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珍
摘 要:幼兒園科學游戲活動的落實要注重幼兒自身觀察、探究意識的調動,以有效的材料投放為幼兒創造溫馨、和諧的外部環境,激發幼兒的科學探究意識,引領幼兒更好地學習成長。現從當前幼兒園科學游戲活動由材料投放的意義分析入手,淺談當前科學游戲活動開展落實中幼兒材料投放的積極對策。
關鍵詞:幼兒園;科學游戲;材料;投放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了“學習品質”這樣一個新的教學關注點,在幼兒階段學習品質的培養主要集中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態度和探究習慣,因此在科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更好地關注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使科學課堂綻放活力。材料投放作為科學游戲落實的重要基礎具有多元意義。
一、材料投放對幼兒科學探究意識的影響
1.材料投放可以更好地集中幼兒科學探究的注意力
幼兒學習專注力在科學游戲教學落實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傾向于讓幼兒按部就班完成相應的探究活動,但在具體教學落實過程中,可以發現很多幼兒的專注力都不集中,而且他們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極易有很多新思維、新觀點,所以在幼兒園科學游戲落實過程中,教師要能更好地以材料投放集中幼兒的學習專注力,推動主動認知。
2.以材料投放拓展幼兒科學探究的空間
幼兒園科學游戲教學的落實,不僅集中于某一個教室,同時涵蓋了幼兒學習、生活活動的方方面面。如戶外活動中的橡膠、木材,甚至是大自然的葉片、種子等,都是幼兒科學探究的重要基礎,室內的毛線、紙片、蠟筆等也是幼兒科學探究材料的重要來源。依托有效的材料投放,教師要能更好地拓展幼兒科學探究的空間,引領幼兒積極嘗試快樂游戲。通過探究過程,使幼兒獲得科學認知,感受科學探索的趣味性。
3.以材料投放激發幼兒釋放探索熱情
一個完整的科學游戲活動不僅包括對一種材料的探究,還涉及多種材料的對比、游戲過程的優化以及幼兒的個人延伸等多個方面。在幼兒園科學游戲教學落實過程中,教師要更好地以材料投放,尊重幼兒自身探索的獨立性,并以有效的材料投放推動幼兒自主嘗試、有效思考。以豐富的材料更好地激發幼兒的探索、思考意識,使幼兒更好地感受科學活動的生動與豐富。
二、有效規劃提升幼兒園科學游戲活動材料投放的針對性
1.豐富材料的種類,激發幼兒的探究意識
在幼兒園科學游戲活動落實過程中,結合幼兒人數的多少、游戲的不同,教師除了讓幼兒完成一些既定的游戲活動外,還要更好地豐富游戲種類,推動幼兒主動探索。
例如,在“傳聲筒”游戲中,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以線為紐帶制作簡易傳聲筒。同時,在這個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積極思考:還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來制作傳聲筒?并鼓勵幼兒運用手邊的一些木棍、紙板、泡沫板等分別嘗試。以材料的豐富性,更好地拓寬幼兒探索的渠道,同時讓幼兒進行有效的合作,更好地掌握不同傳聲筒的制作方法,進一步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寓教于樂,推動幼兒積極參與。
2.以不同的操作方式,鼓勵幼兒積極展示
幼兒教師要尊重幼兒的創新熱情。在幼兒園科學游戲落實過程中,幼兒自身的手指靈活性、操作習慣以及對操作過程的理解等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所以,在幼兒游戲活動落實過程中,教師不要單純以指導演示所用的方法硬性約束幼兒,而要更好地尊重幼兒自身的探索靈活性。讓他們以自己擅長的方式參與和表演,同時,教師要為幼兒預留一定的表達空間,讓他們試著說一說、做一做、演一演,這可以更好地拓寬科學游戲的覆蓋范圍,激發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意識,從而使科學游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延伸生活空間,激發幼兒創新思維
在幼兒園科學游戲活動落實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更好地兼顧幼兒自身的一些創意思維,并將幼兒在生活中的一些科學發現有效延伸,使幼兒更好地理解科學,并對一些生活問題建立生動認知,從而引領幼兒更好地從日常生活中獲取科學知識。
例如,有的幼兒對媽媽洗衣服的過程非常好奇,尤其是在媽媽洗衣服的過程中,幼兒發現有的衣服會掉色,使水的顏色發生了變化,這使他們感到非常的新奇。結合幼兒的這一認知,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探索神奇的布,使幼兒更好地了解不同的布在柔軟度、著色度、順滑性、褶皺性方面有哪些差異性,另外還可以延伸不同顏色的布的透氣性、吸水性等特點,讓幼兒親自去摸一摸、看一看、搓一搓、揉一揉,結合精彩的生活發現,更好地激發幼兒的科學探索欲望,鍛煉他們求真務實的探索精神,從而優化幼兒的學習體驗,拓寬幼兒的知識面。
參考文獻:
[1]曹美娟.淺談幼兒園科學區域活動中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策略[J].成功密碼,2019(6):44.
[2]俞萍.淺談課程游戲化中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和教師指導策略[J].科普童話,2020(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