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佩蘭
摘 要:開放性思維模式是促進初中英語教學水平有效提升的主要方式,教師應結合初中學生英語學習能力、認知特點,以開放性模式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以開放性思維模式思考英語問題,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教學改革;初中英語;開放性思維
隨著全球一體化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受到更多業內人士重視,在初中階段夯實英語學習基礎,能夠為后續進行深度英語學習做好鋪墊。而開放式教學是目前英語教學的趨勢,在英語教學中,應秉承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原則,營造互動性較強的、開放性的師生關系,創設開放的語言環境,提高學生的語言靈活運用能力。
一、開放教學模式,提高口語能力
當前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學習英語的主觀意愿,學生懂得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提高與世界各地人士的交流能力[1]。教師需要做的,不僅是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領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開放性英語學習觀念,讓學生感到學習英語的機會很多,并非完全拘泥于課堂。創設開放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從全新的視角去看待初中英語,通過常態化的英語自主學習滲透意識,鼓勵學生抓住機會開展口語交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更樂于溝通,從而增強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自信心。
以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為例,在本知識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根據教材中的Good morning這一詞匯,鼓勵學生以發散的思維模式思考Good afternoon,Good night,How are you等詞匯的用法,并將上述詞匯進行串聯應用。這種發散性較強的思維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學習習慣,讓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可以突破現有狀態,提高英語表達能力。
二、凸顯主體地位,培養自學意識
初中英語的學習處于打基礎的階段,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節點,因此,教師需要轉換師生身份,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以創新的方式思考,讓學生養成勤于思考的英語學習習慣[2]。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關注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自主學習意識。此外,教師應注意從多元化視角理解教材內容,而不是單純地將思維固定在教材中的某個知識點、某個學習內容中,讓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還應自主尋找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元素,而不是簡單地對知識死記硬背,讓學生通過開放性思維的方式,認知英語知識之間的內在關聯性,以這種開放性思維模式,從更深層次學習英語。
以Starter Unit 3 What colour is it?為例,為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讓學生先進行自主學習,認知基本單詞green,purple,see,say等,還應讓學生理解it,can,key等的常見句型。在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What color is it?的用法,這種以開放性思維模式鼓勵學生自主運用英語知識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三、開展游戲教學,鼓勵發散思維
英語屬于一門單獨的語言知識,且我國學生在課后自主開展英語對話的情況不常見,學生甚至會對英語學習產生畏難情緒[3]。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時不應當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而是應當在課堂中積極創新,探索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采取英語游戲教學策略,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通過對學生開展英語游戲教學引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游戲中從多元角度思考英語問題,以此促進英語發散性思維能力的提升。
以Starter Unit 2 Whats this in English?為例,應鼓勵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句型對周圍的事物進行確認,以及用在本知識點內學習的句型描述圖片中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對話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開展英語對話,以此提高學生的形象化思維能力以及對英語知識的表達能力,凸顯開放性思維教學的優勢。
開放性思維教學是指突破原有的英語教學思維定式,鼓勵學生從多角度、立體化方面思考英語問題,讓學生能夠在原有知識結構層面對英語知識內容進行創新,進而從聽、說、讀、寫四個層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小花.試論如何優化初中英語教學[J].科技資訊,2021,19(1):125-127.
[2]王銀霞.基于開放性思維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探析[J].科技資訊,2020,18(17):125-126.
[3]李平娃.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開放化”課堂的策略[J].才智,2019(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