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旭
【關鍵詞】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護理效果
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后期常見并發癥[1],病情比較嚴重。患者由于缺乏對疾病的了解,不僅生理承受巨大痛苦,心理變化也較為復雜,常出現焦慮恐懼心理[2],因此心理護理對病情控制起到重要作用,為研究心理護理結合健康教育在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臨床效果,本次選擇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92例進行探討,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92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隨機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6例。對照組:男性31例,女性15例,患者年齡33歲~68歲,平均年齡(39.1±5.6)歲,出血量<500ml為15例,500ml~1000ml為21例,>1000ml為10例;實驗組: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齡31歲~69歲,平均年齡(41.3±5.7)歲,出血量<500ml為11例,500ml~1000ml為19例,>1000ml為1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即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指標,予以吸氧、靜脈穿刺、飲食護理等。
1.2.2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行心理干預護理和健康教育,具體如下:(1)穩定患者心理,消除患者恐懼不安情緒。突發性的嘔血、便血給患者帶來巨大的恐慌、焦慮感,護理人員要及時清理污物,保持病房干凈整潔,給患者營造溫馨的住院環境。安撫患者情緒,耐心向患者講解病情,讓患者正確認識病情,增加患者治療的信心,增強護理依從性。(2)做好家屬心理工作。家屬的支持和配合是護理的關鍵,鼓勵家屬多參與陪護,多與患者溝通,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患者內動力,主動參與心理應激調節。(3)樹立成功案例。多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案例,分享治療方法和經驗,消除患者悲觀心態,使患者更積極樂觀面對治療。(4)宣講疾病知識。通過知識講座、印制宣傳手冊等方式向患者講解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治療、護理方法和注意事項,減少對疾病的畏懼感,更加理性面對疾病。
1.3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和護理后抑郁、焦慮評分量表。采用焦慮評分量表(SAS)和抑郁評分量表(SDS)評估,總分100分,SAS評分>50分存在輕度焦慮癥狀,SDS分值>53分存在輕度抑郁癥狀,分值越高表示焦慮和抑郁程度越嚴重。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滿分100分,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89分~80分為滿意,79分~60分為一般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非常滿意22例,滿意8例,一般滿意7例,不滿意9例,護理滿意度80.43%,實驗組非常滿意31例,滿意12例,一般滿意2例,不滿意1例,護理滿意度97.83%,χ2=7.181,P=0.007,實驗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焦慮、抑郁評分對比護理前兩組心理狀況評分無顯著差異,護理后對照組SAS為(43.22±2.58)分,SDS為(41.19±0.86)分,實驗組SAS為(35.12±1.07)分,SDS為35.26±0.64(分),SAS(t=19.669,P=0.000),SDS(t=37.518,P=0.000),實驗組SAS、SDS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臨床伴有突發性黑便、嘔血等癥狀,病情變化急,出血量大,使患者產生強大心理壓力[3],為保證順利治療和后期康復,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尤為關鍵[4]。患者產生恐慌根本原因是突然大量出血便血,又缺乏對疾病的認知,首先根源上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思想指導,消除患者負面心理,再爭取家屬的配合和支持,讓家屬參與到護理工作中,多介紹成功案例,舒緩患者心理壓力,鼓舞患者治療信心。
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心理護理結合健康教育,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焦慮、抑郁評分也明顯降低,有利于患者心理健康和疾病康復。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結合健康教育在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臨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廣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