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資助項目(項目編號:TY029)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1.甘肅政法大學體育教學部;2.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巉口學區巉口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