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巧玲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素質教育得到人們更廣泛的關注。小學生道德與法治內容知識大部分來源于生活,與學生的社會和生活常識密切相關。因此,教師要立足于課程實際情況和特征,創新教學方式,使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
◆關鍵詞:道德法治;生活化教學;初探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
教師和學生應該是平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尊重其主體地位。在當下的學校教育中,部分教師仍然不能充分認識到該問題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提出的意見和看法不夠成熟,因此在心里對其始終保持否定的態度,沒有給予學生充分尊重和鼓勵,使部分學生對自身缺乏自信,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積極性。學生的想法的確不夠成熟,但給予他們一定的鼓勵,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和意見,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營造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引導學生在課堂積極發言,與學生分享生活中與道德和法治有關的小故事,幫助學生養成優良的道德品質。
二、創新教學方式,結合生活實踐
與其他科目不同,道德和法治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來源于生活,生活中有教育,二者要合一”。在課程開展前,教師可以尋找生活中與本節課有關的相關案例,將其作為本節課的課前導入內容。將生活中的案例融入教學中,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的興趣,引發學生的學習專注度。在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后,教師再進行課堂教學,能更好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為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在教學案例的選擇上要更加嚴謹、更加貼合學生的生活實踐,用更加真實的事例使學生對相關的知識有更深的理解。
三、模擬情景教學,再現社會生活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新型教學工具不斷投入使用,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完善。模擬情景教學與以往的教學方式存在較大不同,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和概念等方面發揮著更加積極的作用。借助該方式,學生可以進行親身體驗,更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比如,教師在講“友誼和成長共存”這一知識點時,可以使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觀看一段視頻并穿插一些相關內容:我們生活在一個大的群體中,許多人都與我們有密切的聯系,都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對自身行為進行一定的思考,我們為他們帶來了什么影響呢;請說一說你和好朋友的成長故事,表達一下內心的想法。借助情景模擬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引發學生對相關問題的思考,便于學生對知識有更深的理解和記憶。
四、開展生活實踐,指導社會生活
陶行知先生說過:“學校必須給學生一種生活力。”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布置生活化作業,指導學生生活和實踐,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意識。教師在設計習題時應該選擇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社會上較為熱門的一些問題,這樣的練習能夠更好地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學生學習了《為了你,為了我》這一課后,教師就可以結合當前的垃圾分類活動,指導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調查小區鄰居垃圾分類情況,填寫《垃圾分類調查表》,通過調查,結合課堂上學習、了解的亂扔垃圾的危害性,上網搜集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宣傳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可以讓學生寫一份垃圾分類宣傳書,制作垃圾分類宣傳牌,號召周圍的人一起做好垃圾分類。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在提升小學生人格品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新時代學校尤其要重視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新課改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模式在不斷變革與創新,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白玉珍.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0(23):77-78+87.
[2]步二偉.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0(34):95-96.
[3]陳的苗.立足活動,奏響德育潤心主旋律——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探析[A].廣東教育學會.廣東教育學會2019-2020年度學術成果集(二)[C].廣東教育學會:廣東教育學會,2020:5.
[4]嚴育玲.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的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