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敏 張月明
摘 要:教師專業發展=經驗+反思+寫作,教育寫作是教師教育生活經驗的總結與反思,是教師提升專業素養的重要途徑。目前,學校缺乏對教師教育寫作的指導,如何通過有效措施提升教師寫作能力是學校校本研修的重要任務之一。
關鍵詞:教育寫作;專業提升;現狀;對策
教育寫作是教師提升專業素養的重要途徑,新時代賦予教師新的使命,教師不應局限于“教書匠”的角色,而應向“研究型教師”轉變。教育寫作既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一種手段,推動教師不斷總結與反思,又是教師特有的一種生活方式,記錄教育生活的事、理、思、悟,助推教師形成個人教育主張。
一、教師教育寫作的現狀及分析
(一)現狀
2020年9月,我校對全校教師關于教育寫作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7.1%的教師愿意寫好,23.2%的教師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同時有9.8%的教師表示不愿意寫。
(二)問卷調查分析
1.平時缺少素材積累。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備課、上課、輔導學生作業以及學校材料的完成上,每天能用在理論學習上的時間非常有限。在工作中留出時間記錄當天的心得、隨筆都是較難得的事情,等需要論文寫作時,素材的量不夠,梳理成論文時自然就比較困難。
2.論文結構缺乏整體性結構。教育寫作缺少中心思想總領,或者說中心論點與分論點之間邏輯層次不清。作為教育實踐者,對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問題、現象會有自己的反思,但這些反思是否能提煉、總結成有效、有研究價值的觀點,匯編成一篇有研究價值的論文,是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3.教育教學反思只是停留在表面現象的反思,沒有再深挖一層,透過現象看到問題本質。
二、提升教師教育寫作的對策
(一)認知覺醒,化被動為主動
1.明確為什么寫作。顏瑩老師書中提到,寫作是表達與交流的需要,是自身專業發展和個體生命成長的需要。教師專業發展=經驗+反思+寫作。從專業發展角度來看,寫作是對已有的反思的一種提煉,形成一些思想性的內容,是對自我提升的一種推動。
2.明確“我”是否想在專業發展上有所提升。有了自我認同,才會產生自我激勵。只有想在專業領域有所發展,你才會愿意花時間與精力研究這件事。只有對自我要求的提升,才能化被動為主動。
(二)構建團隊,共學研讀
1.學習專業教育寫作書籍,如《教育寫作:教師教育生活的專業表達》,邀請專家與教師對話交流,帶領教師重新認識寫作,幫助教師解決“寫什么”“如何寫”等問題,使教師教育寫作有“法”可依。
2.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組織教師分組共學研讀,每學期組織四次共讀活動,每一次共讀前每組選取兩位教師備課研讀內容,梳理章節中的重點、要點,再組織組內教師集中學習,并設置問題討論,結合教學實際對章節中的重點、要點或概念等進行討論研究,“逼”著教師將書籍讀細、讀精、讀深。
(三)任務驅動,日積月累
1.素材積累。平時開展教研活動時,在觀課、議課后,教師可以用教育隨筆的方式記錄下自己的所思、所感,發現教學問題,為深人研究積淀素材;在反復磨課、上課后,教師可以對解決某個教學問題的實踐過程進行反思,提煉出相應的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或者是及時記錄與學生的“特殊”事件。通過每月任務布置,引導教師及時記錄、積累素材。
2.如何發現問題。教師是教育的實踐者,寫作不是為了創造理論,而是通過實踐研究與已有的理論進行相互印證,用理論指導實踐,通過實踐完善現有的理論。也可以通過追問,挖掘教育現象背后的本質問題。寫論文就是做微型課題,因此先要將問題弄清理實。
3.教育寫作方法。(1)梳理問題:無論寫什么,教師都要不斷地思考:通過這篇論文回答或解決什么問題?如何才能準確地表達這個問題?把問題準確地表達出來,才真正找到論文的寫作點。(2)搭建結構:①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②現象描述—歸因分析—問題解決(或建議);③它是什么(遷移理論)—“我”是什么—“我”怎么做。(3)列提綱。(4)抽象理論、運用理論。
教育寫作的實質是教育問題的發現、剖析和解決,根本目的是一種經驗的分享和傳播。教師專業發展,更需要自我成長驅動。通過寫作,及時記錄每一次的反思與收獲;通過寫作,希望喚醒每一位老師的主動成長。
參考文獻:
顏瑩.教育寫作:教師教育生活的專業表達[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