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紅
◆摘? 要:我國一直致力于推廣素質教育,傳統文化被越來越多人所重視。當前的初中生要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以此建立強大的精神世界和優秀的思想道德素質。初中階段的中國歷史涵蓋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提高初中生文化素養的重要依據,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適當滲透傳統文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作為初中歷史教師要加強自身傳統文化素養,在教學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水平,促進初中生心智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生;歷史教師;傳統文化;有效措施
初中階段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分水嶺,也是一個轉折點,相較于小學,初中階段的學習任務繁重,學習壓力也更大,表現尤為明顯的就是歷史學科,因為要閱讀和記憶的內容較多,許多初中生對歷史課抱有抵觸心理。但是,歷史學科的人文性和社會性較強,包涵了我國大量的優秀傳統文化,學好歷史能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初中歷史教師要有效地開展歷史教學活動,在課堂上融合傳統文化,幫助學生提高歷史成績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一、提高自身專業技能,使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
學習是一生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作為教師更是如此。只有提高了自己的專業技能,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引領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初中中國歷史教材中有大量優秀的歷史人物,作為歷史教師要滿足當代學生的發展需求,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滲入自己的課堂內,就要不斷地學習,把自己的知識儲備先豐富起來,在課前做好教案準備,在課堂上結合歷史人物的價值觀和世人的評價,啟發和培養學生建立優秀人格。例如,歷史教材《最可愛的人》講的是在抗美援朝時期,人民戰士黃繼光和邱少云舍己為人的英雄事跡,在戰爭中,因為這些人民志愿軍有著高尚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才最終贏得戰爭的勝利,這些志愿軍都是人民的英雄,他們擁有高貴的人格品質,教師可以播放《中國人民志愿軍軍歌》給學生聽,讓學生在歌曲中感受志愿軍的偉大,也可以播放關于這段歷史的優秀短片,如:《跨過鴨綠江》,讓學生通過影像直觀感受戰爭的殘酷和志愿軍不畏艱難的斗爭精神,通過學習這段歷史人物故事,能讓學生認識到現在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應當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也能讓學生認識到,優秀的人格魅力是會被歷史沉淀下來供后人所敬仰的。
二、利用歷史課本素材,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
中國歷史悠久,歷經了幾千年的滄桑巨變,沉淀了諸多的優秀文化,初中中國歷史課本聚集了大量的優秀傳統文化,這些文化博大精深,雖然歷史離我們很遙遠,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歷史教師要以課本為依據,通過教材里的傳統文化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了解和學習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學生通過學習歷史教材里的傳統文化,可以加深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學習到傳統文化精神,有助于學生形成自己的優秀品德。例如,現代文明下,初中生對農耕生活知之甚少,歷史課本中的《原始的農耕生活》能讓初中生了解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和發展水平,農耕經濟的發展對推動中國遠古時代社會的進步具有重大意義。《開元盛世》能讓初中生了解到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在唐朝就已經達到了繁榮。但相比今天的農耕技術,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的產量已是古時的幾百倍之多,工農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文明的飛速發展。
三、結合傳統文化教育,提升學生民族自豪感
學習歷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以史為鑒,歷史教師要將歷史知識和傳統文化結合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背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吸取歷史經驗,形成正確的認識。教師可以根據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讓學生了解中國的發展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學習歷史,可以了解和學習到歷史人物的崇高品質,增強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懷。例如,初中歷史教材中《香港和澳門的回歸》能讓學生學習到“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思和歷史意義,香港和澳門與祖國是血脈相連的,是神圣不可分割的,收回香港和澳門,能極大的鼓舞中國人民,提升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從而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再比如,《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節課講述了開國大典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到西藏的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的完全解放,讓學生了解開國大典的過程,提升對開創中國的偉人們無限的崇拜之情,進而提高自己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四、運用現代教學設備,拓展學生歷史知識面
現代科學技術在不斷的發展,孕育而生了許多先進的教學設備,這些設備的運用,可以給傳統課堂增添無限樂趣,對初中生學好歷史知識起到了輔助作用,同時也激發了初中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熱情。運用現代教學設備,可以展示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可以有效拓寬學生的歷史知識面。歷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用直觀的方式讓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牢記歷史,有效地提高歷史知識水平。例如,在學習《現代文學和美術》的課上,教科書上的知識是有限的,大多是以文字的描述來記載偉大的文學名著和世界名畫,歷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課本中的世界名畫直觀的給學生展示,并增加作者的背景故事介紹,可以加深學生對這堂課的記憶,也學到了更多有趣的歷史知識。或讓學生網上查閱收集相關資料,在課堂上展示交流,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也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中國歷史課堂上滲透優秀的傳統文化有益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擴大歷史知識范疇,通過歷史經驗教訓建立自己獨特的人生觀,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道德水平,對初中生將來適應現代社會有著極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潘巧珍.初中歷史教學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分析[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28):115-117.
[2]魏秀娥.探討中華傳統文化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融合[J].語文課內外,2020(19):94.
[3]鄭帥.初中歷史課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法探討[J].中華活頁文選(傳統文化教學與研究),2020(13):31-32.
[4]陳孫玉.論初中歷史課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策[J].教育界,2020(1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