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關鍵,沒有一定量的閱讀,語文學習水平不可能提高。在小學學習中語文學科占據(jù)著至關重要的位置,但許多學生的語文學習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語文閱讀
中考語文改革,提升了語文的重要性,很多人說語文成了中考的半壁江山。雖然這種說法不準確,但語文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本文主要探索語文閱讀的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一)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制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
現(xiàn)階段,我國一些偏遠山區(qū),由于現(xiàn)代技術無法使用,導致一些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未改變,他們講究學習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詞語及古詩詞等。這種教學觀念過分強調教師的教學任務和教學效果,是一種單向的教育溝通,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有些地區(qū)小學語文教學閱讀資料不足
筆者在撰寫本文時,深入周邊的學校了解情況,走進學校觀看學校的教學環(huán)境,走進課堂觀摩課堂活動和課堂語文教育資料。打開落滿灰塵的圖書柜子,里面只有幾本童話故事書,這充分說明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窘況,閱讀材料的匱乏成為制約小學語文教學閱讀的重要因素。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兩種路向
(一)面向全體,因人施策
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施教,要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注意他們的發(fā)展動向。語文閱讀教學也不例外,就是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背后要求的則是教師在教學設計中進行的教學安排學生能不能接受,接受程度有多高,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對學生不能接受的問題或其他教學設計要主動放棄。至少檢查三遍教學設計,逐遍優(yōu)化教學設計。筆者在此建議教師可以利用問答法有差異地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做出不同的回答,這自然是好的,但教師要注意問題的深淺程度。根據(jù)簡單的問答就能知道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知識儲備,然后提出和學生知識水平相匹配的問題進行提問,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發(fā)展。總的來說,教師要堅持靈活性的原則。例如,當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沒辦法給出答案時,不要尋找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進行回答,而要降低問題的難度,引導學生回答。
(二)重視閱讀方式的指導,探索不同的閱讀指導策略
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閱讀方式有很多,教師要針對不同的閱讀方式來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中比較常見的有精讀和略讀,教師在閱讀過程中,需構建內外閱讀相互溝通、相輔相成的閱讀模式。除此之外,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一本書對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有不同的興趣點。
三、教學啟示
(一)在自己感興趣的基礎上,開展大量的課外閱讀
興趣有時候會成為一種生活下去的希望。實踐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所以要提升語文閱讀教學,就必須有一定的閱讀量,但小學語文大綱方針中對閱讀量有一定的限制,但僅依靠規(guī)定中的閱讀量,效果不是很明顯,學生要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興趣,在興趣的基礎上展開大量的課外閱讀,但不能只讀自己感興趣的,也要適當閱讀一些對自己學習有直接幫助的書。
(二)注重“個性語文”
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有的學生喜歡語文,有的學生熱愛數(shù)學,這就會使得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在相同的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正確利用這些差異性,對不同學生的語文特色進行了解和把握,對學生的學習天賦進行挖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個性。例如,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段子手”朱廣權、朗讀的撒貝寧等,教師要抓住特點和重點。
四、結語
閱讀是積累知識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道德情操的過程,教師要傳授給學生方法,傳授給學生經驗,培養(yǎng)學生終身閱讀的習慣。一個熱愛閱讀的人,人生不會孤獨,未來不會沉淪,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歸宿就在這里,就在奠基。
參考文獻:
曹耀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的路向及啟示[J].科學咨詢,2020(2):217.
作者簡介:胡立強(1982—),男,漢族,甘肅天水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