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在中職體育課堂上滲透競技精神的培育,不但推進體育教學品質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學生增強身體素質,并獲得全方位能力的發展。要想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有效發展學生的競技精神和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立足于體育教學現況,采取合理的方式將體育教育與競技精神教育有效融合。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既要充分現有的教學資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的競技精神,同時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自意識,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體育精神。
1 有關中職體育教學現況的思考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社會各界對學校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也對體育課給予了更高的期盼。體育作為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現代素質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多年的實踐教學中,筆者深切地感受到中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在傳統“重知輕體”的教育觀下,中職體育學科一度受到冷遇,甚至體育課流于形式,這使得中職體育教學和技能水平不盡人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注重體育知識的傳授以及體育活動鍛煉,在課堂缺乏人文精神教育,忽略了對學生體育精神和興趣的培養。毫無疑問,這有悖背于現代素質教育的初衷,長此以往,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健康的發展。故此,體育教師應與時俱進,更新陳舊的教育觀念,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遵從將體育教學與體育精神相融合的教學方式,并且不斷優化教學理念和方法,不斷推動體育教育的有效發展。
2 在體育教育中培養學生競技精神的重要性
在體育教學中,競技項目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競技體育活動作為體育課上不可或缺的部分,它體現了競爭性、公平性、規范性以及協同性等特征。而這些特征對促進學生的健康綜合發展,以及社會化個性的發展都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競技活動獨特的運動魅力和精神,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競技體育,善于激發其興趣,促進其參與其中,讓學生在運動當中學到知識,遵守規范,完善技能,進而促進個人的社會化和身心的全面發展。在體育教育中培養學生競技精神的重要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烈的競爭性往往是競技體育異同于其他體育項目最本質的特征之一。它也是競技體育獨特運動魅力之一,成為促進其不斷發展的重要因素,它使比賽勝負具有不確定性,也使競技運動更具魅力。競技者試圖發揮自己最大化的能力,深入發掘自身的潛力去克服困難來戰勝對手。學生作為體育課堂的主體,他們具有一定的知識結構,對競技體育有獨倒的群體價值觀,同時是競技體育忠實的觀眾。他們通過觀看競技比賽,欣賞和模仿運動員的精湛技能,學習運動員在賽場上的拼搏精神,這些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培養和樹立吃苦而勞的競爭意識。
其次,塑造學生的個性發展。競技體育以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為終極目標,在運動過程 ,迎難而上,克服困難,以獲取進步和勝利為驅動力。然而,嚴謹的規則性是競技項目有別于其他體育運動的重要特征。競技體育具有嚴格的規則限制以及賽事管理等,在競賽場上,運動員依據競賽規則,在該范圍內進行運動較量,若觸犯規則,運動員則范規,受到相應的懲罰。對于學生而言,競技體育不但能夠鍛煉他們的體魄和精神意志,而且通過受到體育規章制度的約束,來規范自身的行為。例如,參賽人數的規定性,人數的規定性是競技活動中重要的一項規則,使得競技體育不可能是單純個人的行為,而是群體行為,具有一定的社會屬,其包含著參賽者間的交流融合和沖突的因素。這一社會因素的存在,使競技體育對人來說不再僅僅是一種競技較量,同樣是學生在人格完善方面的社會化過程。
3 中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競技精神的策略
3.1 營造良好的競技氛圍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盡量培養學生的競技精神,并為他們營造良好的競技氛圍。體育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給予學生專業的體育指導,從理論上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體育競技,端正學生的體育競技意識,培養其健康的競技觀。此外,教師還可拓展課外活動時間,開展多元化的學生群體性競技活動,尤其是貼近學生生活的、趣味性較強的體育活動;教師還可充分發揮自身表率示范的作用,促進形成一種熱愛體育、參加競技、增強體魄、勇于拼搏的良好氣氛。與此同時,不論在體育課內外,教師都可根據實際學情對學生進行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參與其中,這樣對團隊精神的培養有莫大的好處,生生間可以一起體驗和交流,讓學生學會如何與人相處,與團隊合作。這樣團隊會有更多的樂趣,生生間也會更加輕松愉快。如此,在良好的競技氣氛下,有利于學生形成競技意識,發展自身的競技精神。
3.2 拓展豐富的運動項目
在傳統體育教學中,運動訓練對學生來說,較為枯燥單調,而競技比賽卻對其有著較大的吸引力。中職學生處于人生的重要時期,他們精力充沛,具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競技比賽的輸贏往往能點燃他們的熱情,加之一些比賽通常與集體主義精神相關聯,學生在積極地參與過程中,力求能為團隊爭得榮譽。體育競賽能夠發展學生的競技精神,能讓其發現自身不足,從其他人身上博采眾長,還能培養他們的拼搏精神。故而,教師應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發展特點,無論是在體育課上還是課外體育活動中,都應以學生興趣愛好切入口,有意識地拓展和豐富運動項目,突出其特色,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培養和激發學生對競技運動的興趣。
3.3 定期組織體育競技比賽
“競技”作為競技運動的核心詞匯,它體現出了強烈的競爭和對抗性。中職生正處于可塑性強的發展階段,孩子們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勇于拼搏和挑戰,具很強的自我意識,教師只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自我展現的平臺,并加之合理點化和引導,便能激發其內心潛在的精神力量。在培養學生競技精神時,教師要注意學生間存在的差異性,由于學生在身體素質、興趣天賦上迥然不同,故而單一化的體育項目難以調動全體學生的熱情,故而,教師要尊重生生間的差異,基于學生不同的層級來設計教學內容,以此滿足不同學生對體育活動的需求,從而促進每位學生都能展示和發揮自身的長項,充分發掘自身的潛能。
例如:在體育課堂中,筆者以小型運動會的形式開展教學。不同的體育活動依據參與人數、難度程度來設定不同的積分,采取總積分制評判學生成績。并且,給予學生最大的自由空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興趣來選擇運動項目,可以是一項也可是多項。運動項目的可選性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這樣能夠極大地提高其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此外,總積分計算成績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競爭的平臺,學生都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及同學的體育成績,從而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激勵其去努力拼搏,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能,力求做最好的自己。此外,在不同的體育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正確競技精神的滲透,如在排球、籃球等競技比賽中,要灌輸給學生“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競技精神;在長跑等極需耐力的運動中,教師要告誡學生要有不斷拼搏、進取、勇于克服困難、突破自己的體育競技精神等。
總之而言,隨之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對體育教育的認識更加全面。以就業為導向,實施素質教育,提高中職生綜合素質,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體育競賽是體育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它具有增強體魄的同時,在育體、育人、育心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對如何有效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競技精神的培養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闡述,并提出了相關的對策,以期對該領域的研究有所幫助。
(作者單位:慈利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