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
摘 要:詳細介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內涵,精準找出該學習模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如確認學習目標、科學分配合作成員及創新討論形態等,從而全面提升小學語文閱讀學習質量。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模式
隨著教育理念的大力革新,素質教育正逐漸滲入各學科教學中,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靈活運用合作學習模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其養成較佳的閱讀習慣。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內涵
合作學習模式的主要形態為兩名以上或兩名學生為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而開展的學習活動,其為全新的學習模式,在當下已獲得廣大師生的高度認可。在應用合作學習模式期間,借助合作意識的增強可有效提升合作學習效率,切實實現組內學生的相互督促、相互借鑒,提高教學目標與學習任務的完成度。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使用合作學習模式,不但能有效發揮小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其學習閱讀知識的熱情度、積極性,還能營造出適宜的閱讀氛圍,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狀態。此外,針對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來說,其也與新課標要求相符,為社會培育出更多的語文人才,在增強學校影響力的同時,為社會帶來積極影響。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實際應用
1.確認學習目標
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前,教師應科學準備其教授內容,將其傳授內容與課堂趣味性相結合,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具體來看,教師使用合作學習模式前,應為學生及時制訂合作學習的目標,為學生的課堂閱讀提供明確方向,也增強閱讀教學的指導性作用。針對小組學習目標而言,需將其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融合,借用其熟悉的領域來增強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熱情、主動性,在發表學習觀念的同時,還要讓學生展現出真實的自我,培養其主動分析問題、善于提問的良好習慣。
例如,某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找春天》一課時,在正式授課前就已為學生設定適宜的閱讀學習目標,并將該目標分配到各個學習小組內,其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搜尋春天的寓意、春天的元素等,只有通過合理的協作配合,各小組學生才能完成該項目標。在完成各項春天元素的找尋后,教師還需利用提問來提升學生的聯想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需將春天元素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切實豐富語文閱讀知識,提升對該科目的學習興趣。
2.科學分配合作成員
在實施合作學習模式前,教師應依照班級內部的實際學習情況,將學生科學分配到不同小組內。一般來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分配原則為高效融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學習態度與學生的具體需求等,再依照閱讀教學的具體要求,合理完成小組分配,并為其提供對應的閱讀任務。
例如,某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不懂就問》期間,為增強閱讀教學的科學性,在班級內部采用了合作學習模式。在開展合作學習模式前,教師根據該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將其分成不同小組,使一個小組內既有學習成績較佳、一般的學生,又有學習成績稍落后的學生,其目的在于可利用該類方式提升成績落后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學習成績較佳學生的閱讀方法。在完成小組分組后,教師利用合作學習模式來教授該閱讀知識,具體來看,小組內部成員需進行合理的課前預習,全面熟悉該課文中的各項知識點,通過對其的及時標注來提升閱讀學習的針對性,針對閱讀課文內產生的問題,小組內部成員需利用討論形式來給出對應答案,在增強合作意識的基礎上,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3.創新討論形態
針對合作學習模式來說,有不同種類的小組討論形式,教師在挑選討論形式時可根據語文閱讀主題來定。比如,當閱讀主題為集思廣益式時,教師在進行合作分組時要縮小組內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針對互助互幫類閱讀主題,教師又可將學習能力差異較大的學生分在相同小組,通過適宜的討論與研究,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都會獲得極大提升,也將閱讀教學的實質價值發揮出來,并利用討論形式的變化來優化整體閱讀效果。
例如,某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述《黃山奇石》的過程中,為配合該閱讀主題的需要,其將班級內部的所有課桌擺放成圓形,再借用當前較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播放與自然景色相關的視頻,為學生營造出處在黃山奇石內部的適宜氛圍,該教學形態不僅能有效活躍討論氣氛,增強學生的投入度,還能縮小師生間的距離,讓組內成員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基礎上,順利完成教師課前布置的教學目標,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
綜上所述,為更好地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教師可主動創建合作學習模式,利用對閱讀過程的管控來科學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水平,為其此后閱讀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楊貴林.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分析[J].考試周刊,2021(2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