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榮 嵇彧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于教學水平及教學方式都有著更高的追求,課堂教學模式從關注教師的“教”逐漸轉向關注學生的“學”。觀察我校學生的學習行為,他們的問題意識和提問質疑能力還有待提高。本文旨在透過現象,尋找成因,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低年級學生問題意識的措施。
◆關鍵詞:問題意識;課堂教學模式;小學語文
我校是一所新建學校,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行為發現,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的熱情不夠,愛做聽眾,只在被動學習。由此反思,如果學生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不能主動質疑,其思維就不會有動力,就不會對學習內容做出深入的思考,更不會有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的產生,就談不上真正的發展。
我校學生在問題意識方面存在以下問題:①學生各項能力大多處于中等水平,在獨立思考和提出問題方面急需教師給予重視;②學生年級越低,課堂上越容易發現問題;③學生大多傾向于被動思考;④學生發現問題后解決問題的方式較為單一。以上問題均指向學生的問題意識較為欠缺,甚至存在教師的教學方法扼殺學生問題意識的情況。
在課堂觀察中發現,一、二年級的學生有濃厚的求知欲望,大多有強烈的好奇心,愿意并敢于在課堂上發問。故我校教師在低年級的語文課堂上做了以下嘗試:
一、溝通師生感情,營造教學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我校教師選擇營造出民主、溫馨、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提問。如執教《雪孩子》一課時,就有學生對課文內容提出了異議:“屋里這么熱,如果雪孩子不在屋外玩耍,它只要進屋就會化了,根本不用火。”雖然這樣的問題打斷了老師的教學流程,但老師還是表揚了這位同學的求異思維,除了對于他勇于提出問題、敢于發表見解的精神進行肯定,還讓其他學生思考課文這樣寫的原因是什么。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都在積極思考著。接著,老師告訴學生童話故事內容與實際情況的不同之處,鼓勵學生自己動筆改寫《雪孩子》,或者給這篇課文寫一個結尾。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只有在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他們才敢于提問,才能夠張揚個性,展現自己的思考,激發自己的潛能,同時他們的問題才能得到發現。
二、滲透提問方法,提升問題意識
在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除了在指導學生識字、寫字,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外,還需要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文章的大意。在筆者學校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審題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然后在初讀課文中嘗試解決。如果有不能解決的,可以在之后的環節請老師講授或小組合作進行學習。這樣的方法為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問題意識提供了助力。例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青蛙賣泥塘》一課時,與學生一起從課題出發,進行質疑,將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為:①為什么青蛙要賣泥塘?②青蛙是怎么賣泥塘的?③泥塘最后被賣出去了嗎?為什么?從這三個問題出發,層層遞進,分層閱讀,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也就逐漸在學生眼前清晰起來。
三、強化教師指導,促進自主提問
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問題意識,除了要為學生創設適合提問的氛圍,讓孩子們積極思考、敢于發問以外,還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通過教師的指導,使低年級的學生能夠辨認有用的問題,想問、敢問、會問。比如一年級學生學習課文《小小的船》時。教師提問:“你們能根據課文題目提出什么語文問題嗎?”這個時候,一年級的小同學們面面相覷,課堂鴉雀無聲,剛剛上學,習慣了老師發問、學生回答,孩子們一時都沒有了方向。這位老師給學生們舉了一個例子:“那我先來問一個問題,小小的船到底是什么樣的呢?請你們學著老師的樣子,想一想你還能提出類似這樣的問題嗎?看看誰提出的問題最多。”這些一年級的小朋友提問的熱情高漲,但是提出的問題千奇百怪,有的問題和課文并沒有什么關系。但是老師也不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只是趁熱打鐵地強調:“誰能根據課文內容向大家提出問題呢?”學生們就都有了思考:“它是什么?”“它能劃到哪里去呢?”“誰坐上了小小的船呢?”一個個問題就被孩子們提了出來,他們逐漸掌握了提問的能力。
四、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提問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我校語文教師選擇小組合作的形式,每個小組都分配各個水平段的學生,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激活學生的問題意識,真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這樣的做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積極地進行思考,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發展。課堂教學中,在推薦課外閱讀《格林童話》時,每個小組共讀文章,然后將不懂的問題小組討論。由于小組中學生程度并不相同,提出的問題小組成員就可以進行解答,再由小組組長把組內還沒解決的問題拿出來與全班同學討論。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知道了學習方法,關于字詞的問題,可以使用工具書或者請教別人來解決;關于語句的問題,可以聯系上下文,分析人物來解決。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拿出來在班里和老師同學一起討論解決。
綜上所述,我校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實踐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筆者認為,語文教育的成功與否不在于學生能否認識多少生字詞語,而在于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問題意識作為一切思維活動的起點,創新能力的先導,它的作用無需多言。提高學校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我校語文教學發展的客觀要求。
課題項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校本研究專項課題“培養小學生問題意識、提高質疑品質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CBEA1810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