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宇
◆摘? 要:激勵是指通過發現和誘導需要、激發動機,調動下級的積極性,使其產生組織所期望的行為,進而促進組織目標實現的過程。通過激勵使人在某種內部或外部刺激的影響下,始終維持在一個興奮的、積極狀態之中。
◆關鍵詞:初中物理;激勵教育;分析
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動機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力。動機作為心理傾向具有引起或發動活動的功能;也具有維持活動達到目標的功能;同時還具有調節人的行為的功能。因此在素質教育中實施激勵機制是勢在必行。在物理教學中筆者積極探索激勵機制,發現激勵機制在物理教學中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運用之中,教與學將是一片陽光明媚。筆者通過實踐、反復調整、修正,最后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
一、采用激勵性教育的可行性
在初中生的學習生活中以激勵性教育的方法提供教育教學成果的擴大化,具備理論上的可行性。具體說來,初中生這個群體本身就屬于年齡不大,剛剛具備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群體。尤其是到了現在,初中生更是以00后居多。這個群體和以往的80后,90后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他們是中國國民經濟水平提升之后第一代初中生,在心理上其實更加具有自我為中心和標榜自由、隨性的特點。針對這一學生群體,開展以激勵性教育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改革,也可以避免以往那種強制性教育帶來的弊端,具備更好的適用性。而激勵性教育作為建立在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理論之上對特定學生群體進行教育的一種方法和策略,是通過激勵性的語言和激勵性的教育策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潛力,從而實現學生的學習成果提高。
二、激勵性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激勵教育表面化
根據我們對初中物理課堂激勵性教育的相關調查發現,對于老師們在課堂上采用的激勵手法,學生們普遍反映沒有什么獨特的地方,以口頭提醒和宣教為主。對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遭遇挫折、遇到困難、有所迷惑和無所適從的心理,老師們沒有采取效果更為積極的激勵方式,僅限于口頭說說而已,缺乏深度,不能贏得學生深層的認可,因而不具有有效性。
(二)激勵方式單一
激勵性教育說起來淺顯易懂,但是在實際操作上,是要具有充分的心理學知識、心理教育學知識做基礎才行的。而且,對學生的心理學經驗和教育經驗也有著很深的要求。而對于大多數物理老師來說,他們對教育心理學的了解也僅限于常規的知識層面,而對于心理學可能根本就沒有涉及,因此在執行心理學的一些方法或者將心理學的激勵藝術融入到實際物理教學過程中并不是那么順利。加上有些學校的老師執教經驗不足,沒有能力在物理教學中把握學生們的心理狀態,因此也就無從進行激勵教育。除此之外,缺乏激勵性教育的指導思想和系統規劃的教案教材也是物理老師無法執行復雜的激勵性教育的主要原因。
(三)激勵性教育與課堂內容結合不夠
激勵性教育只有貫穿到課堂內容之中才能真正發揮激勵的作用。而在實際初中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發現真正可以將物理課程中的內容與激勵性教育聯系到一體的很少。一方面來說,物理教育屬于知識教育的范疇,不屬于心理或思想教育的范疇,因此要把激勵方式、激勵策略與物理課堂的話題聯系起來感覺比較生硬。第二是在物理課堂上,老師更注重對物理定律、原理、實驗和課題的講解,經常會忽視其中的心理激勵方面;無法針對課堂上學生的反應來了解其心理和情緒上可能存在的問題給出有效的處理辦法。
三、如何更好的進行心理激勵性教育
(一)物理老師本身的心理學理論要加強
對初中生進行激勵性教學,首先要老師們能夠掌握如何分析學生的心理,如何把握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激勵方式等因素才能加以開展。所以,當前最重要的是對初中物理老師的心理學知識進行培養,重點內容為如何正確的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態,哪一些激勵性方法可以進行嘗試以及如何結合物理課程的相關內容來進行激勵性教學。除了要傳授相關的激勵性教學的理論基礎、方法之外,適當進行相關知識的拓展也是很有必要的。對于大部分物理老師來說,心理學方面的內容并不擅長,多進行一些實用性的方法討論與指導,對他們盡快開展激勵性教學有推動作用。
(二)要嘗試變通具體的激勵措施和方法
在物理課堂上進行激勵性教學,激勵學生進行物理實驗和實踐操作,比如涉及到體積計算、加速度實驗、重力實驗等一些簡單的試驗項目,難度不大,學生參與的熱情更高一些。老師們可以特別注重鼓勵大家嘗試去操作,甚至可以在課堂上設立對比實驗項目或同學之間分組對抗實驗比賽的形式,讓兩個小組之間展開互相監督比賽,從而促進學生的參與熱情。
(三)物理老師之間開展的激勵性教育研討
物理課堂上的激勵性教育活動,可以說進行嘗試的難度比較大,一方面是老師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二是也缺乏足夠的方法指導。因此,有必要讓從事物理教學和激勵性教學嘗試的老師們定期的坐下來分享自己的經驗成果,大家一起針對學生群體的情況想辦法,制訂激勵性教育的計劃和方案,進一步觀察教學成果。為了保證效率,也可以讓初中的思想政治老師或心理健康導師參與進來進行討論,以把握激勵性教育的方向和策略。
總之,初中物理激勵性教育的研究,需要物理老師們投入不小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而且也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驗證才能逐步建立完善。因此這是一個長時間開展的工作,不能寄希望于短期內的效果。只要能把握基本的教學目標、思路和對學生心理的掌握不存在差錯,相信激勵性教育的效果最終會讓人滿意的。
參考文獻
[1]陳百玉.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激勵性教育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中),2019(09).
[2]張寶.初中物理的激勵式教學方法[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4).
[3]張璐.初中物理的激勵教學方法[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2).
[4]方世江.淺談初中物理激勵性教學[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