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
◆摘? 要:語文是最貼近生活的學科,因此受生活束縛也是最嚴重的,教師平時的教學過程也是乏味沒有新意,教學形式局限于讀和寫,教學內容更是老套無序。自從新課改以來,針對語文教學的調整和改革也較為顯著,更加突出強調語文學科特點中的人文性,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和品格素養,從而更好地發揮語文學科的育人功能。基于此,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情懷教育展開分析與研究,僅供廣大教師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人文情懷;實踐策略
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人文情懷教育,培養出具備良好人文素養,并且能夠正確抒發濃厚人文精神的新時代青年。人文情懷重視生命價值與精神表現,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立足于語文學科特性,結合人文情懷教育內涵,創新課堂教學策略,致力于培育出仁愛、善良并且懂得感恩的高素質、高品質學生,從而為其塑造理想人格、實現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人文情懷教育的內涵
人文情懷教育可以說涵蓋了多個方面的學科,如文學、史學、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倫理學、語言學及藝術學等等,也是一種比較復雜的特殊現象。首先,從字面上理解,人文主要是人類社會之間的直接聯系產生的文化現狀,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現象體現;而人文情懷,顧名思義,即是以人文科學知識為條件,然后將人類優良傳統文化、品質素養等進行吸收或者受其影響發展出來的精神特征和內在涵養的整體表現。其次,從廣義上來說,人文情懷本身可以涵蓋人的思想理念、道德價值、人際關系、個人情感、人生價值等等,同時受到不同時代特色的影響。所以,人文情懷教育的內涵即是提升學生的文化、知識、道德的修養,主要是讓學生建立起一個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
二、初中語文人文情懷教育的實踐策略
(一)深挖教材,發掘人文元素
人文情懷教育和語文教材有著重要的關系,教師不僅要注重教材內容知識的傳導,同時還要注重教材中深層次的人文情懷和人文精神。若要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師必須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理解,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元素,從中發揚科學的人文教育理念。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情感豐富的文章,也有很多蘊含人文情懷的詩歌,教師要能夠將作者的情感和人格正確地表達出來,深刻理解其中的意境,并且結合學生的學習氛圍和能力進行有效講授。教師可以用提問、討論的形式來講解課文,讓學生們對人文情懷進行思考學習,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例如,在講解《敬業和樂業》這篇文章時,在開始講課前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什么是敬業?什么是樂業?如何做到敬業和樂業?讓學生們參與討論,讓他們深刻理解敬業和樂業,并引申到學習中,在學習中如何做到愛學和樂學,這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會有很大的影響。除了以上的方法,教師還可以在講課過程中深化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蘊含深刻的傳統文化,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文章對學生進行有關人文知識的指導,利用巧妙的提問來豐富學生的人文精神,讓他們擁有正確的三觀,培養他們優秀的人文素養。
(二)創建情境,感受人文情懷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建與課文對應的人文情境,讓學生能更有效地感受人文教育,更好地融入到人文情懷的境界中去,增強人文素質培養的效果。在感受優秀文學作品熏陶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就某一篇文章所表達的人文理念進行課堂辯論,不同的學生就會有不同的見解,這樣就能更加清晰地分析這篇文章中的人文精神情懷。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開展有趣的課堂演繹,還原課文場景,學生們扮演不同的角色,詮釋不同的性格情感,對課文故事進行表演,并且發表自己的看法,在情境中塑造學生的人文精神,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例如,在講到《背影》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父親》這首歌,并邀請學生上臺表演,進行情境演繹,這樣學生就能明白父親的辛苦,體會到父親對我們偉大的愛,要時刻懷著感恩的心,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這篇文章中的人文情懷,對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濃厚的情境氛圍中,將人文精神進行充分的挖掘,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對人文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加強閱讀,滲透人文精神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材也逐漸出現了人文性、多樣性等特點,使語文課堂非常具有活力和生機。教師若要在課堂上踐行人文情懷教育,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就是一種非常有效合理的途徑。教師不僅要將閱讀文章中的教材知識講解表達出來,還要結合實際生活來講解文章,對學生的人文精神進行深刻的熏陶。
例如,在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篇文章時,教師要讓學生們在閱讀中探索主人公身上的高尚品質,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去理解擁有一種好的精神品質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們在閱讀中參與小組討論,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學生之間就可以相互分享內心想法。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讓課堂充滿生機活力,也能讓學生經受優秀文學作品的洗禮,擁有正確的三觀,也有利于健全人格,是提高學生人文品質的一種有效途徑。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人文情懷的培養尤為重要。因為初中階段是學生性格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就要求教師要發揮好優秀文化作品對學生的塑造作用。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人文情懷內涵,通過深挖教材、創建情境、加強閱讀等多種途徑,踐行人文情懷教育理念,提高學生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雪珮.讓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徜徉在人文情懷中[J].語文課內外,2020(20).
[2]周開春.淺談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J].語文新讀寫,2020(07).
本論文系課題《初中語文教學之人文情懷的實踐研究》的相關研究,課題編號:S201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