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高平
摘 要:為進一步提升學生在初中地理學科的有效性,諸多教師逐漸以地圖導學的模式開展地理教學。針對此,將淺析以地圖導學模式開展初中地理教學工作的原因和意義,并結合當前現狀提出有效策略,從而幫助學生有效學習地理知識。
關鍵詞:地圖導學;初中地理;教學研究
在教改與課改工作的不斷滲透與影響下,地圖導學模式已逐漸應用在初中地理的教學工作中,該模式為地理教學提供了諸多有效的資源與素材,同時能幫初中生更準確地掌握地理知識。然而,就當前教學實際情況看,地圖導學模式下的地理教學工作并未完全成熟,該模式也沒有充分地應用在教學中,目前如何以該模式有效開展地理教學已成為初中教師研究熱點之一。
一、以地圖導學實施初中地理教學工作的原因和意義分析
該工作能幫助初中生逐步形成形象思維,并準確掌握地理知識,提升其對相關知識的應用能力。初中階段,地理學科已成為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而此階段部分地理知識具有平面化、立體化以及區域化的特點,對學生而言,此類知識的學習與地圖密不可分。在以地圖導學模式開展初中地理教學工作之后,學生能在識圖過程中了解諸多地理專業知識,并將其轉化為地理符號進行充分記憶。例如,學生能通過地圖導學有效了解地貌類型特征、位置或形成原因,從而逐步形成形象化、直觀化的思維。在此基礎上,初中生的形象化思維水平會顯著提升,其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也將進一步提高。
二、當前教學具體現狀分析
雖然地圖導學模式愈加受到初中地理教師的關注與采納,其優勢也被廣泛認可。然而,從當前具體教學情況看,地圖導學模式尚未完全融入初中地理教學,相關工作也并未得到充分實施。例如,部分教師認為地圖導學模式只對特定地理知識有效,而其余知識需要學生進行背誦和記憶便能有效掌握。在此情況下,初中生難以培養自身的形象化思維,對地理知識的理解也無法得到有效落實。最終,其難以有效培養自身的地理識圖能力,對初中階段的成長發展也將產生一定影響。
三、以地圖導學模式開展初中地理教學工作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利用信息化教育資源展示地圖,提升地圖導學教學工作的直觀性
信息化時代下,信息技術教育資源能為地理教學提供諸多素材與幫助,也能促進地圖導學在教學中的充分落實。因此,在異地通導學模式開展初中地理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資源,展示地圖,做好導學工作,幫助學生有效學習地理知識。例如,在學習東南亞國家相關知識,教師可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不同國家的地圖,并且利用地圖反映的知識進行教學。以日本為例,教師可先向學生講述日本地區瓜果蔬菜價格普遍偏貴,有時甚至高于肉類的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教師在多媒體設備上展示日本地圖以及日本周邊環境,學生會發現日本領土面積較小、土地貧瘠、缺少淡水,因此不宜發展種植業。但日本科技水平極為發達,其汽車制造業與動漫產業在世界范圍內均享有盛名。此時教師利用地圖為學生講解日本四面環海、水路發達、運輸便利,因此能較為方便地獲得來自世界各地的原材料供自己使用。在此情況下,學生能逐漸學會利用地圖分析某國家產業特點與種植業特點,從而在地圖導學模式的幫助與引導下,有效提升自身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水平。最終,初中生能利用地圖導學模式有效學習地理知識,同時為之后的深層次學習奠定思維與能力基礎。
(二)加大地圖導學模式的教學力度,為初中生奠定堅實的識圖基礎
初中階段,地圖是進行地理教學的關鍵教具,也是教師開展地理教學的重要依據。因此,教師應注重以地圖導學為途徑培養學生地理識圖能力,為其之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識圖基礎。以地形圖的判斷和地圖的閱讀為例,教師應加大此部分知識的教學力度,或增加相關的教學頻率,讓學生形成有效的識圖能力。例如將教材中所涉及的地形圖標志以及地圖符號分階段教給學生,讓其對相關符號有充分了解。之后帶領學生閱讀地圖,可先為學生提供實際的地圖,讓學生將地形圖符號標在圖中。同時也可為學生提供標準化地圖,并對其進行隨機提問,讓其回答圖中所代表的地形圖標志屬于何種地形。在此情況下,初中生通過地圖教學訓練有效提升自身的識圖能力,從而在地圖導學模式的引導下收獲大量的地形圖與地圖知識。與此同時,教師也能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為其提供有效的針對性幫助,使其能通過地圖導學模式充分學習相關的地理知識,提升自身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盧珍.探究式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以“地圖”一節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21(18):54-55.
[2]陳佳元.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研究[J].家長,2021(12):82-83.
[3]汪惠萍.初中地理教學中地圖導學模式的實踐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