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梅
摘 要:閱讀能力作為小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培養途徑主要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基于此,在當前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大背景下,小學語文應給學生良好的閱讀體驗,使其愛上閱讀,認識到語文閱讀的魅力,從而不斷積累閱讀經驗,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興趣;積極性
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中“快樂讀書”是其一大創意,通過開展閱讀教學和閱讀活動,可以將生活實踐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充實學生的閱讀內容,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為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探索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有效途徑是必要的。
一、尊重孩子天性,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而孩子的成長需要過程,興趣、愛好都需要時間摸索,甚至有些孩子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且沒有定性,導致孩子在看書時,可能東一本、西一本,如果強硬地要求孩子進行閱讀,則會對孩子天性的發揮造成影響,導致其不喜歡閱讀,甚至對閱讀產生抵觸心理。因此,為使孩子能以愉快的方式進行閱讀并獲得成就感,進而愛上閱讀,教師應尊重該階段孩子的天性,給予相對充足的時間讓孩子尋找感興趣的文本,同時提供更多的閱讀選擇,切實尊重孩子,從而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教師應認識到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引導作用,同時了解小學生對老師的信任與崇拜,從而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奠定基礎。在學生認識一定字詞后,利用故事、兒歌等課外讀物積累學生的閱讀量,使其熟悉閱讀,之后利用繪本調動孩子的閱讀熱情,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孩子接觸文字版圖書。若是一些學生沒有從中體會到樂趣,教師可以結合生動、有趣的故事吸引學生,設置懸念,從而讓孩子在較為強烈的求知欲下進行閱讀,不斷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
二、結合目錄一同進行閱讀預測
為使學生在高漲的閱讀興趣中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可以借助目錄帶領學生閱讀整本書,尤其是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某些故事文本下貼心的提醒“看書的時候,要學會看目錄”。通過幫助學生掌握這一實用閱讀技巧,教師應通過閱讀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看懂目錄,使其能快速找到目標和位置,同時通過閱讀目錄預測整本書的內容。以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的目錄為例,教師開展閱讀教學工作時,可以結合兒童版的《西游記》,首先,讓學生翻閱《西游記》目錄,在契合學生閱讀喜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預測章節內容。在此過程中,不僅能讓學生愉快地參與到閱讀教學中,還能進一步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甚至提高其閱讀積極性。其次,在學生預測內容后,結合現行語文書目錄,引導學生對要學習的課文進行尋找,鞏固學生的閱讀實用技巧,同時根據目錄和標題內容猜想文本主題和內容,進而以更便捷和有趣的方式開展閱讀教學。最后,結合有趣的兒童故事書,如《弗朗茲的故事》,讓學生對由數個小故事組成的目錄進行翻閱與內容猜想,在一連串猜想下學生與文本內容進行了思想上的碰撞,而學生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會在較為飽滿的狀態下進行閱讀,從而實現有效閱讀。
三、梳理人物關系,品味人物形象
在培養學生良好閱讀興趣和習慣時,為提升閱讀實效性,即讓學生明確掌握文本情節、主要內容以及傳達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還應與學生一同進行人物關系的梳理,并對人物形象進行品位,從而體會文本中更為深層次的內涵,促進學生真切地愛上閱讀,實現快樂閱讀。小學語文閱讀故事性、情節性較強,在梳理人物關系時,教師可以使用更為生動的方法保持學生的積極性,如“人物猜猜猜”游戲。以《弗朗茲的故事》為例,在帶領學生閱讀完文本后,教師可以說“有這樣的一個男孩”,這時學生可能已經迫不及待地說出答案,若是不對,教師可以輕輕擺手繼續說,“他不高也不矮,莉莉叫他‘小矮人。”這時大多數學生說出“弗朗茲”這一名字。但莉莉稱弗朗茲的哥哥也是“小矮人”,最后說出關鍵性提示,“他總是叫弗朗茲‘豪豬”。經過這個提示,學生紛紛醒悟并將“約瑟夫”的名字喊出口。這一教學方法可以應用于多個具有較強情節性和故事性的文本閱讀活動中,一方面提升學生閱讀接下來內容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在猜想人物時會不由自主地思考人物關系、人物行為舉止等,品位人物形象從而實現人物關系的順利梳理,使學生感受到讀書的快樂,進而真正愛上閱讀。
綜上所述,使孩子愛上閱讀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該階段孩子的天性,充分發揮目錄的作用,并采取有趣的方式梳理人物關系,使孩子掌握閱讀技巧的同時快樂閱讀。
參考文獻:
吳玥.以興趣為引,帶領學生徜徉書海: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策略探究[J].課外語文(上),2020(1):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