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娜
摘 要:傳統評價方式對小學階段的數學評價機制太過單一,探討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評價體系的對策并針對性地提出了系列優化創新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元化評價;對策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到:“我們對數學教育的評價,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注重學生情感和心理態度的培養、形成和發展。我們應該密切關注小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學習效果,我們應該更加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為了更好地實現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我們必須在教學中認真設定評價目標,制定系列優化評價對策以便為教師改善自我教學狀態提供依據,達到數學教學與學生學習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目的。
一、小學生數學多元能力評價原則的確立
原則1:評估內容多維度。評價內容涵蓋中國現代小學生數學多元思維能力的各個方面:學生計算、掌握和分析數據的能力,進行實驗和操作的能力,能夠進行數學表達和交流,推理和論證能力,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空間設計的想象力。
原則2:評價主體多樣化。評價主體不僅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本人或同齡人,還可以是家長。
原則3:評價方法的多樣性。我們不僅要有傳統的筆試和面試,還要有動手實踐、撰寫研究報告、數學實踐和互動展示等活動的評價。我們不應該只對數據進行實時評估,還包括學生的訪談、提問和日常觀察,以及對成長和記憶袋的階段性和總結性評價。既要進行定量評價,也要進行定性評價。
二、創設小學生數學多元能力評價活動的評價載體——評價活動
只要能直接反映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就屬于評價活動。如果將這些設計“活動”應用到學生數學多元能力評價中,將成為學生數學綜合能力評價的重要載體。
案例:活動主題——為班級買科技館參觀團體票(四年級)
甲方案:個人票:5元/張(1人);
乙方案:10人一張的團體票:25元/張(需夠10人才能用);
丙方案:10人以上團體票:3元/張(1人)。
活動要求:如果讓你用100元錢為全班32名同學去買票,夠嗎?
活動目的:
1.通過學生參與整個購票活動,可以發展和評價學 生搜集和整理數學信息的能力。
2.通過學生的展示活動,可以發展和評價學生數學表達和交流的能力。
三、全面提高小學生數學多元能力的培養水平
通過積極組織實施小學生數學多元能力評價,提高了各層次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和水平,使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得以發揮。然后,通過一系列的方法和對策,對每個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和發展現狀進行了全面分析。
1.橫向比較
在每個單元評估或綜合評估等活動實施后,在制定之前,根據在班級里新頒布的《小學生數學多元能力評價標準公約》對學生的各種能力水平進行評估。為了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各元素的水平和實力,然后給學生每個要素的素質和能力評價情況,這里不是為每個學生公開排隊,而是只為每個學生提供自己的信息。
2.縱向比較
學生的某些要素和能力并沒有穩定地發展,這表明有時他們傾向于優秀,有時他們傾向于與眾不同。如果我們能及時發現一些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在一定時間維度上的發展變化,就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它可以依靠學生在學習實踐中的成功經驗或反思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從而增強和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主動性,最終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
3.綜合分析
在上述橫向和縱向比較的基礎上,一個班級的每個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發展都得到了清晰的展示。此時,教師根據詳細的統計數據,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和分析——肯定了學生的強項,分析了與之密切相關的良好學習品質和良好習慣,指出了學生的薄弱點,分析了日常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指出了學生未來的奮斗方向,給予有針對性的研究方法指導。
總之,小學數學教育要求我們以數學核心素養評價體系為突破口,在核心素養評價理念的推動和引導下,實施多元化評價,注重評價的可持續發展,而不是簡單地對其評價進行篩選。注重評價方法的豐富和多樣化,而不僅僅局限于紙筆考試。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有效培養,而不是一味地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三個多元”評價觀。
參考文獻:
[1]方鈿.小學多元評價體系構建的實踐研究[J].開心素質教育,2017(10):16.
[2]吳淑娟.基于新課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即時評價[J].教育教學論壇,2011(2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