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瑜雯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幼兒園教學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家長的重視。通過幼兒園教育,能夠讓幼兒在與其他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區域活動作為幼兒活動的重要方式,能夠更好地對幼兒進行教育教學,促進幼兒個性發展與健康成長。所以作為幼兒教師,必須重視區域環境的創設,對幼兒在其中的活動進行正確的指導,以此讓幼兒教育更加科學化。
關鍵詞:幼兒園;區域環境;活動指導;策略
在當前的幼兒園區域環境創設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空間狹小,幼兒較多,在進行活動時不能很好地展開。活動器材相對較少。這些現象對于幼兒更好地進行活動投入產生了不利影響,容易造成幼兒活動體驗差,影響教育效果。所以針對區域環境創設的問題,教師必須制訂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更好地克服這些問題,采用有趣的教育策略,讓幼兒更好地參與到其中,對幼兒進行活動指導,提高教育效率。
一、建立放松愉快的區域環境
教師可以為幼兒建立輕松愉快的區域環境,讓幼兒在放松的氛圍中,大膽地發揮想象力,進行某項活動,促進幼兒想象力甚至創造力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鼓勵幼兒進行想象,大膽創新,促進幼兒思維發展。
例如,教師可以舉行“我是小畫家”活動。帶領幼兒到幼兒園附近的自然環境中,讓幼兒根據自然景象,拿起手中的筆和紙畫一畫自己眼中的自然界。在繪畫的同時,幼兒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比如,加上一些小動物等。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完成自己的作品。在幼兒完成作品后,教師可以對幼兒的作品進行評價,也可以讓幼兒解釋自己繪畫的目的以及內容,促進幼兒表達能力提高,讓幼兒的綜合能力達到提升。這樣教師就能夠很順利帶領幼兒在區域環境下進行教育教學。
二、加強幼兒與環境的聯系
區域環境不能僅局限于室內,教師可以給幼兒創造更多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幼兒與室外環境很好的聯系,并且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增加幼兒之間的互動,促進幼兒合作能力、分享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到種植園進行植樹活動。五名幼兒為一組,共同在規定的區域內進行樹苗的種植活動。在種植之前,教師可以告訴幼兒規則,讓幼兒明白規則之后再進行合作種植。教師要指導幼兒,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合作,這樣種植樹苗才能夠成功。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夠更好地完成這項活動,并且與其他幼兒進行很好的合作。
三、在區域環境中設置標語
雖然區域活動給了幼兒很大的自主性,但是對于幼兒來說,也必須要懂得一定的規則意識。所以教師在帶領幼兒進行區域活動時,要時時刻刻提醒幼兒,遵循規則,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同時也能夠降低教師的負擔。
例如,一些幼兒在玩具區域內進行游戲后,往往會把自己的玩具亂扔,或者是拿到其他的區域。這樣會導致當其他小朋友想玩這個玩具時,不能快速找到,造成秩序混亂。所以,教師可以采用設置標語的方法,在玩具區域內貼上標語,內容是:“我有好習慣,玩具不亂扔”。標語要與圖片相結合,盡管幼兒不能很好地識別文字,也能夠通過圖片了解到自己應該怎樣做。在貼上標語后,教師要及時對標語進行解釋,讓幼兒明白標語的含義。當幼兒玩完玩具之后就能夠意識到自己應該把玩具歸回原位,這樣能夠規范幼兒的行為。像這樣的標語可以出現在很多的區域環境中,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幼兒養成更好的習慣,提高幼兒的道德規范意識。
四、增加合適的活動器材
教師指導幼兒進行區域活動時,要考慮到幼兒的情緒狀態、興趣等,利用不同的活動、道具、器材等促進幼兒對活動產生興趣,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幼兒普遍喜歡的動畫片制作活動器材,讓幼兒通過這些器材的玩耍與運用,加深對某個知識的印象,讓區域活動更加順利。又比如,組織幼兒吃水果時,教師可以把一些水果的道具呈現給幼兒,讓幼兒猜測自己面前的水果與道具是否匹配。通過這樣的活動道具,促進幼兒識別水果。
總而言之,在進行區域活動的創設時,教師一定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充分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遵循科學性原則采用科學的教學策略,給予幼兒更好的學習體驗。同時,教師也要維護活動秩序,保證區域活動的順利進行,促進幼兒個性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燕圓,耿欣雨.幼兒園區域環境創設的現狀與思考[J].教育觀察,2020(4).
[2]聶紅霞,張晶.幼兒園美術區域環境創設研究[J].科技風,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