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殿紅
摘 要:物理是自然科學中的代表學科,其知識理論都來源于對生活中事物的探索溯源,并通過再創造、再實驗的方式對理論進行驗證校核。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實驗作為闡述理論、幫助理解的重要手段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所以高效開展物理實驗教學往往也就意味著改善物理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進措施
一、讓學生參與演示實驗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為了提升課堂效率,節約時間,相對簡單的物理實驗都由教師將器械帶到班級現場進行演示實驗,但在實驗過程中,出于對學生安全方面的考慮,演示實驗往往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學生只能通過觀察進行體會,這就使得學生缺少實際操作的機會,難以對知識進行親身的體驗和理解,同時也會使教師的演示實驗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堂節目”,而當“節目”結束,學生也就失去繼續聽課的興趣。因此教師有必要在進行一些安全性較高、儀器較堅固的實驗時,選擇課堂表現較優秀的學生參與進來,一方面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另一方面促進其認真聽課。這樣學生在參與演示實驗的激勵下,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有效提高,同時在參與實驗的過程中也會提升動手能力及實驗意識,這種方式不僅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同樣契合素質教育的理念需要。比如在進行“聲音的特性”相關實驗時,主要采用的就是音叉、小木錘、乒乓球、細線、鋼尺等工具,除了音叉不能被摔打之外,整個試驗進程并不具備危險性,因此在演示實驗時,就可以挑選部分學生配合教師通過在桌邊撥弄直尺、用木槌敲擊音叉以及觀看音叉和乒乓球的變化來共同發現聲音的特性規律,在這種親身經歷實驗的條件下,學生也更能體會到前人的智慧,加深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二、設計生活化實驗內容
前文提到,物理是自然科學的代表學科,其理論知識是源于生活的,那么也就意味著在初中學習的相對基礎的物理知識與普通人的生活聯系是相當緊密的,而學生本身又對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充滿好奇心,所以教師可以考慮將物理實驗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可以在家中就能進行實驗驗證,提高其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對物理知識產生認同感和親近感,并樹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理念。比如,在學習與“壓強”相關的概念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做一個“紙蓋不漏”的實驗演示,并且鼓勵學生回家進行實際操作,此實驗需要準備一個裝滿水的玻璃杯、一張紙板(白紙也可以),然后將紙板蓋在杯上(如果是白紙的話需要緊貼杯口“切”進去蓋好),最后將杯子倒立,挪開手后,杯中的水并不會沖破紙蓋,由此證明了壓強的存在。這個實驗沒有任何危險性,并且學生可以在家中進行驗證,能夠讓其體驗到物理在應用層面的作用,展現了物理知識的科學性。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實驗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各地經濟條件的逐漸提高,各級學校完成了從“一校一個多媒體播放室”到“班班都有多媒體”的轉變,也象征著我國教育走上現代化發展的高速路。在目前的教學中,多媒體手段已經成為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信息技術制作的多媒體課件集合了聲、光、色、形等各種感官刺激,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呈現“教師易教,學生樂學”的教學景象。因此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多媒體能夠作為演示實驗的有效輔助手段。一方面在進行一些涉及教具造價較高的實驗時可以用多媒體視頻的方式進行替代,通過動態演示讓學生了解實驗進程;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的可逆性,通過正放、反放反復進行的方式讓學生更直觀地對物理實驗進行觀察,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超過實地實驗的效用。同時多媒體課件還可以以“慢鏡頭”的方式將實驗變化無限放慢,讓試驗效果更好,也能更好地輔助學生學習。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和實驗改進時應該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為最終目的,同時也要從教學需求出發,善于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及手段,完善實驗教學,充分體現物理實驗的價值,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多的收獲。
參考文獻:
[1]何雅涵.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的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8.
[2]石能浩.初中物理實驗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