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妍萍
摘 要:課堂提問被當成是教師課堂教學的質量反饋的重要手段。但是,課堂提問也不是讓教師盲目進行提問,而是教師通過合理的預設、課前充分準備,從而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來科學設置提問。立足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課堂提問,淺談有效的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提問策略;趣味性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提問,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有一定的作用,同時有效的課堂提問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對所學知識的記憶。而想要課堂提問充分發揮其作用,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如問題的難易程度、問題涉及的范圍、對于差異化學生設置的差異化問題等,都是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的。而針對如何開展課堂提問,如何運用課堂提問來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效率,是當下教師應該深入考慮的問題。
一、深入挖掘教材,提升提問的指向性
想要保證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那么肯定要保證教師的課堂提問是精準的,這就需要教師深入挖掘教材,從而進一步提升提問的指向性。教師在準備課堂提問的時候,必須要以教材為基準、為依據,這樣才能夠確保整個課堂提出的問題是精準的、是具備指向性的[1]。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節課時,教師應該先在課前準備階段深入挖掘教材,了解這節課程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分別是什么,然后教師通過深入教學內容來挖掘作者的創作意圖,以及創作過程中賦予內容的情感,然后教師設計具有指向性的問題:你所看見的冬天是怎樣的?冬天的代表性事物都有哪些?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也可以結合自己眼中的冬天,與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堂互動,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也不會感覺到拘謹,這對調節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很好的作用。除此之外,《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的描寫手段非常細膩,值得學生借鑒和學習,而那些美好的冬景的描寫可以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良好影響,所以教師可以根據這個方向再做課外引申。
二、結合實際生活,增強提問的趣味性
知識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同樣,初中語文的教學內容也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階段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開展課堂提問,增強提問的趣味性[2]。課堂提問的最根本目標還是吸引學生到課堂上,所以教師在設置問題時需要充分考慮提問的趣味性,讓學生的思維和專注力能夠得到提升的同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比較濃厚的。例如,講解《回憶我的母親》這節語文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日常生活來增強課堂提問的趣味性,如學生對自己的母親都有哪些印象?當學生充分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時,教師可以適時穿插補充一下,讓學生的回答更加圓滿。再如學生如果用一種花來形容自己的媽媽時會想到什么?母親做過哪件事是讓你印象最為深刻的?相信這種帶有趣味性的假設問題可以更好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調節課堂教學氛圍。
三、發散學生思維,強化提問的拓展性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模式大多都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教學模式也多次被強調需要創新、需要豐富,而像傳統課堂提問這種模式對現在的教學活動來講過于單一,也并不適合當下學生的學習需求。如果教師將課堂提問設置得太過簡單,那么學生在回答正確以后也無法感受到滿足感和榮譽感,這樣不利于學生形成對語文課堂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會極大地浪費課堂的寶貴時間。所以,在設計問題時教師應該致力于調節學生的思維,并且推進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這樣利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3]。如《美麗的顏色》這節課,教師利用發散性設問來激發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設問學生作者想要通過這些美麗的顏色著重表達什么思想?而這些美麗的顏色是否有潛在的含義?通過各個顏色學生體會到了什么?或者是教師也可以從文章的書寫形式和寫作手法入手來提問學生,這樣利于學生學習寫作手法,讓學生在運用寫作手法時可以很熟練。
課堂教學質量是基于教師有效的課堂提問的基礎之上,而科學合理的課堂提問是保障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所以,教師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并且在設置問題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問題的指向性,以趣味性的提問來引起學生對課堂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并且通過強化提問的拓展性,從而有效發散學生的思維。
參考文獻:
[1]黃碧英.課堂提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優化策略探討[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6):31-33.
[2]常恒坤.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改進策略探析[J].中國高新區,2018(10):90.
[3]吳珊.關于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策略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分析[J].亞太教育,2016(2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