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寶珍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相關教育部門對小學語文的閱讀能力的教學有了更高的教學標準,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和加強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創新,以及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通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創新,實現小學生素質教育的推進。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創新;策略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正是充分地說明了語文閱讀能力的關鍵性,新課改積極提倡教育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把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通過實際教學經驗的總結顯示,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對加強小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寫作能力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語文閱讀量的提升同時也能不斷地幫助小學生從中外名著中汲取更多優秀的思想,幫助小學生提升積累豐富的閱讀經驗,有利于他們的文學修養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主要問題
(一)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
當前部分學校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持續在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完全脫離傳統的“灌輸式”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學生始終在跟隨老師的思維進行學習。語文閱讀的課堂教學較少使用趣味性、娛樂性、引導性和創新性的教學互動模式。枯燥乏味、相對壓抑的課堂氣氛不利于小學生的學習和身心發育。
(二)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過于形式化
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并沒有深刻地領悟到新課改的精神,在實施語文閱讀教學法的教學過程中太過于注意形式。首先,教師僅僅是把語文閱讀過程中的相關問題提出來,讓小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但是在討論過程中沒有設置良好的情境教學模式加以輔助,沒有對小學生的課堂討論進行良好的引導;其次,教師對語文閱讀課堂討論的互動性和引導性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忽略了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語文閱讀互動性帶來的教學效果;最后,教師對課堂上和課堂外語文閱讀沒有做好縝密的鏈接和延續,沒有起到語文閱讀教學帶來的實質性好處。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策略
(一)加強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學校已經積極投入了大量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通過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來提升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創新模式。例如,在教學人教版語文小學四年級上冊第10課《幸福是什么》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相關的視頻和電影短片來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幸福”的意義。
(二)加強語文閱讀與寫作的關聯性
“以讀促寫,以寫促讀”是語文閱讀和寫作之間的緊密聯系,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是為了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加強語文寫作的應用能力,通過大量的閱讀能讓小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以及寫作手法等。語文教師要充分結合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積極擴充課外閱讀的內容,并及時跟進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興趣方向和閱讀習慣,更加科學、合理地對語文閱讀教學進行創新。
(三)加強語文閱讀教學的情境教學模式
情境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提升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效果,根據小學語文教材當中的課文內容充分地進行情境設置,通過情境模式所營造的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來實現語文閱讀的樂趣,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語文閱讀,并對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文的閱讀都能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四)加強小學語文教師的綜合能力提升
現階段由于小學語文教師普遍存在比較大的教學壓力,一方面家長和社會希望給小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另一方面又要求小學生在語文考試中要取得優秀的考試成績。由此,來自多方面的壓力迫使小學語文教師要快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語文教學能力,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通過在以往的教學中總結和積累經驗,并且要不斷地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常識,做到因材施教,通過不斷地學習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過程中,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師開始逐漸加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都能根據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內容,因地制宜地結合教材內容積極地開展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地通過創新教學模式不斷地培養小學生自主性的閱讀能力,并且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結合創新教學模式,以趣味性、創造性、娛樂性、生動性的特點來吸引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從而幫助小學生全面地提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王愛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1(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