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佳琦
◆摘? 要:學生對英語課堂的興趣最初只是一種意向,需要通過成功的實踐經驗來激活和強化,并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興趣。教師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運用“適時評價”策略對學生進行評價,以保持學生的內在動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開發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優化
我們都知道新課改的課程標準是主要依據素質教育對學生提出新的要求,主要強調在英語課堂的評價中要體現出評價的多元化和多樣化,采取客觀的評價方式,應多關注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以及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評價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評價的過程,要使他們對學習的整個過程和結果的評價達到統一。
一、評價缺少多元化和多樣化
教學評價過程中,往往以教師為主,形式較單一。而應該相應地增加學生之間的互評與師生之間的互評,而在實際的教學評價中,往往是以教師為主,這樣會相應地挫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于問題的分析:現在對學生的評價,還是以教師為主,無論是在形式還是內容上都抑制著學生本身的發展,沒有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去培養學生。總之,根本原因是以下內容:對教學評價的含義和具體操作理解不當。它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沒有全面的評價,學生的交際能力往往被忽視。
二、問題的解決策略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對學生從基本的開始出發,倡導實踐合作,共參與的學習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并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主要側重于交際能力方面,而并不遵循以成績為主去作為評價學生能力的唯一方式,以綜合能力去評判學生。
(一)課堂教學評價要以正面激勵為主,面向全體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習的過程是輕松愉悅的,教師要讓每個學生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去發現自己的獨特之處,教師應充分關心學生,看到學生的每一個進步,使學生處處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及時對其進行鼓勵,對于小學不同年級的差距,蔣石英根據實際情況,不僅要有口頭的評價,你要對他進行獎勵,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特別在乎教師的口頭評價等等,這樣有可能會讓他們真正的愛上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或是在低年級學生低谷困難時期相對的去關心孩子例如摸摸孩子的頭和拍拍他們的肩膀,這都甚至比說一句口頭表揚或鼓勵都要更加直接。
(二)在對學生進行課堂鼓勵和表揚時,要注重掌握頻率和尺度
例如,在比賽過程中,要以正面激勵為主,盡量不去消極扣分懲罰等等,這樣會使學生產生消極心態和逆反心理,多采用鼓勵的形式,會讓學生感到英語課堂的一種快樂和成功。
在整個評價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為了在多方面展示學生的能力,我們應讓他們在評價中體現出學生的主導地位,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評價的全過程中。在這個時候,教師扮演著一個角色,則是以圍觀者的身份去合理調節課堂的氣氛,將評價有機地融合到整個教學過程,建立開放的評價氛圍,鼓勵學生進行互相評價和自我評價。學生在整個評價的過程中,充分認識自我和體驗成功的喜悅,建立自信的學習過程。
(三)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應向更全面的方向發展,提升小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對此,各位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為了切實做好新課程標準中的要求,培養小學生的英語能力,現在正在積極地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思維活躍度為主,將學生的學習需求放在首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導學——自悟”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就是在這一環境下催生出的新型的教學手段,先讓學生在課前根據教師下發的導學案或者預習任務做好預習工作,對下節課所要講述的知識進行了解,總結問題和重點內容,帶著問題進行聽課,提升小學生英語學習的針對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和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讓學生在探索中求知、感悟。在“導學-自悟”的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經由原來的被動灌輸者轉換為引導者和指導者,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答疑解惑,點到為止,剩下的知識需要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自主探索完成。實質上,“自悟”也是學生提升自身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讓學生通過導學案的引導和教師的輔助,對已學的英語知識進行完善和補充,建立知識體系構架,提升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四)課堂教學評價要具有系統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英語是對學生的聽、說、讀、寫方面是有要求的。對于小學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和發展階段這四個方面的學習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要結合著學生的年齡段的特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客觀的評價,我們還可以相對地制作出教學評價表,這個評價表可以作為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和學習情況,這樣不僅可以讓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一個完整的了解,同時也讓學生知道他們的缺點和要努力的方向。例如,在練習單詞的拼寫過程中,教師只要對學生回答正確就可以,而忽略了學生的正確發音能力和看圖變化的能力。所以,教師進行整體的觀察和評價,除了口頭表揚,還可以有物質獎勵,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評價要具有可操作性。對于課堂評價,不僅僅要有綜合評判標準還要有詳細的操作規則,但是卻不利于教師對學生課堂表現進行分別的評價,因此,要以學生的參與為主體,以教師為指導。可以采取師生互評、學生互評、家長參與的多元化參與評價方式。課堂教學評價要與教學內容相結合,體現出高效性。若每節課堂都要有一樣的評價方式,例如粘貼星星給予笑臉分出分數等等,學生會感到無趣乏味,甚至不以為然,這會降低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側重每個學生的評價表的設計與教學內容相統一的方式,使整個評價更加的有趣和具有吸引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有效地監控教學過程和效果。教學綜合評價不僅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激勵作用,而且可以使教師根據學生的綜合評價,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做出適當的調整,從而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徐華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優化[J].教育觀察,2019,8(29):129+131.
[2]羅小梅.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探究[J].考試周刊,2019(29):116.