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
摘 要:在信息技術支撐下的小學英語課程逐漸變得靈活,并且信息技術在小班化教學中的運用可以全面激發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但應當注意的是,信息技術在小班化教學中的運用并不是任意而為之,而是存在一定的結構性。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小班化;信息技術;教學研究
在新課改發展的背景下,英語教學改革迫在眉睫,基于網絡發展的小學英語小班化教學模式成為當前教育中的全新形式,這一教學形式的出現從根本上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方法。
一、農村小班化英語教學課堂結構分析
(一)充分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
對于小學生來說,英語小班化教學開展的主要優勢就是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并且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但是網絡環境下的小班英語課程并不是隨意開展的,應當進行精心設計,包括課前對教材內容的分析,運用多種信息技術在課上展示學習的知識點,從而開展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
(二)精細的問題分析環節
總體來說,英語學科具有一定的邏輯性與嚴謹性,因此,學生在學習中會感覺十分吃力。在網絡環境發展的背景下,小班化教學不僅能夠保證教師花費在每一位學生身上的時間變多,同時還可以在信息化教學中選擇合理的內容進行教學支撐,直接反映問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有著關鍵的作用。
(三)及時的教學評價
小班化教學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講解、問題解決等,同時還要求注重對課堂評價的反饋。因為在網絡環境下,大部分的課上內容都可以在課前完成,由此就意味著教師需要留出更多的時間在交流與引導上,并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由此保證學生的思路變得更加清晰,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二、農村小學英語小班化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有效
利用
(一)運用多媒體課件促進教學發展
信息技術中多媒體課件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方式,在英語詞匯與聽力教學中合理運用可以達到不一樣的教學效果。英語詞匯的學習與語文的生字學習類似,如果學生不認識生字,那么對于學習就只能止步。由此可見,想要學好英語就需要掌握基本的英語詞匯,如果學生不能掌握英語詞匯,那么對后面的英語學習就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為英語屬于一種外來的語言,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接觸漢字的機會要比英語多,因此,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比學習漢字的難度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準備一些有關詞匯的課件,把詞匯從課堂的內部發展到課堂的外部,進一步促進學生詞匯能力的全面發展。舉例來說,在學習“My schoolbag”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學習的單詞有Chinese book、English book、schoolbag等。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巧妙地運用微課實現圖文的結合,從而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發音,創建完整的詞匯知識結構,進一步促進學生詞匯能力的提升。比如,學習“schoolbag”時,教師可以通過語言的引導以及圖片刺激學生的大腦,從而加深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在具體學習時,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內容的選擇,這是傳統教學模式所不能比擬的。教師只需要檢測學生單詞記憶的情況即可,從而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
(二)培養學生質疑與總結的行為能力
農村環境會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部分農村小學生在語言表達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并且因為受到傳統尊師重道的影響,都會將教師的話當成權威,也會對自身的觀點產生疑問。在實際的小班化教學中,應當將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作為主要目標,引導學生進行全面的反思,從而使學生可以對問題進行思考與研究,并不是一味地迎合教師,始終跟隨教師的思維前行。除此之外,在最后的學習中還可以運用動畫制作對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引導學生對內容進行闡述,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總而言之,網絡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堂的有效利用使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小班化教學的實施在根本上為學生的素質教育創建了全新的環境。當前我國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因此,應當格外注重農村教學,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運用,重新對教學的方式進行審視。
參考文獻:
[1]曹少華.農村小班化教育課堂討論環節的問題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7(10):50-52,76.
[2]唐建懷.小學英語大班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J].黑河學刊,2015(4):101-102.
[3]王潔.農村小班化英語閱讀課教學初探[J].才智,2014(2):95.
注:本文系課題“農村小學英語小班化課堂教學實踐研究”(編號:KTLX[2021]037)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