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職業教育中的實踐教學顯得越來越重要,實訓室的建設與管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實踐教學效果。一些高校的實訓室只能滿足部分課程的實踐教學需求,在規劃上缺乏系統性和前瞻性,實訓設備的使用率和庫存資源的管理也存在很大問題。本文就目前形勢下,針對高職院校印刷包裝實訓室的建設與管理進行研究和探討,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實踐教學;設備使用率;庫存管理;互助共贏;開放共享;信息化
近年來,社會的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應用型技術人才,職業教育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發展迅速。職業教育的特點,就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能夠一走出校園就能夠很好地與企業接軌,走上工作崗位。所以在高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實踐教學的比例在課程總學時中逐年提高,高等職業院校的實訓室是人才培養和專業研究的重要場所,近年來備受重視,實訓室的建設和管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實踐教學的效果,因此,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實踐水平,使他們走出校門能夠更快上手工作,因此需要不斷地加強實訓室的建設和管理。
特別是對于印刷包裝類的學生來說,由于專業的特殊性,一味的紙上談兵對于授課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非常痛苦的,專業的實訓室顯得格外重要。只有親眼看見,親手實踐,才能使學生對于專業課程中的教學內容有一個具體的系統的認識,從而認識印刷生產各環節的相關設備,知道它們的用途和操作方法,真正了解印刷工藝的流程,掌握印前、印中、印后的一些工藝方法和技術,理解其中的原理和檢驗判斷標準。同時認識印刷過程中的一些原材料,掌握常用檢驗設備的使用方法等,所以必須引進實訓教學設備,滿足學生的實踐學習需求,通過實習實訓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但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說,高職院校實訓室的建設與管理并不是特別理想,加之開設印刷包裝類專業的院校很少,實訓室在建設與管理上的問題就更加突出。
一、從建設方面來說
實訓室的規劃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一些高校實訓室的設置只能滿足部分課程的實踐教學需求,這樣教學的效果就不理想,學生理解的知識會是一種片段化。從教學上來說,實訓室的配置需要滿足這個專業教學內容的需求,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真實的工作場景和氛圍,而不單純只是某門課程的實踐要求,且與實際生產內容結合,只有這有才能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學生才能完整地理解所學專業的各種流程。因此,從印刷包裝類專業的角度來說,首先需要考慮的是整個知識體系的流程,根據流程來設置每個實訓室,比如可以根據印前、印中、印后的流程來設置,然后分析印前、印中和印后分別需要哪些工作流程,比如印前這塊可以細分為印前設計實訓室、印前打樣實訓室、印前制版實訓室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將整個知識體系完整地串聯起來。但從實際情況來說,真正做起來非常困難,首先從專業上來說,需要走在行業的前沿,只有把握好專業的發展趨勢,建設好的實訓室才能適應行業的快速發展。目前科學技術的數字化發展大力改變著印刷包裝行業的發展方向,許多傳統的印刷技術和流程正逐步被淘汰,所以實訓室的規劃還應具有前瞻性。另外從設備硬件來說,印刷包裝類有些設備體積龐大,成本高,需要擺放在特定的場所,許多高校沒有相關的資金和場地來購置和安排設備,因此并不能滿足日常的教學安排。
二、從管理方面來說
目前印刷包裝類實訓室的管理情況并不樂觀,比較突出的問題有兩個。首先,是實訓設備的使用率,許多院校的有些實訓設備使用率非常低,比如質檢實訓室,只有在開設了質檢課程的那一學期才會使用,這樣就相當于許多設備會白白空置一個學期,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而有的實訓設備又會在期末或者學校集中實訓的時候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比如設計制作實訓室,集中實訓的時候很多項目都需要安排設計和印刷制作,這個時候就會出現設備安排沖突的問題。實訓設備的使用率偏低還會影響設備的維護管理問題,特別是一些檢測檢驗設備,長時間不使用就會出現設備老化的現象,而且有些高精設備還需要定期進行校準和審批才能使用。這些都需要專業人士來操作,但實訓室管理人員并非專業出身,對于一些專業設備的維護和保養不是很在行,造成設備的長久失修和閑置。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庫存管理,紙張、油墨、版材等是常用的實訓材料,由于授課老師只了解自身課程的資源利用情況,對于其他老師剩余的材料并不清楚,剩余物資的清理工作也是比較繁瑣,由于管理人員不夠,資源的清理和整合就會做得不到位,而紙張、油墨等許多材料都有保質期,需要定期檢查和清理,如果清理不及時就會造成剩余材料的浪費。
基于以上情況,對于高職院校印刷包裝實訓室的建設與管理有以下建議:
(一)政、校、行、企共建實習實訓基地
當前形勢下,高職院校需要積極聯動政府、行業、企業,與政府單位、行業協會和企業共同打造印刷包裝實習實訓基地,通過合作,購置引入設備儀器。學校通過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真正把握新形勢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內涵,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正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采用任務驅動、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將實訓內容與企業項目相結合,模擬企業實際工作場景,引入企業管理理念,使學生能有真實體驗感,最大限度地達到學做合一、理實結合,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對知識的理解掌握能力。行業企業走入校園,定點培養所需人才,擴大企業品牌影響力。
(二)學校秉承開放共享的理念,將實習實訓基地作為技術服務和行業培訓的場所
院校充分與行業協會合作,承擔行業內印刷包裝人才的培訓任務,為企業基層員工開展一些專題培訓項目,提高社會服務能力,從而帶動整個區域內行業水平的提升。學校還可利用實訓基地的現有設備,將行業中的印刷品質量檢測等項目引入校園,與協會合作建設印刷品檢測實驗室等,提高設備使用率,解決設備長期閑置和校準問題。另外還可利用大學校園的綜合優勢,承擔行業技能大賽,提高學生的專業認同感,提升學校的知名度。
(三)讓實習實訓基地成為學生們創新創業的孵化平臺
實習實訓基地模擬的是企業實際工作的場景,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學習的興趣濃厚,能夠很好的激發他們自身的學習主動性,而且通過這樣的訓練,他們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老師們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創新創業方面的引導,發掘有潛力的學生,幫助他們樹立創新創業意識,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在時機成熟的時候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扶持,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平臺。
(四)引進先進的管理方法,加大實習實訓基地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
實習實訓基地的管理工作非常繁瑣,主要有教學方面的管理、設備方面的管理、安全方面的管理以及庫房資料方面的管理等。首先,在管理模式上,引入先進的“5Q8S”管理方式,與企業管理接軌,加大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樹立科學管理的理念。其次,由于大部分院校都是以人工管理為主,主要靠手工臺賬的記錄方式來進行,這種管理方法不利于信息的記錄和查詢,特別是遇到一些復雜的情況時,很可能因為信息的不流通而出現混亂。因此,在實習實訓基地的管理上提倡構建信息化的實習實訓管理系統,進行數據信息的集中管理,能夠及時進行數據的采集錄入、實時查詢,將復雜的問題通過信息化的方式簡單化,從而提高實習實訓基地的管理水平。
總之,實訓室的建設與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同時也是需要舉全員之力,將學校、政府、行業、企業聯系在一起,秉承互助共贏、開放共享的教育理念,借助科學先進的管理方法,才能創造出良好的實訓條件,服務職業教育。
參考文獻
[1]王志峰.現代物流管理校企共建公共實訓平臺建設的研究[J]./探討與研,2021(01).
[2]吳晶.高職院校化學實訓室綜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J].化工設計通訊,2020(12).
[3]李迅茹.高等職業院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實訓室文化建設研究[J].教育研究,2021(01).
本論文為市級教改課題《“5Q8S”管理模式在高職院校實訓室建設與管理中的應用研究》(編號:202657)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